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动的曲轴玩具听课记录.docx
会动的曲轴玩具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会动的曲轴玩具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教材版本:冀美版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带着一个自制的会动的曲轴玩具走进教室,玩具是一只可爱的小熊形象,教师轻轻转动手柄,小熊的四肢便开始有节奏地摆动,仿佛在欢快地跳舞。这有趣的场景立刻吸引了学生们的目光,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小熊为什么会动呢?其实这背后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机械原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会动的曲轴玩具的奥秘。”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二)知识讲解(10分钟)L教师通过PPT展示曲轴的结构示意图,详细讲解曲轴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柄臂等。以汽车发动机中的曲轴为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曲轴是如何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或者反之,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让学生对曲轴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初步的理解。2.介绍会动的曲轴玩具中曲轴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与连杆、摇杆的连接方式,以及这些部件如何协同工作使玩具产生动作。同时,讲解玩具制作中材料的选择,如适合制作曲轴的金属丝或木棒,连接部件的钾钉或胶水等,以及不同材料对玩具性能和制作难度的影响。(三)作品赏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不同造型和动作设计的曲轴玩具,有会走路的机器人、会扇动翅膀的小鸟、会摇头晃脑的小丑等。在赏析一款会跳舞的小女孩曲轴玩具时,引导学生观察玩具的动作节奏、幅度以及与造型的协调性。分析小女孩的裙摆如何随着曲轴的转动而轻盈摆动,手臂的动作如何设计得自然流畅,以及整个玩具在色彩搭配和装饰细节上如何增强其趣味性和吸引力。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某一个曲轴玩具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如作品的创意构思、机械原理的巧妙运用以及所带来的视觉和娱乐效果。学生们积极交流,有的从机械设计角度赞赏作品的精妙之处,有的从艺术审美方面探讨玩具的造型和色彩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和对曲轴玩具的深入理解。(四)制作示范(10分钟)1 .教师进行会动的曲轴玩具制作示范,以制作一只会跳跃的小兔子为例。首先,准备材料,如较细的铁丝作为曲轴,薄木板制作兔子的身体和四肢,小钾钉用于连接部件。然后,用钳子将铁丝弯折成曲轴的形状,确定好主轴颈和连杆轴颈的位置和角度。接着,在薄木板上画出兔子的身体和四肢形状并裁剪下来,用砂纸打磨边缘使其光滑。2 .将曲轴与兔子的四肢通过钾钉连接,安装在身体上,注意调整好各部件的位置和连接的松紧度,使兔子的四肢能够灵活运动。最后,为兔子绘制眼睛、嘴巴等面部表情,并用彩色颜料或贴纸装饰兔子的身体,使其更加生动可爱。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每个步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如弯折铁丝时要注意角度的精准度,连接部件时要确保牢固且不影响运动等,让学生清晰地掌握制作流程。(五)学生实践(15分钟)1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制作一个曲轴玩具,他们领取材料后,开始动手设计与制作。有的学生专注于曲轴的制作,力求弯折出精准的形状;有的学生则在精心绘制玩具的外形,思考如何让自己的玩具更具个性和创意。在制作过程中,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遇到问题时积极向教师和同学请教。2 .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曲轴制作、部件连接、外形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对于曲轴制作不准确的学生,教师再次示范正确的弯折方法和角度测量技巧;对于部件连接不牢固或运动不顺畅的学生,教师帮助他们检查连接点,调整部件的位置或松紧度;对于外形设计缺乏创意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或参考其他优秀作品,启发他们的创意灵感。(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L学生们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创作灵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的。例如,一位学生在介绍自己的会飞的小鸟曲轴玩具时,讲述了如何从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获得灵感,在制作曲轴时遇到了铁丝易折断的问题,通过更换更粗一些的铁丝并小心弯折解决了问题,还在小鸟的翅膀上添加了彩色羽毛装饰,使其更加逼真。2.教师首先对学生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们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努力和认真态度,还有在作品中展现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然后,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作品的机械性能(如动作的流畅性、稳定性)、创意设计(如造型独特性、与动作的契合度)、制作工艺(如部件连接的牢固性、表面处理的精细度)等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出一些共性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学生作品的动作幅度可以更大一些,一些作品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还可以更加精细等,为学生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方向。(七)总结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了曲轴的结构原理、作品赏析、制作过程以及学生们的创作成果,强调会动的曲轴玩具制作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还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知识,感受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对自己的曲轴玩具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或者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造型再制作一个新的曲轴玩具,与家人分享制作的乐趣和原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教学优点L导入富有吸引力:通过展示一个会动的曲轴玩具实物,直观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课程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有动力去探索其背后的奥秘,为后续教学内容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知识讲解与实践结合紧密:在讲解曲轴结构原理和玩具制作知识后,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制作中亲身体验和理解所学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3 .注重作品赏析与评价反馈:通过展示不同的曲轴玩具作品并组织学生赏析和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同时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从他人的作品中发现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四、教学建议L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曲轴应用实例,如自行车、缝纫机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曲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曲轴的重要性和实用性。4 .在作品评价环节,可以引入一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同时也能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更广泛的展示和认可,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和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