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墙体).docx
房屋建筑学(墙体)墙体一、试题(一)填空题1.墙体按其受力状况不同,分为和两类。其中包括自承重墙、隔墙、填充墙等。2 .我国标准粘土砖的规格为。3 .墙体按其构造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有、和组合墙等。4 .当墙身两侧室内地面标高有高差时,为避开墙身受潮,常在室内地面处设,并在靠土的垂直墙面设。5 .散水的宽度一般为,当屋面挑檐时,散水宽度应为。6 .常用的过梁构造形式有、和三种。7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宽度宜与相同,高度不小于。8 .抹灰类装修根据建筑标准分为三个等级即、和三类。9 .隔墙按其构造方式不同常分为、和三类。10 .空心砖隔墙质量轻,但吸湿性大,常在墙下部砌粘十.砖。11 .钢筋砖过梁通常用于洞口跨度不大于胸的清水墙中,以获得与建筑立面统一的效果。12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宜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廊设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m»13 .在建筑工程中,一般把导热系数值小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14 .窗台应向外形成肯定坡度,要求坡度大于。15 .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16 .明沟沟底应做纵坡,坡度为,坡向排污口。(二)选择题1.一般粘土砖的规格为。240mm120mm60mm240mm110mm55mm240mm115nun53m240三115mm55mm2.半砖墙的实际厚度为。120mm115三110三125mm3.18墙、37墙的实际厚度分别为。180mm和360mm180mm和365mm178mm和360mm178mm和365mm4.当门窗洞口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其过梁可选用。平拱砖过梁弧拱砖过梁钢筋与内纵墙交接处;79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堵的局部较小的墙垛处;79度时楼、电梯间的四角: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六、七五四二八六、七五、六三、四15.抹灰类墙面装修中,抹灰层一般由底层、中层和面层组成。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5.当室内地面底层的作用是与基层粘结并初步找平,厚度为1015mm:中层起进一步找平作用,厚度为512mm:面层起装饰美观作用,厚度为35mm16 .自然石板及人造石板墙面装修的构造要点为:先在墙内立巾8巾10竖筋和横筋,形成钢筋网;石板上、下边预留孔,并用镀锌钢丝绑扎固定于网上:上下两块石板用不锈钢卡销固定:石板与墙间留20-30mm缝隙,校正后灌1:3水泥砂浆,使石板与基层连接坚固。17 .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保证建筑物平安、耐久。(2)满意建筑物的热工要求,做好保温、隔热问题,保证建筑空间冬暖夏凉。(3)具有肯定的隔声实力。材料的面密度越大,隔声效果越好;双层墙隔声效果较单层墙好。(4)具有必要的防潮、防水及防火等性能。(5)改革传统的墙体材料,适应工业化生产的要求。18 .砖墙的组砌原则为:砖缝横平、竖直,错健搭接,避开通缝。同时,砖缝砂浆应饱满、匀称。19 .抹灰装修按建筑质量标准要求和主要工序划分为三种标准,即一般抹灰、中级抹灰、高级抹灰。其中一般抹灰适用于简易宿舍、仓库;中级抹灰适用于住宅、办公楼、学校、旅馆以及高标准建筑中的附属房间:高级抹灰适用于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等。(五)绘简图题1.勒脚与散水节点处的构造,见附图3-1.O附图3-1勒脚与散水节点处构造2.水平防潮层的设置及构造,见附图3-2。附图3-2水平防潮层的设置及构造(八)卷材防潮层(b)防水砂浆防潮层(C)细石混凝土防潮层(d)结构防潮层3.面砖、瓷砖贴面,见附图3-3附图3-3面砖、瓷砖贴面(八)瓷砖贴面(b)面砖贴面4.钢筋破过梁,见附图3-40附图3-4钢筋破过梁5.附加圈梁与原圈梁间的搭接关系,见附图3-5。水平防潮层的作用是阻断毛细水,保持墙身干燥。水平防潮层在全部设有基础的墙中设置,其位置确定主要有以下几种状况,见图3-6o附图3-6墙身防潮层的位置(八)地面垫层为密实材料(b)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C)室内地面有高差7.窗台的构造,见附图3-7。附图3-7窗台的构造3)平砌砖外窗台(b)侧砌砖外窗台(C)预制钢筋混凝土窗台、抹灰内窗台(d)不忌挑窗台(e)抹灰内窗台(力采暖地区预制钢筋混凝土内窗台板8.墙体的保温构造,参见附图3-8附图3-8照体的保温构造9.构造柱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9附图3-9构造柱(八)1.型墙处构造柱设置(b)T型墙处构造柱设置(C)构造柱立面构造10.踢脚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0o附图3-10踢脚的构造做法(八)木踢脚板(b)石材踢脚板(C)抹灰面踢脚板(d)诩料面踢脚板I1.散水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1U附图3-11散水的构造做法(八)混凝土面敬水(b)石材面散水(C)砌砖面散水12.勒脚的构造做法,参见附图372。破勒脚(C)石材面勒脚(六)设计题通过设计,培育学生正确理解墙身构造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熟识墙体与楼板、屋顶的位置关系,娴熟驾驭各节点的材料做法,并培育学生的实际动手实力»通过识读图3-1,可看出本设计主要包括三大内容:即墙脚、窗台、窗过梁和楼板节点。(1)墙脚部分节点墙脚部分一般包括散水、勒脚、水平防潮层、室内地面和踢脚等主要内容。因此应结合以上部分的构造特点及常用做法,选择其切实可行的构造方案。散水:一般由基层、垫层和面层三部分组成,设置于建筑物外墙四周,为将积水快速排离建筑物,表面应向外做成坡面,坡度为2%5%o一般宽度为600800mm。勒脚:常选用具有肯定强度和防水性能的材料,如水刷石抹面、面成贴面等。在绘制散水与勒脚的节点构造时,散水与勒脚处应断开,并用弹性的防水材料嵌缝。水平防潮层:按材料不同有三种材料做法,该方案可选用防水砂浆防潮。120nun,宽度同墙厚。楼板与墙体的关系有两种:一是搁置在墙上,二是平行墙身布置。从条件图中可看出,该楼板平行墙身相置。楼板层一般由顶棚、结构层和面层组成。教学楼顶棚可选用干脆式抹灰顶棚,结构层为钢筋混凝土空心板,面层选用整体式现浇地面,如水泥砂浆双层做法。依据所给条件要求,、节点构造详图见附图3-13,附图3-13纵墙大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