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论文.docx
-
资源ID:1313311
资源大小:12.9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信息技术+浅谈信息技术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论文.docx
浅谈信息技术对乡村教育的影响摘要:国家教育部门着力改善学校,特别是农村教育环境,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方式使乡村学校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育资源,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智慧教育,并提倡了:重点农村,整体推进;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多元投入,分层负担。关键词:乡村教育,信息技术,互联网+教育引言:随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1.0»的实施和普及,农村学校有了一次改头换面的机会,农村教育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信息技术老师在农村学校从事一线教育岗位,有必要思考信息时代变化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和意义。一、信息技术对乡村教育意味着什么根据教育大会发布的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规划(2018-2022年)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标准、安徽省智慧课堂等应用系统与省平台互联技术规划V2.0安徽省教育数据管理办法的发表和落实,国家教育部门着力改善学校,特别是农村教育环境,注重运用信息技术方式使乡村学校获得更多更有效的教育资源,发展互联网+教育”,建设智慧教育,并提倡了:重点农村,整体推进;以人为本,融合创新;多元投入,分层负担。农村学校近几年正悄悄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装入了每个教室,智慧课堂面向每一位学生,工作几十年的一线教师也逐渐熟练掌握和运用了PPT、畅言等教育软件,乡村教育因为信息技术的支持,不仅缩小了城乡教育的差异,而且也提高了乡村教育的教学水平。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和推进,我省通过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乡村教育在党和祖国的支持下日渐起色,乡村薄弱学校有名师的“在线课堂”,有智慧课堂等实现了线上实时互动,同时乡村教师积极模仿名师网络录像,专业水平与信息技术素养能够得到提升,乡村教师和学生们内心激荡出强烈的幸福感。二、信息技术为乡村教育提供新环境技术回归本质是帮助教育,利用好的微课,用最短的时间精讲,学生不仅能学习课本知识,也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发展的能力,信息技术改变了乡村教育,乡村教育正在做传统教学做不了的事。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聪明的还是愚钝的,信息技术帮助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发现学生的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去突破,才能达到让学习真实发生,而并非只是娱乐。陶行知创立了生活教育,提出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身体力行的从身边的小事培养起,教育学生爱家乡、爱农村、爱农民,把祖祖辈辈留下的这种凝重而淳朴的情感从他们内心深处挖掘出来。他的那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我们刚走上岗位的新教师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乡村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神经末梢,近年来我省教育部门和学校公正公平地组织了教师招聘统考、特岗教师招聘、“三支一扶”支教计划等方式,吸引全国各地有教育梦想的优秀师范毕业生踊跃加入了乡村教师岗位,乡村教育因此注入了更多新鲜血液,80、90后教师已经渐渐成了中坚力量,他们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他们是学校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辅导者和终身参与者。根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们的必备能力。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爆发,为了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共同抗击疫情”,我省全体师生第一时间通知师生在家,统一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由各地名师组织线上教育教学课程,为全省普通中小学提高网上教学平台,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改变了教学方式,乡村教师也主动探索和信息技术变革,利用在线QQ群、班级优化大师、钉钉等线上辅导,合理选择与使用技术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集体、小组和个别学习中平等获得技术资源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相连接。三、如何向乡村教育推进信息技术2.0长三角地区教育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协作框架协议和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行动计划到2025年,长三角地区整体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多地正在打造科技名城,加大对信息技术融合学科教育,实现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在农村教育环境下,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不同年龄和不同教育背景下的教师对教学软件使用水平差异大,因地理位置,农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更新学习不能够及时接触,服务体系虽配备齐全,但资金不足,维修不及时,往往使农村教师依赖传统教育模式,使乡村教师总体应用能力相对薄弱。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在教学实践上,教育者利用好“互联网+教育”服务平台的支撑和三通两平台的支持,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三全指的是全体教师的教学应用、全体适龄学生的学习应用、全体学校的数字校园,“两高”指的是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师生信息素养,一大指的是国家级教育资源应用平台和省级教育管理平台建构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如何在乡村教育实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实现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1 .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信息技术化领导力为建设“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适应信息社会需要的创兴人才,需要以校为本,基于课堂,中小学校长应鼓励教师打造技术创新课题,重视信息化教育,组织乡村教师与名师师徒结对,提升教师微能力,展开微能力兴趣小组。增强乡村教师身份认同感。继续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项培训,继续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合作开展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的培训,组织交流、研讨和展示活动,多种形式指导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2 .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已经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传统教育下教师们备课时为了一张照片可能在网络上寻找很久,还会有水印需要专业的P图软件再修饰一番,现在在重视教育提倡终身学习的教育背景下,继“希沃白板”、SMART交互式白板后,现在有了“101教育PPT的新教师教学好帮手,它不仅免费下载,拥有非常多的获奖课件资源,还有学科工具、网络画板、习题试卷等,免费供教育者使用,推广教学应用软件,解放乡村教师基础教学困境,提高乡村教师教研能力。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学习30个微能力,找准能力短板,主动参与到研修中来,积极实践应用,教学实践成果,在教学过程中,多从四个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来思考怎样上好一节课,备课中要找准资源,进行个性化处理,从学情出发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最后保存,深入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3 .提升教育部门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新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城市中小学校已经积极投入资金和人才研究教育编程、机器人、无人机、3D打印、VR和Al等教育信息化特色课程,农村教育从根本上经费不足,加上近几年学生流失、农村还有贫困学生家庭,家长文化背景和素质相对较低,这些都成了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阻碍,教育部门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应区别城市学校,针对乡村教育区别信息化培训,探究科学而适宜的培训模式推进信息技术2.0向乡村教育发展。人口大环境的变化导致农村信息化教学有了特殊的需求,也加大了农村教学对信息技术的需求,相信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农村正悄悄的实现处处能学习,人人能学习的信息技术时代,在如何更精准的学习,培养技能型人才还需要继续探索和实践。参考文献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规划(2018-2022年)2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4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素养提升与学科融合5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