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校食品安全自查报告十四篇.docx
2024年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总结情况报告为进一步压紧压实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防严控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确保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我校在2024年开展了全面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目标与指导思想(一)工作目标1 .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确保学校依法配备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2 .规范食材加工制作行为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严格执行各项食品安全制度,确保食品加工制作和配送过程中的安全。3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供餐人数多的学校食堂、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学校食堂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4 .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成效:通过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等措施,持续巩固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水平。5 .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食源性疾病防控和平衡膳食的知识技能,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二)指导思想以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为核心,以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抓手,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二、主要工作举措(一)切实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有效落实1 .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我校严格按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配备了具有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明确岗位职责,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2 .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每日由食品安全员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周由食品安全总监组织一次全面排查,重点检查原材料查验、食品加工制作和配送过程中的风险点。每月由校长召开一次食品安全调度会,总结上月工作,安排下月任务。3 .强化包保督导与日常监管联动:落实“三张清单加一项承诺书”制度,明确包保干部的责任和任务。定期组织包保干部进行现场督导,督促学校食堂严格落实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二)切实规范食材加工制作行为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1 .严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自查、索证索票、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成品留样等制度。严格执行储存、加工、供应、配送和餐饮具、食品容器及工具清洗、消毒等各环节的要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2 .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开学前,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对餐饮具、容器工具进行全面消毒。对加工制作和就餐场所进行卫生清洁、定时消毒,保证通风、防蝇、防鼠、防虫等设备设施正常运转。3 .规范食材储存进购管理:及时清理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确保所有食材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加强对食品原料供货商的管理,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批次的食材来源可追溯。(三)切实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1 .重点排查对象:重点关注进货查验把关不严、食品原辅材料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餐饮加工制作不规范等问题。2 .严格执法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惩,绝不姑息。3 .加大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监督检查:定期对校园周边的食品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不合格食品的行为。(四)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成效1 .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的运行管理:持续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确保每一个食堂都能实现透明化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系统,对Al识别出的违规行为,及时督促落实整改。2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公布学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或电子邮箱,及时处置学校食堂、食堂承包经营企业以及校外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存在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3 .加强反食品浪费教育:组织开展“光盘行动”,提倡按需、适量取餐,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文明用餐习惯。推广“色标”“4D”管理方法,减少食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五)切实开展宣传教育活动1 .组织“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学生普及食源性疾病防控和平衡膳食的知识技能。提升学校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2 .创新培训形式: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培训渠道,提高培训效果。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方式,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实用性。3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加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提高食品生产经营者以及公众的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法治素养。三、工作成效(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通过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我校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职责,形成了层层负责、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二)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食材加工制作行为和环境卫生清洁管理的规范,以及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全面排查整治,我校的食品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三)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我校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监管效率和效果。(四)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全校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良好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 .部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仍需加强:尽管经过多次培训,但仍有少数从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疏忽。2 .部分设备设施老化:部分食堂的设备设施存在老化现象,影响了食品安全管理的效果。3 .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难度较大:由于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数量较多且流动性大,监管难度较大。(二)改进措施1 .继续加强培训:针对部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2 .更新设备设施:积极争取资金支持,逐步更新老旧设备设施,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大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的联合执法力度,形成合力,共同维护校园食品安全。2024年,我校在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学生饮食安全为核心,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2024年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总结情况报告为确保幼儿园食品安全,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我园长期把食品安全工作视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我园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对园内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展开了全面、认真的自检自查。具体情况如下:一、组织与管理1 .健全组织,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我园以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后勤主任主要负责,建立了一支管理队伍。管理人员分工逐层细化,明确责任主体,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食品安全工作无死角。2 .加强食品安全培训。每学年初,我园专门召开食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幼儿园教职工、后勤人员会议,学习上级颁发的文件,提高后勤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堂卫生常识。二、食品安全管理1 .制度化、常规化管理。我园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严格落实幼儿园制定的各项食品卫生制度。2 .严格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环节。在食品采购过程中,严格要求食堂定点采购、索取凭证、登记造册。加强对食品原料、佐料、食品添加剂、包装成品的验收,杜绝不新鲜、过期、霉变的食品入库和使用。3 .食堂环境整治。投入大量资金改善食堂硬件条件,购置餐具、厨具、消毒柜等设备,每顿对所有餐具及厨具进行消毒保洁,确保食堂环境整洁。三、整改措施L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栏等形式,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普及,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4 .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杜绝园门外流动摊点的食品流入幼儿园,严格食堂生产加工的卫生监管,确保操作规程合规。5 .禁止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碗、筷和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6 .加强幼儿食品安全教育。通过健康教育,告诫幼儿不吃霉变食品,不买三无产品,不喝生水冷水,增强自我防护意识。7 .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要求食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通过此次自查,我们认为我园的食堂食品安全工作处在正常、有序、健康运行的轨道上,基本符合上级领导和有关文件精神的要求。今后,我园将继续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全园师生用餐安全,创造一个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同行佩服、领导认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2024年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总结情况报告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问题,也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根据云南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学校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将我校此次大排查大整治情况报告如下:一、高度重视,明确责任我校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厅关于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总务处、保卫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二、制定实施方案,全面开展排查整治根据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的通知要求,我校制定了详细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实施方案,明确了排查整治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在此次排查整治过程中,我校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学校每月召开一次食品安全风险分析研判会,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状况,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2 .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学校食品安全员、食品安全总监按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要求,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常态化管理。3 .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学校对照食品安全管理相关规定,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4 .强化食材供应商的考核评价。学校建立对承包经营企业、校外集中供餐企业、食材供应商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确保食品安全。三、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在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过程中,我校加强了对学校食堂、校外集中供餐企业、食材供应商的管理,要求他们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切实提高食品安全水平。1 .严格招标程序。学校严格按照程序组织招标,公开选择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能承担食品安全责任、社会信誉良好的餐饮服务单位或符合条件的餐饮管理单位。2 .开展校外集中供餐企业经营资质核查。对校外集中供餐企业的经营资质进行全面核查,依法查处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的供餐单位。3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学校食堂、校外集中供餐企业食材供应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食品安全。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我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同时,学校还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培训,提高食堂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本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我校进一步提高了食品安全管理水平,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了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