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培训资料:地测专业必知必会.docx
2.1矿井地质必知必会1、断层的三要素为走向、倾向、倾角。2、“三书”是指采区地质说明书、回采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3、工作面的回采率规定薄煤层不低于97犒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4、朝川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有下石盒子组地层、山西组地层、太原组地层。5、矿井的“三大煤量”是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6、煤层观测的间距规定:稳定煤层大于50m小于100nb较稳定煤层大于25m小于50m,不稔定煤层大于IO1.n小于25m,极不稳定煤层不大于IOmo7、矿生产设冲部门委托地质部门提交资料的时间规定是采区说明”三个月前、掘进说明书15天前、回采说明书5天前委托给地质部门。8、断层一般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9、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应在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一个月内编制。10、常见的地质用图有采区分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井巷地质素描图、钻孔柱状图。1、煤矿防治水十六字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2、煤矿水害防治的五项综合治理措施是:防、堵、疏、排、截。3、矿井突水具备的条件:水源、水量、导水通道。4、钻孔基本参数有:方位角、倾角、孔径、孔深。5、相邻矿井的分界处,必须留设防水煤柱。6、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煤层变湿、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来压、片帮、淋水加大、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钻孔喷水、底板涌水、煤壁渍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矿调度室,并发出警报,描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7、煤矿防治水规定规定,在安装钻机进行探水前,预计水压大于0.1VPa的地点探水时,预先固结套管。套管口安装闸阀,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设计中规定。8、生产矿井延深水平,只有在建成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统后,方可开拓掘进。9、钻孔放水前,应当估算积水量,并根据矿井排水能力和水仓容量,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当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1、矿山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精确建立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及时而准确地测绘各种矿图,正确标定井上、下各工程位置,研究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2、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两项原则:一是“由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二是“步步要检核”。3、煤矿生产中“三下”、“一上”开采指的是“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上”。4、目前,我们采用的矿区平面坐标系是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采用的是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5、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类。6、井下测量一般需要4人:1人观测、1人记录、前后视照明各1人。7、巷道的中线是指巷道水'F投影的几何中心线称为巷道中线(主要巷道每掘进30m、次要巷道每掘进40m应延设一组中心线)。8、巷道腰线是用来指示巷道在竖立面内的掘进方向及调整巷道底板或轨面坡度用的。9、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在采区次要巷道中,为了填图还应敷设碎部导线。10、基本控制导线:应沿着矿井主要巷道(斜井、暗斜井、水平运输大巷、主要石门、总回风道、集中上、下山等)敷设。各矿基本控制导线应采用7”级导线,一般应每30050Om延测一次,每隔1.52km加测一条陀螺定向边。11、采区控制导线:沿着采区上、下山,中间巷道、采区运输道、回风道敷设。根据采区一翼长度可分别采用15或是30"级导线。采区导线应随着巷道掘进每30m100m延长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