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docx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主要知识点整理复习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主要内容第一课放大镜1 .放大镜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大。2 .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3 .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4 .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1 .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坦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2 .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3 .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4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 .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2 .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小鳞片: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 .物体必须制成薄面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2 .使用显微镜时要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3 .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结构,把它命名为细胞。4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小,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但细节越明显。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L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能和结构单位。2 .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3 .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4 .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目镜、反光镜、载物台、调节旋钮等部分构成。第六课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1 .微生物也是生物,它具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如:呼吸、繁殖、排泄等。2 .我知道的水中的微生物有草履虫、衣藻、绿藻、水蚤、变形虫等。3 .观察微生物时为了限制微生物在水中的运动,我们可以在玻片上放一些棉纤维。第七课微生物与健康1 .许多微生物对人体有益,如酵母菌,还有一些对人体会造成伤害。2 .随着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们发现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主要内容第1课地球的结构1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2 .地球表面主要由海洋和大陆构成。海洋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71%,陆地的面积约占地表面积的29%。3 .地球是一个球体,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同时,地球还在自转。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1 .昼夜交替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周期是24小时。2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1.“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对比“地心说”观点“日心说”观点提出人托勒密(古希腊)哥白尼(波兰)相关名著天文学大成天体运行论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地球的运动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地球是运动的,24小时自转一周其他天体的运动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动太阳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天体都围绕太阳运动3 .健科摆是证明地球的关键性证据。4 .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不变。5 4课谁先迎来黎明1 .由于地球自转,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县,西边晚。2 .当我们随着车、转椅一起运动时,会看到车、转椅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通过相对运动的概念推导地球自转的方向,我们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太阳和其他星体东升西落,这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第5课影子的四季变化L圭表:中国古代测量正生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经过长期观测记录,人们发现影子长度在四季会呈规律变化,人们还根据影子长短制定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3 .同一地点,一年四季正午时分太阳的位置:在地球的同一地点,观察正午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发现:冬季最长,夏季最短,春季和秋季适中。4 .夏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大,冬至时正午太阳仰角最小。春分和秋分时正午太阳仰角相同,夏至时日出时间早,日落时间晚,冬至时日出时间晚,日落时间早。春分和秋分的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1 .地球公转:(1)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世;(2)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3)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丕变;(4)公转轨道是椭圆的。2 .地球公转与四季变化:(1)四季变化与地球倾斜并公转有关。(2)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第7课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影响着生物的生长与生活。特点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丁年I形成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主要内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 .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县,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2 .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非。3 .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4 .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丕,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5 2课斜面1 .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2 .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3 .利用斜面从下往上搬运物体比直接搬运物体要省力。4 .斜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你可以在一些工具上见到斜面的应用,比如刀、斧等;你还能在许多交通道路、房屋建筑中找到斜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5 3课不简单的杠杆1 .一根木棒就可以变成在杠。古人利用木棒撬动大石头,或者将植物粗壮的根撬出来。杠杆和斜面一样,都是一种简单机械。2 .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3 .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 .车轮是一种轮轴,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在漫长的历史中,车轮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2 .轮轴可以省力,而且在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越大,轮轴越省力。3 .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扳手、滑轮、螺丝刀都可以看成是轮轴的变形。第5课灵活巧妙的剪刀1 .剪刀是一种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锋利的刀刃和锥形的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作杠杆。2 .组合多项技术是工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3 .三种剪刀(1)裁衣剪刀为了获得更大的裁剪距离,剪刀的结构都会设计成等臂杠杆甚至是费力杠杆杠杆,但我们使用时并不觉得有多费力,这是得益于刀刃是斜面,刀刃越锋利,裁剪起来就越省力。(2)理发剪刀(牙剪)也多为费力杠杆杠杆,刀刃是梳齿形状,可以用来打薄头发。(3)解剖剪刀的刀柄很长,刀刃很短,可以很省力。4 6课推动社会发展的印刷术1 .我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2 .模拟活字印刷(1)检定:把字模按照顺序排列整齐。(2)刷墨:在活字印刷板上均匀涂抹墨汁。3 3)½:铺上白纸,拉平纸张,用拓印圆盘均匀压印。4 4)典:缓缓将白纸掀起,放到向阳通风处晾干。5 .评测手工抄写和活字印刷两种方式(1)制作少量的书时,如制作一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手工抄写。制作大量的书时,如制作100本书,比较省时的方法是活字印刷。(2)手工抄写很容易有错误,而活字印刷可以在检字阶段多检查几次,能大大降低降低错误率。6 .电刷虫的出现使书籍快速而大批印制成为可能。印刷术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7 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1 .印刷革命带来了书籍报刊的大量普及。2 .现在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交流已经越来越便捷和准确。6 .独轮车的模型中,车轮是轮轴的应用,绕轴转动的车架是在杠的应用。在制作的过程中,技术的运用也很多,比如,车架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用吸管来减小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力,竹棍连接的捆扎技术等。7 .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传播就像是一个齿轮,驱动着它们共同发展。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能量主要主要内容第1方面有关能量(主要涉及第1、2、4、7课)(1)能量有更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不同的表现形式。(2)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作机械能。例如:普通汽车通过化学能、电动汽车通过电能、太阳能车通过太阳能、磁悬浮列车通过磁能都可以让车动起来,这些不同形式的能量最终都转换为了机械能。(3)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能最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能量也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例如:电风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饭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电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和热能。(4)能源按是否可再生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前者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后者如煤、石池、天然气、核能等。5.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植物的生物能,再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一级一级传递。所以说太阳是自然界最大的能量来源,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第2方面有关电和磁(主要涉及第3、4课)(1)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2)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使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磁针复位,并且电流越大,磁针偏转角度越大。(3)电路短路时,电流很强,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但电池会很快发热,所以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过长。(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套在指南针上时,磁针偏转角度最大。(5)增加电流或增加通电导线的圈数都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现象更明显。(6)用通电线图和指南针能检测废旧电池是否有电。第3方面有关电磁铁(主要涉及第5课)(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电池不是电磁铁的组成部分。(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例如:电磁起重机通电时,电能转换为磁能,可吸起钢铁;断电时,磁能消失,钢铁就会落下。(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是都有磁性和南北极,不同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和南北极都能改变,而磁铁的无法改变,并且电磁铁的磁性通电时才有,磁铁的磁性自然存在。(4)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5)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图匝数和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在一定条件下,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性弱。在一定条件下,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例如: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第4方面有关小电动机(主要涉及第6课)小电动机分为外壳、转子和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和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2)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