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圆形体育馆测量施工方案_.docx
XXX市XXX工程测量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XXX集团有限公司XXX市XXX项目经理部2008年11月9日目录一、编制依据3二、工程概况3三、测准备3四、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桩的测设4五、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6七、±0.000以上m7八、建筑物的沉降M10九、工程涌人员组织及设普配11十、施工涌质保措施12一、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XXX市XXX施工蓝图3、XXX市XXX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XXX省XXX市XXX工程位于XXX省XXX市XXX南路XXX侧,用地面积:116251m2;占地面积:13896m2;建筑面积:30405m2;地下784ra2;地上29621m2o建筑层数:局部地下1层,地上4层,建筑高度:±0.000绝对标高12.000m*基底标高-5.00m,糖口高度28.5m,室内外高2:0.3m,最大基坑深度-5.85m,建筑总高32.5m。该工程为异性结构,平面呈圆形。三、浦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仔细校核各图纸之间的尺寸关系。测设前需要卜.列图纸:总平面图、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等。2、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对业主给定的现场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查看和必要的检核。3、制定测设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定位条件、现场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测设方案,包括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订兑和检核、测设误差分析和调整、绘制测设略图等。4、对参加测量的人员进行初步的分工并进行测量技术交底,并对所需使用的仪器进行重新的检验。DSZ3水准仪检测项目是:圆水准器轴1.'1.'竖轴VY;十字丝的中丝_1.竖轴VY;水准管轴1.1.视准轴CC,保证i>20".电广经纬仪的检测项目是:水准管轴1.1.竖轴V*应保证气泡偏离零点生半格;十字丝的竖丝,横轴HH;视格轴CCJ_横轴HH;横轴HHj_竖轴VV。5、准备好测量所需要的辅助工具和材料。例如:100m、50m钢卷尺各把、5m钢卷尺3把、对讲机2部、8磅锤、羊角锤、红油漆(带稀料)、毛笔、红蓝铅笔、15Inm水泥钉、50mm水泥钉、铁锹、木桩、钢筋桩等四、建筑物的定位和轴线控制班的满设1、建筑物的定位本工程的定位已由业主委托勘察测绘院将拟建建筑楼位点施测完毕。2、建筑物轴线控制桩的布设结合本工程的结构形式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根据业主委托测绘院在工程开挖前测设的轴线定位点A、B、C,用全站仪定位1-36周与A轴交点。如下图所示:控制桩应加以妥善保护,埋设方法示意如下:1.顶部刻十字线混凝土25螺奴钢筋桩五、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建立本工程现场施工水准点的引测依据为业主和测绘部门指定的控制点,我方将采用指定控制点向施工现场内引测施工水准点(±0000的标高即12.OOOm)o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及观测的方便,在现场内布设四个施工水准点。水准点布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距离A轴线大致在30In左右,初步定出3个水准点分别是9轴,18轴,27轴,36轴,布设成闭合水准路线,其闭合差不应超过±6n0.5(n为测站数)或±20105(1.为测线长度,以km为单位做法与轴线控制桩大致相同。六、±0.000以下施工测1、平面放样测量(1)、基坑开挖线。首先根据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外墙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白灰线作为标志。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2)、基础轴线投测。待孔桩浇筑完毕后,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将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上,把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检查无误,然后以控制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如下表所示:长度1.、宽度B(m)允许偏差(mm)1.(B)W30±530<1.(B)60±1060<1.(B)90±15÷201.(B)>90注:轴线的对角线尺寸的允许偏差应为边长偏差的205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偏差应为1"。2、÷0.OOO以下结构施工中的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地面标高控制点,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2)、±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又称腰桩)必须正确投测,腰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设计标高高出0.3F.5m,并相互校核,校差控制在±3mm既为满足要求。(3X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50Omm线。(4)、基坑标高传递示意如下图所示:基坑高程传递示意图七、±0.000以上施工测1、±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测量主楼建筑物±0.000以上的轴线传递,采用激光铅垂仪内控接力传递法进行轴线投测。裙楼轴线的投测采用吊垂球的方法即可满足要求。根据首层以上各楼层的平面图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划分情况,选定所需要的内控点布设方法。采用内控点进行测量的准备工作和原理如下:(I)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X150X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内控点布叁参见下图。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检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2)、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楼层的平面控制网。(3)、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CmXI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4)、各内控点的1.o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激光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结构封顶后各层激光洞口采用与该楼层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内掺膨胀剂)封闭。2、 +0.000以上楼层的轴线具体投测方法(1)、内控点传递:本工程采用激光铅垂仪配合经纬仪进行竖向轴线传递。将激光铅垂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接收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错垂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光束,直至接收靶接收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转铅垂仪,每转90。停卜来观察光斑的变化,最后接收靶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2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受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轴线竖向投测允许偏差满足如下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每层3总高HH305(m)30<H601060<H9015(2)、施工层轴线放样: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施工层测量放线允许偏差如下:项目允许偏差(nn)外廓主轴线长度1.(m)1.30±530<1.60±1060<1.90±151.>90±2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3)、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发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验证各轴线的正确。3、 ±0.000以上各楼层高程控制测量(1)、结构出地面后,在底层及墙上设置50Cm线,此线作为以后向上传递高程的基准线,向上的高程传递采用钢尺沿外墙面向上垂直测量。每层至少三点向上测量,并在施工层用水准仪复测传递上来的标高,使之吻合。(2)、标高的竖向传递要求:应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且应由三处分别向上传递。当三个点的标高差值小于3mm时,应取其平均值;否则应重新引测。标高的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目允许偏差(IIIm)每层±3总高II30±530<H60±1060<H90±15八、建筑物的沉降观流1、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为了能够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物结构特点,依据图纸设计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的埋设形式如卜图所示: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2、沉降观测点的测量过程(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地下室封顶后观测一次,以上部分每增加3层观测一次。如果施工过程中出现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出现长时间连续降雨、基础四周大量积水等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入逐日观测或几天一次连续观测。(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一次,宜至稳定为止。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认为已进入稔定阶段。(3)、观测方法。对于高层建筑的沉降观测,应采用DS1.精密水准仪用H等水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I,其误差不应超过±InO.5(n为测战数),或土41.0.5(1.为公里数)。为了保证观测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为m,前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观测时先后视水准点,再依次前视各观测点,最后应再次后视水准点,前后两个后视读数之差不应超过±1mm。九、工程测人员组织及设备配置1、人员组织测量负责人(项目总工兼)1名,负贡测量工作组织安排、设备管理、工作进度管理;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放线工1名,负责测量放线操作。2、设备配置编号设备名称精度指标数量用途1ET-02电子经纬仪±2"1台施工放样2DSZ3-Z水准仪±3mm1台标高控制3100m钢尺2mm1把施工放样450m钢尺Imm1把施工放样5激光铅锤仪±2mm1台内控点竖向传递6双面塔尺Imm1把标高控制7对讲机2部信息传递所有仪器、设备都有有效的鉴定证书,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定期对其进行检行、保养,并做好记录。十、施工测质保措施1、测放负责人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口志。方案、测法要科学、合理,重要的单位工程或部位的测量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2、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3、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国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3)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的要求。认真审核图纸及相关资料,仔细核对依据资料及点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4、测量仪器放置处应坚实稳定,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加快观测速度,雨、大风、高温的恶劣气候条件下禁止外出测量。5、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路线,减少不必要误差,严格执行“三检制”。自检时必须换人,以不同的方法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交给专检部门验线。6、技术资料、记录要齐全、完整,使每项测量工作都可追溯。7、检验程序如下:测成方案编制、审核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含格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