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掺氢混气装置工艺结构设计标准要求.docx
燃气掺氢混气装置工艺结构设计标准要求1工艺流程掺混装汽宜采用随动流量混气方式,天然气为主动气源,氯气为随动气源,由混气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混气系统内分为天然气管线、氢气管线和掺氢天然气管线,整体插装,实现天然气和氢气两种气体不同比例混合,并将数据传输绐控制系统,实时对混气状况进行监控、动态调节、联锁报警和切断.掺混装置的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卜T1.Et云卜Tt元¼o<<无卜TtS兄I人我THaF卜TIE1云T,云卜TIT元图1典型掺混装置工艺流程示意图2天然气管路1.1 天然气管线主设备包括入口紧急关断单元(ESD)、过淀单元、调压总元、计量单元、防倒流单元等.1.2 天然气管线进出口应设压力和温度现场显示和信号远传装置,调压器后应设有安全放敢阀和手动排空旁通阀,过滤器应配有差压表和排污阀,管线上宜设有甲烷浓度分析仪。管线上部应设置甲烷气体泄漏报警器等.1.3 3天然气管道调压器应确保在设计全量程范围内稳压精度应满足工艺要求,流量计应确保在设计全量程范用内计量精度不大于±1.5%,远传测量仪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o级,可根据用气量参数进行大小流量路设计,宜为一开一备2+0结构。1.4 天然气管道的管件、设备与阀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10倍,且不应低于安全装置的动作压力。2. 5天然气管道内流速不宜超过20mso3氢气管路3. 气管路应设置.接咬或卸气单元、入口紧急关断单元(包括手动切断阀和自动紧急切断阀、过滤单元、调压单元、计员单元、流量调节单元等。3.2级气管路进出口应设有压力和温度现场显示和信号远传装置,各级调压器后应设有安全放散阀和手动排空旁通阀,过淀器应配置差压表和排污阀,3. 3氢气管线上宜设有氢气浓度分析仪,管线上部应设置氯气泄漏报警器等。3.4 匆气管线管道公称尺寸大丁DN25时宜采用焊接连接,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宜采用法兰连接。3.5 公称尺寸小于或等于DN25的氢气管道与设备、阀门的连接可采用双卡套接头、法兰或锥管螺纹连接,双卡套接头应符合GB/T3765的相关规定,管接头的更合密封材料和垫片应选用聚四氨乙烯等适应氧气的材料。3.6 氢气管道调压器应确保在设计全流量范围内稳压精度应满足工艺要求,流量计应确保在设计全量程范用内计量精度不大于1.5%,远程测量仪表精度等级不低于1.O级,可根据掺混用气量参数进行多种负荷流量路设计,宜为一开一备的2+0结构。3.7 氢气管道的管件、设备与圆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最大工作压力的1.10倍,且不低于安全装置的动作压力.3.8 狙气管道内流速不宜超过15ms°4掺氢天然气管路3.9 掺氢天然气管线应设混合器和出口手动切断阀等。4. 2掺狙天然气管线出口应设有压力和温度现场显示和信号远传装置,管线上应设氧气浓度分析设备,宜设甲烷浓度分析设备等。4. 3混合潜应设混合气掺混模块,保证混合气均匀度满足工艺要求。4. 4混合器应配有差压表、差压变送器和持污阀.4. 5掺缴天然气管线测量仪表精度等级不应低于1.0级.4.6掺氢天然气管道内流速不应超过20mso5安全设施5.1 掺混装置系统设计应采用失效-安全设计和自动安全控制方式,系统出现异常、故障或失灵时,报警装置应能及时报警。5.2 掺混装置混合器前的天燃气应设置止回阀,软气管道入口宜设止回阀.5. 3掺混装置的安全放散阀、排污阀应分级设置,各相同压力的安全放散阀和排污阀出口宜分别汇总于一个独立接口。5.4空气放空排气装置的设置应保证辄气安全排放,放空管道设计压力不应小于1.6HPa,放空管道宜采用奥氏体不锈钢S30I08同等及以上的材料。5.5集中放空装置总管应设置防止回火的安全设施。应采取防止雨水积聚和杂物堵塞的措施,宜在放空总管底部设置挎水管及脚门.5.6 天然气和氧气入口管线宜设汽氮气吹扫接口,所有氮气吹扫口前应配置截断阀、止回阀,吹扫氮气中含氧量不应大于0.5$。57掺混装置内所有电气设备应符合GBT3836.1的要求,防爆等级不应低于IICT4,防护等级不应低于GB/T4208规定的IP65。5.8 甲烷泄漏报警器、氢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易发生天然气、氨气泄漏和积聚的位置,应根据精度、可靠性、可维护性,检测范围、晌应时间等因索选用,井应符合GB1.2358,GB16808的有关规定,报警器信号应与自控报警系统联锁控制。5.9 氮气火焰报警探测器应安装在易发生氮气泄漏和氢气积聚的位置.应根据响应时间、检测距离、也盖范用、灵敏度等因素选用,井应符合GB50058和GB50U6的有关规定,探测器信号应与自控报警系统联锁控制。5.10电气仪表、电气设备应设防静电装置,防冷电装置应符合GB50177、GB50058的有关规定,且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