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管理制度.docx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1 .医院固定资产按五大类进行管理:(I)房屋、土地、建筑物及附属设施;(2)专业仪器设备;(3)一般专用设备;(4)图书资料;(5)其它设备。2 .固定资产的范围,主要指:(1)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具体标准:土地、房屋、建筑物及附屈设备,专业仪器设备单价在八百元以上的医疗专用设备,一般专用设备单价在五百元以上的非医疗设备等。(2)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以及通过捐赠、调拨等形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具体标准:其他设备单价在二十元以上的图书、家具等,也屈固定资产范围,并按固定资产进行管理。3 .医院固定资产实行归口(即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图书室)管理、分级负责、贡任到人的管理贡任制。贵重仪器、设备要指定专人管理,制定操作规程,建立技术档案和维护保养、交接及使用情况登记制度。4 .固定资产的分类归口管理:(1)屋房、建筑物及其各种附属设施,各种机电设备、锅炉、水暖、电器、家具、被服及有关设备等,归口总务科管理。车辆等归口院办管理。(2)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电子仪器及有关医疗、教学、科研专用设备等,归口设备科管理。电脑、摄像、录相设备等,归IJ信息科管理。(3)图书杂志及重要文献资料,归图书室管理。5 .固定资产账目实行三级管理,财务科设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管理办公室设分类账,归口部门(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图书室)和使用科室兼职人员建固定资产明细卡账(台账),固定资产总账科目的登记内容及方向,要与明细科目的登记内容、记账方法完全一致。各科密切配合,定期或不定期清点实物,核对账目,要求账物相符,防止物资积压、损坏、变质、被盗等情况的发生,积极指导协助有关人员管好、用好固定资产。6 .管理科室对各种固定资产要切实加强管理,记好明细账,严格执行采购、验收、出入库、调拨、变价、报损、报废等手续。对调入、捐赠或加工自制设备,亦应及时办理编号建账、入库、分配等有关手续,并根据凭证或合理评估作价,载入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分类账内。7 .科室增设固定资产时,均需事先按规定作出计划,履行审批手续方可购置与供应。8 .新增或发出的固定资产应及时办理入、出库账务手续。(1)固定资产验收入库:医院新增的固定资产都必须验收入库。入库前,采购部门应先对资产进行验收,凭有签字的验收报告与进货发票办理入库;对于开箱后直接进入使用科室安装,验收单应由使用科室先签字:房屋建筑物竣工后应及时做好竣工决算工作,经市财政部门或卫生部门委托指定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审计报告作为办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结算工程款和增加固定资产的依据。(2)固定资产出库:当资产因需要离开库房时,账务处理上无论是否有实物运出仓库或购入宜接送货至使用科室,均需办理出库手续。出库手续包括出库的审批与核对,设备的清点第核交接,同时登记使用科室在用固定资产账。9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档案,房屋及建筑物的地质资料、设计、施工及竣工图纸,电器、水暖安装路线等有关材料,应归档保存。大型、贵重精密仪器等须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执行。10 .对固定资产信用后实行全程质量跟踪监督管理,各科室对单价十万元以上在用固定资产必须指定专人使用管理与技术质量管理,制定操作规程,严格执行规程要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以保证在用设备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根据计量法对设备计量要求实施计量管理。同时每月汇总十万元以上专业医疗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项目,并对其进行效益分析。11 .凡属固定资产管理的物资,须无偿调拨或折旧作价处理和报废时,均须报经院长审批,并以此为据作财务处理。12 .科室领用的各类固定资产,不准随意变动。确因工作需要,在科室之间进行调配时,须经有关院领导同意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办理过户手续。各科室之间发生固定资产调拨,要及时办理财产转移手续,归口部门管理人员应对即将转科的资产型号、数量、性能、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资产能够正常、安全地使用。转科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根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登账转科,并出具固定资产调拨单,减少转出科室在用账,增加转入科室在用账。对各科室某些不再使用或有多余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予调出,以防止物资财产积压和浪费。13 .固定资产管理办每年对固定资产全面清查核对一次,发现余缺应及时作出记录,杳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按报批手续报院长批准后进行账面调整。需追究责任者,按有关制度规定处理。14 .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纳入科室日常工作的范畴,做到合理使用,管理完善,因玩忽职守或违反规定造成财产损失者,当事人或科室必须立即写出书面报告,述明原因,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加以处理,对隐情不报者应严加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