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运动传导通路 习题.docx
-
资源ID:1301337
资源大小:8.06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老年人生理结构与机能》运动传导通路 习题.docx
神经传导通路一、名词解释Is皮质脊髓束2、皮质核束二、填空题1.运动传导通路包括和o2、绝大部分脑神经运动核都接受侧皮质核束的纤维,受侧皮质运动中枢的支配。三、简答题试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表现。【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皮质脊髓束:由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半部等处皮质的椎体细胞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囊后肢的前部、大脑脚和脑桥基底部至延髓椎体。2、皮质核束:主要由中央前回下部椎体细胞的轴突集合而成,下行经内曩膝部至大脑脚,由此向下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与于双侧脑干躯体运动核。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对侧,终止于面神经核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面下部表情肌和舌肌。二、填空题1.锥体系锥体外系2、双双三、简答题锥体系的任何部位损伤都可引起其支配区的随意运动障碍-瘫痪,可分为两类。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神经运动核以上的锥体系损伤,即锥体细胞或其轴突组成的锥体束的损伤。表现为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故称痉挛性瘫痪(硬瘫),这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丧失的缘故(脑神经核上瘫时肌张力增高不明显),但早期肌萎缩不明显(因未失去其直接神经支配);深反射亢进(因失去高级控制),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因锥体束的完整性被破坏);出现病理反射(如Babinski征,为锥体束损伤确凿症状之一)等,因锥体束的功能受到破坏所致。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指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下的锥体系损伤,即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以及它们的轴突(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损伤。表现为因失去神经直接支配所致的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降低,故又称弛缓性瘫痪。由于神经营养障碍,还导致肌萎缩。因所有反射弧均中断,故浅反射和深反射都消失,也不出现病理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