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护理常规.docx
腰椎管狭窄护理常规腰椎管狭窄(1.SSS)指腰椎管因某种因素产生骨性或纤维性结构异常,发生1处或多处管腔狭窄,致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1.SSS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椎管狭窄可由骨发育不良所致,后天性常见于椎管的退行性变。它使椎管容枳减少,压力增加,导致其内的神经血管组织受压或缺血,出现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受压症状。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上中年男性,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腰腿痛及间歇性跛行,可在外伤后出现症状或加重症状。症状轻者可行非手术治疗。症状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影像学检查示椎管狭窄严重者可行手术治疗。一、术前护理1、休息与心理护理:充分休息,保证睡眠;鼓励病人多与家属交流,同时多与病友交流,以增加自尊和自信心。2、协助完善相关检查,给予饮食指导,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同时多饮水3、呼吸道训练:吸烟患者术前2周戒烟,进行深呼吸、吹气球以及扩胸运动练习,鼓励有效咳嗽咳痰,以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4,适应性训练:训练床上大小便,以适应术后体位和排便方式的改变5,手术体位训练:后路手术术前3-5天指导练习俯卧位,指导患者趴在床上,胸前垫一软枕,双臂自然屈曲放于两侧,2-3次/日,10-2OmiIV次,逐渐增加到30-4Omin/次6、功能训练:教会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及直腿抬高训练二、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平卧硬板床,术后6小时轴线翻身,侧卧时腰背部垫翻功垫,两腿间垫一软枕;仰卧时,膝下垫一软枕使膝盖微屈2,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同时观察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如有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较前加重或感觉活动减弱或消失,及时通知医生处理3、切口及引流管护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的变化;倾倒引流液注意严格无菌操作脑存液漏观察:引流液量增多,颜色变淡呈粉红色时,考虑为脑行液漏,立即停止负压引流,帮助患者头低足高位,立即汇报医生4、并发症:常见并发症为神经根粘连和脑脊液漏5、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的食物,少食甜食及豆奶类食物:腹胀者给予腹部按摩,使用缓泻剂促进排便三、健康教育1、功能锻炼术后当日:麻醉清醒即可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泵运动以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一天:行主动、被动直腿抬高练习以防止神经根粘连,以后逐渐增加膝关节伸屈、腰关节屈曲等运动术后1周: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脊柱稳定性,但腰椎有破坏性改变、感染性疾患、内固定物植入、年老体弱及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不宜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2、具体卜.床活动时间根据手术类型决定:微创F术平卧24小时后即可卜床,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则需卧床4-6周3、患者出院后继续平卧硬板床,以避免行柱弯曲,术后早期以卧床为主,6周内下地活动时间易短,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站立或坐立4、术后3个月内均需腰围保护,避免腰部负重、扭转、弯腰用力等活动5、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防止肥胖6、定期复查,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四、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疼痛减轻,舒适感增加2,肢体感觉、运动等功能恢复3、未发生并发症,或发生并发症被及时发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