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给水工程施工方案全套.docx
市政道路给水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一开挖管沟一沟底处理一下管稳管一钢管焊接T砌筑井室T部分回填一试压、冲洗消毒一回填夯实一交验。2、施工测量放样给水管道工程开工前要做好测量放样工作.根据设计图纸及控制轴线、中线和水准点正确地进行管道的测量放样工作,是该工程施工的第一项工程内容。测量放样工作的准确性,对施工进度、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施工测量工作要符合设计要求,做到正确无误。3、管道沟槽开挖开挖是以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进行开挖。1)在开挖前,应对地表的垃圾、花草、树木等障碍物进行清理,在表层清理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清理区域外的天然植被及园林绿化等资源,避免毁坏。2)在开挖工程开工前,应事先调查施工作业区有无地下管道、电力及通迅电缆等障碍物,并查明其所属单位和具体位置,在障碍物上设立明显标志,同时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开挖部位的实地放样成果进行复核,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准进行开挖。3)在管槽开挖过程中,边开挖边采用挖掘机进行修坡。为避免超挖扰动原基,基底面预留02m厚保护层,在验收原基前采用人工进行开挖清除。4圻挖按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度,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范围内形成积水。开挖结束后,应检查纵、横断面测点的挖深值,是否满足超、欠挖标准的测点总数,并及时呈报监理工程师,请有关部门及时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签证,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5)管槽开挖前,应计算好土方的填、弃量,挖出将来用于回填的土方应妥善安排堆放位置,离管槽边不少于2m余土要及时外运至业主指定的堆放场堆放.6)管道沟槽开挖后如地基较好,则天然地基进行夯实,采用素土平基;如遇岩石,将岩石超挖200mm,然后填细粒土至管底高程;如为回填土,填土压实度应不小于93%,在回填土地段做300mm厚石屑垫层。4、管道防腐钢管内衬水泥砂浆,要求生产厂家按照有关规定加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料。钢管夕悭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质量要求.除锈符合要求后尽快涂刷底漆,间隔时间不超过8小时。IPN防腐漆按厂家规定比例配制,均匀涂在管道表面,不得漏涂,内防腐一底三面,外防腐一底两面一布两面,管道两端留150毫米裸管以备焊接。底漆表干后即可涂刷面漆,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第一遍面漆涂刷后即可包缠玻璃布。坡璃布量立紧,表面平整,无皱折和鼓包,压边宽度为2025mm,布头搭接长度100-ISOmme玻璃布缠包后即可涂第二遍面漆,要求漆量饱满,坡璃布所有网眼灌满涂料。第二、三道坡璃布施工方法同第一道,要求两层玻璃布之间缠绕方向相反。钢管焊接后清除焊渣,接口处补做塑化沥青防蚀胶带防腐。接口焊链在未经焊缝检验和压力试验合格之前,不得进行防腐涂层施工.5、管道敷设1)吊装前将管节沿管槽边顺序排列,依次下到管槽内,避免在管槽内运管,提高时效.2)当使用机械下管时,速度应均匀,回转平稳,下落时彳氐速轻放,不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严禁在被吊管节上站人。对于长距离的管道吊装,推荐采用尼龙绳索.3)开挖后不允许长时间积水,并应防止出现浮管现象.6、钢管焊接管端用角磨机打出V形坡口,对口间隙22.5mm,错口偏差不得大于管壁厚度的10%对口后立即点焊固定,检查平直度,并重新核对管道标高、位置,无误后方可施焊加固。焊接时将管子主承牢固,分层施焊,各层间焊转搭接转错开。施焊时有防风、防雨措施,焊龌不得有咬肉、夹渣等缺陷,并有一定的加强高度。钢管在吊装、搬运、堆放、下管、稳管时,要采取措施保护防腐层免遭损伤。7、阀门及管件安装1)所有阀门、管件与管道及不同材质管道间的连接均采用法兰加螺栓方式连接。2)安装前应仔细核对阀件及管件的型号与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橡胶垫片的厚度和平整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其压盖螺栓是否留有调节余量。3)安装时应将阀门及管件平稳吊起,将法兰、阀门及管件和管线调整同轴,使其连接处于自由不受力状态进行螺栓紧固,紧固螺栓时应采取对角同时锁紧的办法。4)阀门井采用Mu1.OfiffMIO水泥砂浆砌筑,阀门井内壁及支墩采用M1.O水泥砂浆抹面,外壁无地下水原浆勾缝,有地下水时用M1.O水泥砂浆抹面至最高地下水位上250mm5)阀门井周围应回填砂砾或石灰土,宽度不小于0.4m6)阀门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1)阀门安装前,应做耐压强度试验。试验应以每批(同牌号、同规格、同型号)数量中抽10%如有漏裂不合格的,应再抽直20%,如仍有不合格的则须逐个试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阀门出厂规定之压力。用故好阀门试验记录.(2)阀门安装时,阀门应处于关闭状态.阀体上标示箭头,应与介质流动方向一致。(3)阀门安装时,做到阀门内无杂物堵塞,其阀杆及彳专动装置应按设计规定安装,手轮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动作应灵活,安装的阀门应整洁美观。(4)阀门安装后,应做空载启闭试验,确保阀门启闭灵活、关闭严密。8、水压试验、冲洗、消毒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分段进行管道压水试验,段长不超过Ikm,管道压水试验前在部分地方需安装临时阀门及临时排水管。管道试压水由原供水管网引出,试压水由泄水阀排向附近河沟及市政排水设施.(1)管道安装合格后,管道两根胺设计要求回填,并确定管道的阀门井、镇支墩等附属建筑物已达到设计强度后,分段进行管道压水试验.(2)水压试验采用设备应符合有关规定,采用弹簧压力计时精度不应低于1.5级,最大量程为试验压力的1.31.5倍,表壳公称直径不应小于150mm,使用前应校正。(3)管道试压前23天,向试压管道内充水,注满管道后,应在不大于工作压力条件下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24h(4)管道注水时,应打开管道各高处的排气阀,将空气排尽。待水灌满后,关闭排气阀,用电动试压泵加压,压力应逐渐升高,加压到一定数值时,应停下来对管道进行检查,无问题时继续加压,一般分2-3次升到试验压力,每次升压以0.2MPa为宜,管道水压试验压力应达到管道工作压力的1.5当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停止加压,保持恒压10分钟,对接口管身检查无破损及漏水现象,认为管道强度试验合格.在试验压力下,10分钟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可以认为严密性试验合格,试压质量优良.应及时做好试压记录。(5)管道冲洗消毒:给水管试压合格后,即可冲洗.冲洗应连续进行,管内流速不小于1.5m/s;排水管截面不小于被冲洗管截面积的60%,排放接到附近的排水井中。当出水口的水色、透明度与入口处的一致时,冲洗合格。冲洗干净后向管内加注漂白粉,使管内水含氯量达20-30毫克/升。加药完毕后,管内存水24小时以上,取样化验要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9、管道沟槽回填对管槽下部施工面较窄部位回填土拟采用蛙式打夯机,边角部位采用人工夯实,对管槽上部施工面较宽部位回填土夯实拟采用内燃光轮压路机。1)±料选择回填材料不应含有树根、树枝、草等有机物质,也不准有施工废渣.可采用原要出开挖的优质土回填,填筑土料的含水率与最优含水率的允许偏差为±2%.2)铺土要求(1)填筑时采用反铲挖掘机装或推土机下料、傩铺,对于机械无法作业部位,用人工平摊填料。(2)回填前,应先对管槽砂垫层进行基面清理整平。(3)严禁将砂(砾)料或其它透水料和粘性土料混杂,土料中杂质应予以清除。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层分段填筑,不应混杂,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粒径超过IOCm的土块应打碎.(4)填筑必须在整个宽度内分层填筑眼压,逐层检验压实度,最大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的功能相适应,一般不超过2030cm,具体厚度应由现场试验确定.(5)回填土方应均匀散布在管槽内,沿管道两侧同时均匀回填,每层回填的虚铺厚度小于300mm,管道两侧的回填高程差不应超过一层填度。(6底建筑物顶部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少于300mm,为防止剧烈的冲击,不得使用大型的碾压机械。(7)建筑物周围的回填,应两侧同步均匀上升,其两侧回填土的高差不应大于05m,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施压.(8)在同一天填筑的回填材料,应在当天工作结束前压实。铺土料表面在压实前被晒干时,应洒水润湿。(9)经验收合格后的填筑层因故未继续施工,复工前应进行刨面,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以使层间结合紧密.3)填筑要求(1)管道及附件安装完成经验收合格后应抓紧进行管沟的回填工作,一般每安装完成2040节管道回填一次。不允许已完成安装的管道长期外露,以免发生管道损坏和汛期漂管事故。(2)回填前,应清理并确认沟槽边壁无松散土体和坍滑体,当回填过程中发生埸方时,应将塌方和已松散材料全部清出.(3)分层回填、压实时,相邻的接茬应为梯形,其阶差不得超过2个填筑段;接荏处的碾压应相互重叠至少06m,不得漏碾。(4)回填土的含水量,宜按土类和采用的压实机具控制的最佳含水量附近。管顶覆土高程根据设计回填地面线回填。管道沟槽回填土,当原土含水量高且不具备降低含水量条件不能达到压实度时,应回填石灰土、砂、砂砾或其他可以达到要求压实度的材料。(5)分段作业面的最小长度不应小于100m;人工施工时段长可适当减短。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接街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1m。(6)填筑层检验合格后因故未继续施工,因搁置较久或经过雨淋干湿交替使表面产生疏松层时,复工前应进行复压处理.(7)若发现局部“弹簧土"、层间光面、层间中空、松土层或剪切面破坏等质量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准铺填新±(8)施工前应作压实试验,分层填筑时,各段应设立标志,上下层的分段接缝位置应错开,填土压实空实度应90%。(9)管槽上部采用压路机碾压时,压实机具的行走方向应叼亍于管槽轴线,分段、分片压实,相邻作业面的搭接压实宽度,平行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IO)管槽下部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应采用连环套打法,夯迹双向套压,夯压夯1/3,行压行1/3;分段、分片夯实时,夯迹搭压宽度应不小于1/3夯径。(11)支墩及阀门井周囤的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现场浇筑混凝土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规定。井室及镇支墩周围回填,应与管道沟槽同时进行;当不便同时进行时,应留台阶形接茬。井室及镇支墩周围回填土压实时应沿井室中心对称进行,且利导漏夯。回填材料压实后应与井壁紧贴。(12)新建管道与其他管道或地下建筑物的交叉部位回填应符合要求的压实度,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承管道紧贴。(13)建筑物回填土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建筑物顶部土方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以后方可进行回填,如果混凝土的养护翱牛不正常,应按监理人的指示延长养护时间。(14)未及时回填的管道,特别的跨沟、跨河流段的管道在汛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洪措施,防止洪水进入沟槽,造成管道漂移。(15)需回填的基坑应及时排水。(16)管道敷设完毕后,在地面上设置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