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年级苏教版《地球》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304738       资源大小:12.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年级苏教版《地球》教学设计.docx

    年级苏教版地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基本信息。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概况。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资料收集、讨论、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探究地球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让学生体会到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地球是球体这一基本事实,以及人类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熟悉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如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2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和科学方法;建立地球海陆分布的空间概念。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段从太空拍摄地球的视频,视频中展示出蓝色星球的美丽全貌,有陆地、海洋、云层等。播放结束后,教师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我们生活的哪个星球吗?对,这就是地球。那你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讲授新课(20分钟)1 .地球的形状(8分钟)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呢?”让学生自由回答,可能会有学生回答是平的、圆形等答案。教师讲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程:”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聪明的古人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当一艘帆船驶向远方时,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月食的时候,地球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形的。这些现象让人们开始怀疑地球是平的这个观点。后来,经过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片或动画展示帆船航行和月食的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展示现代科技下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和视频,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地球的大小(4分钟)教师介绍:”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J教师可以通过与生活中常见物体或距离的比较,让学生对地球的大小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比如,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篮球,那么我们人类就像篮球上的微小灰尘。3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8分钟)教师展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地球的表面,地球表面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约占29%O”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或地图上陆地的分布,介绍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和位置,以及它们的一些特点,如亚洲是面积最大的洲,南极洲是最寒冷的洲等。然后介绍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位置,以及它们的大小关系,如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洋。(三)课堂活动(15分钟)1.制作地球模型(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些材料,如泡沫球、彩纸、颜料、胶水等。教师提出要求:“小朋友们,现在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你们可以在泡沫球上用颜料画出海洋和陆地,或者用彩纸剪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形状,然后贴在泡沫球上。制作完成后,向小组里的小伙伴介绍一下你的地球模型J在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巡视各小组,引导学生正确区分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出美观又准确的地球模型。2.讨论地球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朋友们,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那这种分布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交通通道,很多人以捕鱼为生;陆地是我们居住、种植农作物的地方。不同的海陆分布也影响了不同地区的气候、文化等。比如,沿海地区的气候可能比较湿润,有独特的海洋文化。”(四)拓展延伸(5分钟)1 .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并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表示出来,下节课带到学校分享。2 .鼓励学生思考如果地球的海陆分布发生变化,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影响的思考能力。五、板书设计地球1.地球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人类认识历程3 .地球大小: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4 .海陆分布:海洋(71%):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陆地(29%):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六、教学反思在本次地球教学中,通过播放从太空拍摄地球的视频导入,成功激发了四年级学生对地球这一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讲授新课过程中,采用了讲述历史、介绍数据和展示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抽象的地球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课堂活动中,制作地球模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地球海陆分布的理解,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讨论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影响的环节则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增强了学生对科学知识应用的认识。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讲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时,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一些古代的观测方法和证据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可能只是记住了事件,对其背后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使用更多的实物演示或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科学原理。在制作地球模型活动中,由于材料和学生操作水平的差异,可能会出现模型制作不够准确或美观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需要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制作水平。在拓展延伸部分,家庭查阅资料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拓展能力,但要提醒家长协助孩子完成,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理解的正确性。同时,在后续课堂上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分享,充分发挥拓展延伸活动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地球知识的理解和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注意事项

    本文(四年级苏教版《地球》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