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论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段现代诗歌读写策略指导》 论文.docx
-
资源ID:1306233
资源大小:17.4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础教育论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段现代诗歌读写策略指导》 论文.docx
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段现代诗歌读写融合策略指导摘要:现代诗歌的学习在儿童的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中该怎样发挥作用,让其更好的服务与儿童的发展,教育中要依托教材编排内容指导儿童掌握一定的诗歌读写方法,同时进行适量的拓展阅读,让儿童在学习中获取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品质。第一部分:阶段任务规划策略。阶段一、课内指导阶段。阶段二、资料收集阶段。阶段三、共读交流阶段。阶段四、成果展示阶段。第二部分:阶段任务实施指导策略。一、诵读赏析,读写得法策略指导。二、活动拓展,多元读写策略指导。三、创作体验,有序读写策略指导。关键词:策略指导,诵读赏析,自主阅读,创作体验引言: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世界,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别林斯基曾说:“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的本领和力量,乃是儿童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媒介。”而诗歌正是与自由想像力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教不仅适合儿童的天性,而且在保护与开启儿童自由想像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诗歌的学习在儿童的发展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教育中该怎样发挥其作用,让其更好的服务与儿童的发展呢?依托课程编排内容指导儿童掌握一定的诗歌读写方法,同时进行一定量的拓展阅读活动,做好由课内学习向课外自主阅读的延伸,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大课堂的作用,让儿童在诗教中获取终身受益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品质。第一部分:阶段任务规划策略202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同时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重视语言文字运用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小学段现代诗歌有效读写融合活动开展可分以下几个阶段:阶段一:课内指导阶段结合整个中年级段现代诗歌教材编排特点,统筹考虑篇目间的相互联系,合理确立各篇目的教学目标,把教什么问题科学准确定位;然后,结合篇目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适当开发教材内容,有序开展读写训练,也就是处理好怎么教的问题。这一阶段要求教师纵观教材内容,旨在通过教学活动让儿童习得学习方法,受到情感熏陶,为自主读写提供方法支撑。阶段二:资料汇编阶段各年级段(三、四年级)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为儿童提供适量诗歌名篇,鼓励儿童自行搜集精美诗歌相结合的方式确定阅读内容;然后,指导儿童将收集的诗歌整理汇编,制作成精美诗册,可以誉抄、打印,可以配图、批注;最后,根据儿童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资源等进行合理分组,开展课外小组阅读,亲子共读等活动。阶段三:共读交流阶段1.小组共读。共读小组通过自主阅读品味,批注研究后,定期开展小组交流活动,可以有朗诵,讨论,交流,创作等形式开展共读互动;然后,可把活动过程录制成影响,或制作成美篇等形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展示。2.总结汇报。利用校本课程开展诵读展示活动,如朗诵、配乐、表演、辩论等形式不限,组织较为大型汇报表演1-2次。意在通过丰富的活动形式发现诗歌的美,激发儿童阅读诗歌的热情。阶段四:成果展示阶段成果展示形式可为:诗摘小报展示、漫步轻吟诵读、创作交流,诗集汇编等;然后可以分组进行交流展示择优推选后,以班级或年级段为单位举办一次综合性的展示活动。让儿童在丰富的活动中诗歌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诗情、诗境、诗心、诗性得到培养。第二部分:阶段任务实施指导策略一、诵读赏析,读写得法策略指导整个中年级段现代诗歌学习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在学习内容的编排上,篇目安排由单篇阅读到单元整合训练的过程;在习目标达成上,由从词语的理解积累到句式的体悟运用,由篇章阅读感悟到单元整合的综合训练;在儿童诗歌素养能力提升上,由现代诗歌指导阅读,逐步融入诗歌创作的训练的过程。首先,既要做到各册别都应各有侧重点,适当强化训练,更要结合单元语文要素,统筹考虑篇目间的相互联系,合理确立各篇目的教学目标,把教什么问题科学准确定位。然后,结合篇目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适当开发教材内容,有序开展读写训练,也就是处理好怎么教的问题,以求达成现代诗歌的读写训练之目标。(一)借助诵读,呈现诗歌的诗意境界著名诗人博尔赫斯说:“每当我们读诗的时候,艺术就这么发生了。”诗歌的理解不是支离破碎地讲解,因为诗歌最美的呈现是在诵读中,要读出诗歌的鲜明节奏,读出诗歌的和谐韵律,读出诗歌的美妙意境。教学就是要引领儿童在一遍遍的诵读中去体悟,感受,教学中可以听读、诵读、赛读等形式去唤醒儿童的诗情,感受诗歌语言节奏的力度。现代诗歌诵读指导应引导儿童通过语音语调的变化感知诗人的心声,停顿的方式和节奏的切分体会诗中不同情绪,运用气息的变化和语音的轻重表达出喜怒哀乐,爱憎美丑的情感。在诗歌诵读中,引领儿童揣摩诗中传递的情感内涵,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真正的去读诗,真正的读好诗歌。好的诵读能赋予诗歌第二次生命。(二)感知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深度意象:就是含意之象。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烟霞草木即为意象。诗中之物不再是原来之物,而是心灵太阳重新照亮之物。所以,意象是诗歌的生命,意象是情感表达的载体,是诗歌之眼。针对小学中低段儿童现代诗歌文体的阅读而言,要借助语言的阶梯引领儿童抓住意象深入去感悟,通过比较阅读、背景赏析资料拓展等形式,去触摸诗人的灵魂,探寻诗歌的情感深度。(三)基于诗境,激发想象感悟诗中情思黑格尔所说,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相对于其他文学体裁来说,诗歌创作更注重想象,想象是诗歌最灵动的部分。而儿童的世界也是充满想象的世界,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别林斯基曾说:“童年时期,幻想乃是儿童心灵的主要的本领和力量,乃是儿童心灵的杠杆,是儿童的精神世界和存在于他们自身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的首要介。教学中为儿童构建想象的支架,拓展儿童的想象空间,在领悟诗歌景象美、意境美和情致美的同时,自由想象,自主表达,是诗教的重要部分。(四)紧扣语言,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诗歌的语言是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一一艾青。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冲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语言趋于口语化、散文化,但较一般文体仍有自己的特点,其语言形象凝练,有张力,能表达丰富的情感,诗歌的艺术特色是怎样呈现的呢?诗歌的语言表达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以增强诗歌的生命力,修辞是诗歌表达的重要技巧。其包括拟人、比喻、设问、排比、顶针、象征、对偶、反复、夸张等,如比喻的运用可以更生动、形象地表现诗歌内容;拟人、象征、通感等手法的运用可以使诗歌更富于想象力和亲和力,可以让诗歌朦胧暧昧,晦涩抽象的语言易于理解;设问、反复、排比手法的运用更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表达丰富情感,等等,可以说每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都能为诗歌增添色彩。(五)指导创作,在仿写中训练诗意表达黄香媛在诗歌与儿童语言学习中说:“诗歌新奇的形式,开放的结构,短小的篇幅,富有强烈的唤醒功能,往往能激发儿童模仿或创造的欲望。孩子们在诗的情境中,体验、重组生活表象,甚至构建新形象,从而形成新的语感生长点。但诗歌创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诗教中我们应通过仿写的形式逐步引导儿童开展诗歌创作活动。在诵读活动中,引领儿童学习模仿诗歌的句式、格调、意境等进行仿写,由仿写训练逐步过渡到独立创作。这种指导的形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可仿照例句开展延续性仿写,也可仿照例诗整小节仿写,再到篇章的模仿,为后期的独立创作提供方法支撑。具体做法文后有详细概述。二、活动拓展,多元读写策略指导这个阶段是更好的实现诗歌生活化,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阶段。儿童在课内习得诗歌阅读的方法后,通过有组织的开展活动,引导儿童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自主阅读,真正做到因热爱而阅读。具体做法如下:(一)提供优质的诗歌资源有利于提升诗歌素养在选材上不管是教师提供的,还是儿童自选的,应鼓励多选大家的、经典的诗歌阅读。因为优秀的诗人总是站在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根据儿童的审美特征、思维特征和认知水平,以优美的节奏、真挚的感情和简练的语言抒写儿童生活和儿童心声的,有利于儿童的语言、认知、思维、情感的发展。纵观诗歌发展是有许多诗人执著于儿童诗歌创作的,他们源源不断地为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比如印度的泰戈尔、俄国的普希金、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等,我国早期有冰心、叶圣陶、陶行知等,当今则有圣野、林焕彰、林良、金波、樊发稼、高洪波、王宜振等。(二)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课外阅读指导首先要将儿童分成小组,一般十人一组为宜,其成员应根据儿童阅读能力,阅读习惯,阅读资源等进行分组,并命名,如:诗涵艺语组、诗情画意组、诗香书韵组、诗在我心组等。接着,指导儿童根据收集的诗歌进行合理分类整理,制作成册,其诗册制作鼓励小组成员通过打印配图的方式精美制作;然后,开展课外小组阅读,亲子共读等活动。其共读过程要求诵读,感悟,批注,创作、交流,展示等环节,每一期402活动可适当进行总结录制,制作成图像,报道等形式通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展示。最后,由校外阅读在回归学校,教师利用校本课程开展展示活动,其形式可包括诵读展演,制作诗摘小报,汇编创作诗集等。儿童在丰富的活动中诗情、诗境、诗心、诗性自然就会得到培养,诗歌的综合素养也会得到提升。三、创作体验,有序读写策略指导阅读指向表达。著名诗人金波曾说:“培养儿童热爱母语的思想感情,最好从读诗开始;享受语言的美,创造语言的美,最好从读诗、写诗开始。当然,这里的写诗不是说让儿童成为诗人,而是在独特的表达形式中感受诗歌的艺术美、丰富儿童的情感,放飞儿童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诗情,诗境,诗心,诗性。怎么写诗,怎么让儿童爱上写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一)学会选材一一眼中之物皆是诗。儿童刚接触诗歌,在他们的看来写诗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要告诉儿童写诗并不难,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可以写诗。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分类整理:夏夜、露珠、暮色、大海这些景物可以写诗;堆雪人、升旗、去别人家做客、比赛这些事情可以写诗;爸爸、妈妈、警察、同学这些人物可以写诗;现代诗的内容十分广泛,涵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与所见所闻,学习中的成长与快乐,自然中的动植物与现象等,都可以成为诗歌的内容。除了这些内容,还可以写自己的感悟和明白的道理。(二)亲身体验一一书写生活有诗意。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儿童学到的词语和诗句就是苍白的、抽象的、无法理解的,更难以灵活运用。而经常到生动的思想源头去旅行,儿童能够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味觉等多方面的感觉器官接触事物,感觉事物的形、声、色、味等特征,使观察的客体和词语之间建立一种相应的联系,把词与形象沟通起来,让词语带着生动的形象、色彩、音响活生生地进入儿童的意识,让儿童带着感情色彩去记忆。比如,当他亲眼看到鲜花盛开,他会更真切地领会“绚丽”;当他看到轻风中舞动的柳枝,他会更好地理解欢快;当他在春天听到枝头鸟儿的鸣叫,他会知道什么叫做婉转这些有声有色的词语储存在儿童的脑海中,当他碰到能触动他的情思的情景时,他就能迅速地从仓库中检索,进行组合来描绘眼前的景物、抒发心中的感怀。(三)艺术特色一一结构方法显情趣1 .结构特点诗歌和作文相比,有其自己的结构方式,可以在书写纸上明确要求:左对齐:一般情况下,每行诗的第一个字要对齐;分行:告诉孩子,每有一个标点,(顿号除外)就可以作为一行;分节:大多比较长的诗歌也是有段落的,但叫小节,小节间空一行;标点:诗每句话可以有标点,也可无标点;押韵:尽可能地押韵,不过刚写诗,如果很难做到也没有关系。2 .方法趣谈(1)循环往复少不了。现代诗歌虽然短小、简练,却也有自己的结构章法:有的层层渲染,有的首尾照应,有的循环往复。如: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声音。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着翅膀“曜曜”是和阳台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