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油品储运部门生产、设备事故处理处置方案.docx
-
资源ID:1289733
资源大小:14.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炼化企业油品储运部门生产、设备事故处理处置方案.docx
炼化企业油品储运部门生产、设备事故处理处置方案1油罐大型事故油罐大型事故有:油罐破裂、冒顶、突沸、抽瘪及冻凝,本节主要阐述这几类大型事故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1.1 油罐破裂1.1.1 油罐破裂原因分析(共有八种可能性)a.地震引起的地裂。b.吹扫管线引起的震动。c.罐基础部均匀下沉。d.付油时,油罐呼吸阀堵塞造成罐体内真空度超限,形成罐体变形破裂。已收油及加热油品时,因油罐呼吸堵塞造成罐内压力超限使罐体变形破裂。f.风压过大超过罐体抗压力(尤其在空罐时)造成罐体变形破裂。g.油罐着火爆炸或突沸时,连带引起罐体破裂。h.罐体腐蚀过度。1.1.2 预防办法a.对油罐进行抗震系数校核,对抗震能力不足的油罐进行加固。b.接到地震预报,将抗震能力差的油罐中的油品抽出。c.加强罐基础检查,对不均匀下沉的罐基础及时进行加固处理。d.突然性短时间局部罐基础下沉时,应立即将罐内油品抽出,并报告有关领导。e.按规定定期检查和维修油罐呼吸阀,保证其灵活好用。f.严格按验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定期检测罐体焊缝。g搞好油罐防腐蚀工作,定期检测罐体厚度,发现局部腐蚀过度应及时进行修理,对大面积腐蚀严重的油罐应按规定申报报废。1.1.3 油罐破裂事故的处理a.罐底轻微渗漏,应停止收油并向罐内注水将油垫起(限于油品温度90的油品),然后将罐内油品抽出,清刷油罐后查找漏处进行修理。b.罐底严重破裂大量漏油时,应立刻堵塞罐区缺口,防止油品溢出罐区,并将漏出油品引至通向污油池的下水井进行回收。如果罐区地面条件良好不易渗漏,也可将油品堵围在罐区内组织回收,具体如何处理依条件而定。C.任何程度的油罐破裂都应将罐内油品抽净,清刷后处理,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应立即将油品液位降低至裂口处以下,并停止使用,待条件具备后在设法清罐修理。1.2 油罐冒顶1.2.1 油品冒顶原因分析油罐冒顶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不按时巡检,技术不熟练造成的,具体原因如下:a.油罐安全高度不掌握或误记安全高度盲目收油。b.误检尺,估尺造成收油超高。c.对收油量不掌握,快满罐时不注意计量(不卡尺收油),由于进油量突然增大而冒罐。d.静止中的油罐阀门未关严或阀门失灵,造成误收油冒罐。e.两个高度不一的油罐同时付油,由于控制不好,造成高位罐内油品压入低位罐内,使低位罐冒罐。f.罐中有水,收油温度超过100;或收油温度IO(TC的罐串入水,造成突沸冒罐。1.2.2 预防措施防止罐冒顶的根本措施是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坚持巡回检查,努力提高技术水平。a.熟记油罐安全高度,避免超高收油。b.进行人工检尺时要严肃认真。c.严格执行定期检尺制度,准确掌握收油量,凡直接收储出油的严密注视,及时了解各装置储出油量。d.特殊情况,必须卡安全量收油时,必须设专人卡尺收油监视液面。e.凡是静止中的油罐其根部阀和二道阀门必须关闭。f.严格遵守定期检尺制度,按时检测油罐液面高度及早发现串油。g.避免高度差不一的两个油罐同时付油,如付油时,应控制好两个罐的付油速度并加强监测液位,及时调节。h.严格按工艺规定温度控制油品温度。1.2.3 冒顶事故的处理:a.凡发生冒顶事故的油罐立即停止收油,但严禁盲目去关罐根部阀,以防热油溢出时烫伤操作人员。b.立即将事故油罐中的油品向其他低液位同类油罐内压油,或泵转入其它罐c.对冒出的油品进行围堵并组织回收,清理好环境卫生。1.3 油罐突沸油罐突沸原因有两个:a.罐中有水,收油温度超过10(C,或收油温度超过100的罐中串入水;b.蒸汽吹扫时间过长,搅拌过量。突沸严重可导致冒顶及油罐破裂。预防的办法是避免上述两种情况的发生,油罐及时脱水。在发生突沸时,迅速切断进油或其他油罐作业,有条件的可向罐内输入冷油,或用消费水带喷淋冷却油罐,促使罐内油品降温而使突沸停止,突沸严重发生冒顶事故时,要迅速堵塞罐区各缺口,围堵溢出的油品。1.4 油罐抽瘪均是由于呼吸阀失灵,而盲目付油造成的。罐内油品体积变小,形成负压,或罐已空但机泵仍在抽“油工避免抽瘪就要对呼吸阀定期检验,亦不能盲目付油。发生发生抽瘪变形,若不致产生罐体变形破裂,应立即停止付油,有可能大流量收油,促使变形部位复原,换好呼吸阀,将罐内油品倒出,检查变形部位,以确定该油罐是否能继续使用。1.5 油罐冻凝事故油罐冻凝分为:油罐底水结冰和重油凝固。预防的办法是及时对油罐脱水,及时对重油加热。油罐加热器冻凝可用热油将其融化,若是空罐可向罐内通蒸汽使其化开,油罐内油品凝固可以从上部用明汽加热融化,禁止使用加热器,以免局部升压发生意外。2油品管线破裂2.1 破裂原因及预防2.1.1 管线法兰垫片老化或法兰螺丝松动引起正常情况下裂开,避免这种情况就是对管线及时巡检,发现时及时处理。2.1.2 管线油品温度升高,压力增大而未按规定卸压(包括收付后未卸压)致使管壁或法兰涨裂。避免这类情况就是加强责任心,操作后及时卸压,夏季高温天气,及时巡回检查,注意静止管线卸压。2.1.3 用蒸汽扫线时产生水击震坏管线,避免这类情况就是进行扫线或加热操作时,一定要在低点放空,排净蒸汽管线的冷凝水,开汽时应缓慢,以防打水锤。2.1.4 管线腐蚀过度裂开,避免这类情况,一方面要设法减轻油品对管线的腐蚀,一方面要定期检测管线厚度,及时更换。2.1.5 冬季管线内存水而将管线法兰、垫片冻裂。预防办法是做好管线保温,放空,防止管线内存水结冰,及时巡检,发现冻凝及时处理。2.1.6 由于操作部当等原因造成管线憋压使管件或法兰薄弱处涨裂,通过加强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完全可以避免这类情况。2.2 油品管线破裂处理2.2.1 正常输油中的管线破裂,应立即通知对方停止输油或将油品转至其他管线输送。2.2.2 迅速关闭破裂管线两个方向上最近距离内的阀门。2.2.3 立即组织回收油品,抢修管线。2.3 管线、管件冻凝处理2.3.1 管线局部冻凝可用蒸汽沿管壁将其捂化。232有伴热线的管线将伴热线投用将其暖化。2.3.3 全线冻凝可用多出蒸汽暖化。2.3.4 对冻凝较长的管线禁止直接用泵顶线。235阀门、机泵冻凝可用蒸汽或热水暖化,不得强制使用。3油罐爆炸起火及电器火灾3.1 油罐爆炸起火3.1.1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a.由各种因素产生的静电引起油罐的爆炸起火。b.雷击油罐爆炸起火。c.罐顶罐壁等处有易燃引火物,因附近有高温热源引起自燃进入罐内引起爆炸起火。d.违章在与罐体连接设备上动火,将火种引入罐内引起爆炸着火。e.违章在罐区或罐体上用电。f.违章在罐透光孔、检尺口、呼吸阀等处使用铁制工具进行修理作业,或违章检尺、采样、测温、因碰撞引起火花造成油罐爆炸着火。3.1.2预防措施3.121努力防止和消除静电,主要措施。a.严格按规定控制油品流速(轻质油4.5ms).b.严格按规定进行扫线作业。c.按规定搞好罐体的防静电接地并定期检测修理。d.在油品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e.轻质油品严禁空线收油。f.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防火规定。3.1.2.2搞好防雷击的主要措施:a.油罐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通气孔等处理要按规定安装防火器,并定期检查修理。b.雷雨天时盖好罐顶孔盖。c.雷击时禁止人员上罐操作。3.123消除自燃因素:a.消除罐顶罐壁易燃引火物,(如油抹布、油污等)b.高温蒸汽线保温层应避免被油污染。3.1.2.4严禁不按规定动火3.1.2.5严禁违章在罐区和罐体上用电。3.126上罐进行修理作业,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尤其应避免铁器撞击。3.1.3油罐爆炸着火的处理规定:a.立即组织人员扑救,同时派人立即拨火警电话。b.立即向厂调度室和车间领导汇报。c.立即停止事故油罐和附近油罐的收付作业。d.立即关闭通向事故油罐各管线上的阀门。e.简要明了地向消防指挥人员报告火情包括事故罐储量,事故前生产动态,罐内油品品种、数量、临近油罐的情况等,随时提供现象情况。f.配合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工作。g.各岗位人员应严守操作岗位,听从指挥,不得随意行动。3.2 电气火灾发生电气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通知供电车间,使用干粉或CC1.4灭火器灭火,在未切断电源前严禁使用不绝缘的灭火材料,如水、泡沫灭火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