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国开电大《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试卷1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1312591
资源大小:11.6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秋国开电大《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试卷1参考答案.docx
2024秋国开电大教育重要论述研究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1一、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 .“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理念。具体包括: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政治引领与学术自由相统一。2 .“四个引路人”“四个引路人”是指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应扮演的四种角色:(1)理想信念的引路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2)学习知识的引路人: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3)创新思维的引路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4)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育学生树立奉献精神,培养他们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3 .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指教育工作者以高度的教育理想和使命感,致力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它包括:坚定的教育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的教育智慧;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执着奉献的职业态度O教育家精神强调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卓越教育实践促进社会进步。二、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4 .请简述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以下科学内涵:(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教育是党治国理政的基础工程,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以人民为中心:教育要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推进教育现代化:通过改革创新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5)服务民族复兴和人类进步:教育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智力支持。(6)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评价体系、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激发教育活力。5 .请简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基本途径包括:(1)坚持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2)落实立德树人:将德育融入教育全过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3)促进教育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间教育差距,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5)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财政投入,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6)国际化视野:加强教育对外开放,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同时传播中国教育理念。三、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6.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要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更高的境界、更强的本领、更优的作风、更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成就。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的理解。参考答案1:新时代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保障。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1)立足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竞争力,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不竭动力。(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下,教育应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3)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新时代要求教育紧跟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注重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通过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教育效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4)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5)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6)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新时代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应加强教师培训与职业保障,使其成为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7)传承与创新并重教育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勇于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通过国际化视野提升教育影响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参考答案2:对于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我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人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竞争力,而教育则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通过优化教育体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2)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下,教育应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特别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家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3)创新教育理念与实践:新时代要求教育紧跟科技进步与社会需求,注重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通过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等手段,提高教育效率,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4)缩小教育差距,促进公平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地区的教育投入,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从而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全面进步。(5)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如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通过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6)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新时代呼唤更多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他们既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价值观的引领者。应加强教师培训与职业保障,使其成为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总结来说,增强教育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就是要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公平,同时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此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