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XX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核:批准:XXXXX项目经理部目录第一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34.1隧道主要施工方案34.,/洞口及进洞方案44.1.2正洞洞身开挖方案4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97.1隧道工程97.1.1隧道施工组织原则97.1.2明洞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97.1.3隧道洞身开挖施工方法17Z,4钻爆设计及钻爆作业22Z,5隧道出渣运输307.1.6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支护及辅助施工措施30Z,7附属结构施工45Z,8路面施工46Z,9超前地质预报477.L10施工监控量测497.1.11隧道施工通风567.1.12隧道施工排水58第一章主要项目施工方案各分项工程开工前需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修改意见,并上报。各分项工程开工前应做好交底、放线工作及各种试验工作,组织好人员,配备相应的机械设备,落实好材料进场计划,同时编制分项工程开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4.1隧道主要施工方案本工程XXX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幅长564.1m,右幅长564.8m。具体隧道围岩分级如表4T。表4-1隧道围岩等级划分表名称洞线分级段落长度级别完整性评价稳定性评价XXX隧道左洞ZK9+747-ZK9+848101V破碎差ZK9+848-ZK9+93890V破碎差ZK9+938ZK10+120182IV破碎较差ZK10+120ZK10+16848III较破碎一般ZK10+168ZK10+311.064143.064III较破碎一般右洞K9+772-K9+894122V破碎差K9+894-K9+93440V破碎差K9+934-K10+130196IV破碎较差K10+130-K10+16434III较破碎一般K10+164K10+336,812172.812III较破碎一般根据山岭隧道施工经验及本项目设计理念,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鹑鹃山隧道开挖施工。因XXX隧道出口处为浙江段,目前已施工完成,本隧道现从隧道入口单向掘进,右洞先行,左洞后行。4.Ll洞口及进洞方案对洞口纵横断面进行复测,与设计有出入时,及时上报。隧道施工按照“早进晚出”的原则进行施工,进洞口段V级围岩采用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洞刷坡以“零开挖”为原则,先进行小拉槽至进洞口段,高度落于上台阶高度,并留核心土;石方用风钻打眼弱爆破,用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硝。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分层高度23m。洞口开挖前进行边、仰坡截水沟施工,做好临时边仰坡防护,洞口土石方开挖自上而下顺序分层进行,并随挖随护,开挖到管棚施作位置后及时施作套拱及大管棚。待管棚完成后,按照暗洞开挖法,施工洞口段下台阶,同时对落底后的边仰坡进行及时防护,并完善临时排水设施。明洞施工采用木模,一次整体浇筑成型。明洞衬砌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进行拱背回填,仰坡防护。4.1. 2正洞洞身开挖方案(1)洞身开挖V级围岩开挖分离式隧道对于V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应在做好超前支护的基础上,采用预留核心土法开挖;弧形导坑长度控制IOT5m,并应采用分部开挖的方式,防止爆破震动过大造成安全隐患;施工时应根据拱顶下沉监测结果,必要时对拱顶设竖向临时支撑,临时支撑采用方木,方木下设钢垫板;隧洞开挖按架立两环拱架为一循环进尺,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0.6L2m,初期支护边开挖边支护,二次衬砌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综合分析,适时施做;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早成环、勤量测”的原则,控制最大安全允许邛*MUWH平IMWjtSI门II抽I即“MIrIjl震动速度为1015cmsoItU工M注:开挖支护顺序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拱部环形开挖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核心土开挖下半断面中槽开挖下半断面左侧开挖下半断面左侧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下半断面右侧开挖下半断面右侧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浇注仰拱敷设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混凝土。IV级围岩开挖主洞IV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应先做好超前支护,IV级围岩深埋段施工开挖采用上下台阶法;IV级围岩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1.0m-2.Om,上台阶距离下台阶长度小于30m,中间下台阶距离仰拱长度小于15m,仰拱施工段落小于15m,二衬与仰拱间距为两倍衬砌循环作业长度。舅道崖工方鬟早首冒设小工方一立百国注:开挖支护顺序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上半断面开挖上半断面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下半断面开挖下半断面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浇注仰拱敷设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次衬砌混凝土。III级围岩开挖III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完成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后,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二次衬砌的浇筑,施工时掌子面距二衬不能超过100m。1aao三注:开挖支护顺序全断面开挖初期支护(安装钢拱架、挂钢筋网、安装锚杆、喷射碎)敷设防水板,采用模板台车全断面一次模筑二衬碎。(2)装硝运输隧道正洞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装硝,自卸汽车运输至洞外指定弃硝场。(3)初期支护施工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围岩。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采用多功能台架配合人工钻孔、安装锚杆、铺设钢筋网、立拱架,采用湿喷机喷射混凝土。(4)仰拱及填充、结构防排水、二次衬砌施工仰拱及仰拱填充施工在隧道底部开挖支护完成后,及时全幅分段施工,为确保洞内交通不中断,采用仰拱栈桥方式通行,仰拱及填充超前二衬适当距离;排水盲管和防水层采用专用作业台架,人工铺设;拱墙衬砌采用12m液压模板台车全断面整体衬砌;混凝土由自动计量混凝土拌和站生产,专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至工作面,泵送入模。(5)施工排水隧道施工防、排水应与永久性防、排水设施相结合,以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6)施工通风本隧道采用管道式通风,由于隧道长度左线564.1m,右线564.8m,施工中在隧道入口左右线各配备一台2×55Kw通风机,采用送风式风管。(7)不良地质地段施工软弱围岩段、洞口浅埋偏压段: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和“分步开挖”的7原则组织施工。(9)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不良地质地段根据设计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隧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和围岩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管理,采用地质素描、地质调查、地质雷达、TSP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红外探水、超前钻孔等综合方法进行。施工中进行洞内外观察、地表下沉、水平收敛、拱顶下沉等项目的监控量测。监测后及时根据监测数据绘制拱顶下沉、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及工作面距离变化的时态曲线,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对初期的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综合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并根据变位等级管理标准及时反馈施工。(10)机械化配套施工时选用机械化配套方案,以多功能作业台架、气腿式凿岩机、装载机、湿喷设备、栈桥、衬砌模板台车、大型出楂运输机械等为主要特征的大型机械设备配套,组成钻爆、装运、超前支护、喷锚支护、仰拱、衬砌等机械化作业线,严格机械设备管、用、养、修制度,科学管理,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第二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7.1 隧道工程1.1 .1隧道施工组织原则“早进场,早开工”,缩短施工准备期,尽快形成生产高潮。做到策划到位,安排合理,措施可行。正洞施工开挖、支护、仰拱铺底、防排水、二衬、沟槽、路面等多工序逐步展开,形成流水作业,提高成洞指标。投入经验丰富、能征善战的专业化整建制队伍,投入先进高效配套的机械设备,采用多功能台架、多台风钻同时打眼,提高钻眼速度;采用大型装运设备、提高装运速度。采用专业喷锚设备、仰拱栈桥、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大功率风机等大型专用设备提高初支、仰拱铺底、防水二衬、通风等的施工速度或缩短工序时间,从而提高隧道施工进度。1.2 .2明洞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2.1.1 洞口开挖测量放线首先对进洞的各个桩点进行复核,做到准确无误,然后放出边、仰坡的开挖边线。临时排水沟完善前期洞口土石方开挖时修建的洞顶及边坡顶截水沟,及时对边仰坡进行处理,确保边仰坡稳定,并在进行土石方开挖时,预先做好场地内的临时排水。洞口土石方开挖洞口土方用挖掘机开挖,孤石采用弱爆破,挖掘机装渣,自卸汽车运渣。边仰坡刷坡与支护边仰坡刷坡自上而下分层进行,每层高度23m,随开挖随支护。边坡为C25喷射混凝土支护,仰坡为锚网喷支护,做好坡面喷混凝土防护层与原坡面衔接,防止坡面冲刷,引起水土流失、导致边仰坡防护受损。(5)锚杆施工采用直径中42的钻眼机进行钻孔,钻孔深度按照设计图纸中锚杆的长度来确定,钻孔位置的偏差控制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钻孔成型后安装固定锚杆,然后进行注浆,待锚固固定后进行钢筋网片的挂设和焊接。采用砂浆锚杆作为系统支护时,其施工步骤如下:钻孔:采用凿岩机打锚杆孔,钻孔保持顺直,并与岩面垂直,锚杆钻孔偏差不大于±50mm。安装锚杆:灌注砂浆后及时插入锚杆,插入长度不小于设计长度的95%o1)锚杆施工准备工作检查锚杆材料、类型、规格、质量以及性能与设计是否相符;按设计要求截取杆件,(6)钢筋网施工钢筋网一般在锚杆施工作之后安设,钢筋网采用8钢筋,事先加工制作成2×2m的方片,网格尺寸:20×20cmo施工时运至工作面进行焊接安装,钢筋网加工制作及安装时应注意:图7-1施工工艺流程图钢筋加工时要进行调直,除锈、去油污、确保钢筋质量要求。钢筋网铺设时,应随混凝土初喷面起伏状敷设,并与壁面接触紧密。钢筋网的节点与锚杆接点焊接牢固。5)喷射混凝土施工洞口段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施工,以减少混凝土回弹和粉尘浓度,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喷射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输送车运至喷射工作面。喷射混凝土要严格按施工配合比施工。图7-2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喷射混凝土技术要求a搅拌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时间不小于Inlin。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输时间不得超过2h;混合料应随拌随用。b混凝土喷射机性能良好,输送连续、均匀,技术性能满足喷射混凝土作业要求。G喷射混凝土前,对边仰坡坡面上的松动岩石及松土进行清理,并用高压风清理坡面上的其它杂物,另应使坡面有一定的湿度。d喷射混凝土在开挖面暴露后立即进行,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喷射混凝土作业自下而上、分段分片进行。喷射作业喷头垂直受喷面,根据湿喷机性能要求,喷头距受喷面距高以O.6T.2m为宜。喷头运行轨迹为螺旋状,使受喷均匀、密实。作业人员佩带好作业防护用具,确保工作质量及安全。e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应以能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of喷射混凝土表面应密实、平整,无裂缝、脱落、漏喷、空鼓、渗漏水等现象,不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cm开一一拱上台硬化.测量放端安装育状幔*安装、MB安装九11管*注2揽混凝土管棚施工作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