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docx
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本工程严格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的有关安全、消防、保卫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我公司有关管理办法及要求进行。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可行、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认真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确保本工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及消防、保卫工作满足业主要求。一、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本项目工程严格执行“以人为本,健康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们制定安全生产总目标:1、无重大事故,实现“五无"(即无重伤、无死亡、无倒塌、无中毒、无火灾);2、减少一般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二、职业健康安全基础工作1.危险源辨识及安全防范重点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开展预测、预防工作,找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点,防患于未然。安全防范重点部位设安全警示牌,并制定相应安全防范措施。2、培训、意识和能力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做好事前预控。"预防为主”是本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手段,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动态过程,贯彻到工程的始终,使每个施工人员都树立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意识,具备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重点是工人入场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3、安全设施提供为确保工程安全施工,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火警、匪警和急救电话提示牌等:设置"四口五临边”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护身栏杆、脚手架、洞口盖板和加筋、竖井防护栏杆、防护棚、防护网、坡道等等;主要作业场所和临时安全疏散通道设置24小时24伏安全照明和必要的警示等以防止各种可能的事故;施工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合格手提灭火器;施工现场设置装备良好的临时急救站(医务室),并配备称职的医护人员;现场施工人员均配备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安全网、绝缘鞋、绝缘手套、防护口罩和防护衣等安全生产用品.三、各主要项目安全措施(一)暗挖法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前由技术部门对施工区域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施工区域内原有地下构(建)筑物及其他管线、设施的资料,按要求对需拆迁改移部分的进行拆迁改移,需要进行悬吊保护的部分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后进行悬吊保护。2、暗挖施工前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测资料,对影响暗挖的地下水源的治理以及隧道穿过复杂地段时的安全技术措施编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组织施工。3、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进行暗挖施工,两相邻开挖工作面必须在前一工作面结构形成闭合环,围岩趋于稳定后方可开挖相邻工作面,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必要时紧跟结构衬砌,确保施工各阶段支护和围岩的稳定。4、加强通风、照明、防尘和防止有害气体的管理措施,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禁止将任何汽油动力设备在隧道内使用,任何情况下都禁止将汽油、酒精等易燃物体携带到隧道内。采用机械通风,施工中配备有害气体的监测、报警装置,一旦发现毒气立即停止作业并疏散作业人员,同时将情况以书面形式汇报给监理工程师,制订处理方5、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加强通风,采用喷雾、洒水等措施,降低粉尘浓度,改善作业环境.6、暗挖法施工必须根据埋深、围岩类别、地理环境、开挖断面和施工方法等情况,按设计要求确定量测项目,制订监控量测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控量测的信息反馈,采取相应措施,改变施工方法或调整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二)预防空气中毒针对本工程地下施工和工期较长的特点,预防区间隧道内施工人员空气中毒和流行性疾病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素。1.通风由于本工程地下施工时间较长,自然通风不能满足空气正常流通和施工人员正常新鲜空气摄入量。在进行矿山法区间隧道作业时,采用轴流风机、风筒强制通风,以保证区间隧道内空气新鲜、流通。2、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在暗挖法隧道施工过程中,由安全保卫部专人定期、定时采用气体检测仪器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发现异常及时解决、排除。(三)用电安全保证措施1、所有施工人员应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气设备。2、电缆、高压胶管等尽量架空设置,不能架起的绝缘电缆和高压胶管通过道路时采取保护措施,以免机械车辆压坏,发生事故。3、所有电气设备及其金属外壳或构架均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4、现场电气设备有漏电保护器,电缆设可靠绝缘,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5、各种机电设备均有专人负责管理,电工持证上岗。6、现场用电设备实行三级供电,两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