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docx
康复科应急处理预案康复科作为以中老年病人为主的科室,病人经常合并存在全身其他器官组织的病变,简单出现除神经系统以外的器官组织突发事务,为了尽可能的提高康复科医疗质量,保证病人生命平安,降低医疗风险,削臧医疗纠纷.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有效应对突发医疗事务。现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出可能出现的突发医疗事务的应急预案.总结如下:(一)适用范围结合康复科的特点,对简单出现突发医疗事务的疾病,要高度留意,重点预防。包括:1:痛痫;2、心脏病变(包括猝死);3:突发脑梗死;3:突发脑出血;3:突发性休克;4:运动中骨折等(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强化“三基”培训与业务学习,提高对突发事务的预知实力,提高科室对突发事务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事务的状况与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觉、早报告、早处理。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据突发事务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事务实行分级管理。3 .依法规范,措施坚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突发事务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系统、规范的突发事务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事务和可能发生的事务做出快速反应,与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应急处理1、病房接门(急)诊电话后,由当班医生与护士,备好床单,氧气,吸痰器,吸痰管.多参数监护仪做好诊疗打算。在应急预案启动前,先做好应急处理打算,实行必要的应急措施,并第一时间通知院领导与科室主任。2、由科主任启动突发事务应急预案,全面负责应急处理的指挥工作,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抢救设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3、依据病情的轻重程度对患者的病情作出推断。假如患者病情涉与多个科室.归属问题存在不能得到解决时,科主任有权判定患者的归属问题.(四)突发医疗事务应急预案终止后复原工作由科主任在事务处理过程中负责联络协调。事务处理后落实复原工作,将涉与到的人员、处理事务的过程进行记录、总结。将所用通讯设备、运输设备、医用器材与药品清点、归还相应位置(一)晕针反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晕针是最常见的一种针灸不良反应,是指在针剌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头晕、目眩、心慌、恶心,甚至晕厥的现象。晕针常由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惊慌;或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或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剌时或留针时发生此证。一、轻度晕针应快速拔去全部的针或攫,或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躺下。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赐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二、重度晕针马上去针后平卧,如状况紧急,可令其干脆卧于地板上。如必要时,可协作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注射强心剂与针刺水沟、涌泉等措施。程序:去枕平卧,针剌水沟、涌泉穴>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一改善缺氧症状T补充血容量T解除支气管痊享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亲密视察病情变更,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T送急诊科进一步抢救。(二)滞针滞针时指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不便等运针困难的现象。详细表现为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痛剧的状态。滞针多因患者精神惊慌,当针刺入脸穴后,患者肌肉猛烈收缩;或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或留针时间过长而中间未行针。主要表现为,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牵强捻转,病人常痛不行忍。发生滞针时,对精神惊慌者,可延长留针时间.循按针穴四周皮肤,若仍不能缓解者,可在针穴旁再进一针。单向捻转所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释,即可解除滞针。做好患者的说明工作,行针时避开单向捻转,若用搓法则应留意与提插协作,则可避开肌纤维缠绕针身而防止滞针的发生。(三)断针断针即对病人实施针灸治疗时,针灸针折断于患者肌肤内的现象。缘由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剥蚀损坏;针刺时,针身全部剌入;行针时,强力捻转提插,肌肉猛烈收缩或患者变更体位;滞针和弯针现象未与时正确处理。现象针身折断,残端留在患者体内。处理嗯患者没关系张,不要乱动,以防断端向肌肉深层陷入。如断端还在体外.可用于指或镜子取出;如断端与皮肤相平,可挤压针孔两旁,使断端露暴体外,用银子取出;如针身完全陷入肌肉,应以X线下定位,用外科手术取出。预防仔细检查针具,对不符合质国要求的应剥剔出不用.选针时,针身的长度要比打算刺入的深度长5分。针剌时,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一部分在体外。进针时,如发生弯针,应马上出针,不行强行剌入。对于滞针和弯针.应与时正确处理,不行强行拔出。(四)痛痫的突发处理痛痫发作时要让痛痫患者平卧,防止跌倒或受伤并立刻通知医生。1.衣领、腰带必需解开,以使呼吸通畅。2.将毛巾、手绢或压舌板塞入齿间,以防止舌部咬伤。3.惊厥时不行按压癞痫病患者肢体,以免发生骨折、脱臼。在背后垫一软枕可防止椎骨骨折。4.将微痫患者头部转向一侧,使分潼物流出,避开窒息。5.吸氧,赐予冷静止痉药物:如安定、普米那等6,患者抽搐停止后安返病房,进一步处理查找病So(五)突发心绞痛的处理冠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突然猛烈胸痛、大汗淋漓,甚至突然心跳呼吸停止。1、休息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首先应马上停止患者一切活动.坐下或平卧位休息。马上通知医生。2、通畅呼吸顺畅、有效的呼吸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应当马上马上经鼻给氧,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簇新。同时解开患者衣领,与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以免误吸造成气道堵塞。3、扩冠药物: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可马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2分钟内就能奏效,作用持续约半小时。或含服消伤心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在休息与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要与时转入专科病房进行系统治疗。(六)突发性休克处理措施休克发生时,患者往往出现皮肤湿冷、出汗、面色苍白或青紫、表情冷漠、体温下降,这是微循环血流不足的表现。此外,患者伴随烦躁担心、反应迟钝甚至昏迷,这是心脑缺血的表现。一旦发觉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要特殊警惕,这是休克的预兆。1.立刻通知医生,尽量少搬动、少打搅病人,保持其宁静。2.松解病人衣领、裤带,使之平卧。休克严峻的头部应放低,脚稍予抬高。但头部受伤、呼吸困难或有肺水肿者不宜采纳此法,而应稍抬高头部。3.、留意病人保暖,但不能过热。4、有时可给病人喂服姜糖水、浓茶等热饮料。5、有肺水肿、呼吸困难者,应赐予氧气吸入6、对某些明确缘由的休克者,如外伤大出血,应马上用止血带结扎,但要留意定时放松,以免时间过久造成肢体坏死;(七)骨折难受所致休克者,应固定患肢,并服用止痛药以止痛脑梗塞康复患者突发急性脑梗塞处理措施治疗原则:改善脑循环,防止血栓进展,挽救缺血半暗带,削减梗死范围.削减脑水肿,防止并发症1,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头部放平,必要时给吸氧。除血压特高外一般不降压。勤翻身,留意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道与泌尿道感染.预防耨疮。检查头颅CT,确认病灶,解除脑出血。2、溶栓治疗:即发病后36小时以内进行。可静脉给药溶栓,也可动脉给药溶栓.动脉溶栓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尿激施、纤溶酶原激活剂(t-PA)o并发症:梗死灶继发出血或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致命性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溶栓后再闭塞。心源性栓塞脑出血的机会更高。3、抗凝治疗:常用的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必需作凝血检测。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其中低分子肝索较一般肝素更平安。4、中成药活血化瘀治疗5、抗血小板凝集治疗:(1)阿司匹林,常规的抗血小板预防用药,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天。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00mg天。用药过程不须要血液学方面的检测。(2)抵克立得,可作为治疗用药和预防用药,剂量与用法是125250mg/天,进餐时口服.用药过程中应检测血象、肝功能与出凝血等。少数病人可能出现粒细胞削减、黄疸和转氨醐上升等副作用,出血时意保暧,天热时留意降温。5、假如患者昏迷并发出猛烈鼾声,表示其舌根已经下坠,可用手帕或纱布包住患者舌头,轻轻向外拉出。6、可用冷毛巾覆盖患者头部,因血管在遇冷时收缩,可削减出血量.7、患者大小便失禁时,应就地处理,不行随意移动患者身体,以防脑出血加重。8、将患者转入病房,吸氧,进行药物处理1、脱水降颅压药物2、冷静药物,限制患者躁动3、脑爱护剂运动中突发性运动损害的处理措施常见的运动损害与处理方法肌肉拉伤1.第一度(轻度):只有小部分肌纤维断裂.肌肉少许出血。外表看起来并无异样,受伤的肌肉用用力或指压患部才会感到难受。以休息、冰敷、压迫、抬高来处理.2.其次度(中度):有相当多的肌纤维断裂,肌肉明显出血。外表肿胀或出血,受伤肌肉的肌力减退,也是以休息、冰敷、压迫、抬高来处理。3.第三度(重度):肌纤维全部断裂,常见断裂的部位在于肌肉与肌腱的交接处。断裂的地方会形成凹陷,两端却鼓起来,外观变形,不会很痛.但是肌力、抬高来处理.并立刻送医院开刀缝合断裂的肌肉。韧带扭伤1.第一度(轻度):只有小部分韧带纤维断裂,受伤的关节紧绷,指压受伤部位才会弓I起难受。经过两周之后,戴上爱护关节的弹性套(护膝、护踝、护腕),在不痛的范围内起先稍微运动,进行复健。2.其次度(中度):有相当多的韧带纤维断裂,关节肿胀,活动度削减。以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处理,一个月内不能从事任何运动。3.第三度(重度):韧带纤维完全断裂。关节严峻肿胀,关节失去应有的稳定性,可能有脱臼的现象。以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处理,尽快送医,要开刀缝合韧带,半年内不能从事任何运动。处理依次(一)维护生命(二)限制大量出血(三)削减系统的组织扩大损伤:检查是否有呼吸与脉博,假如呼吸停止,刖立刻赐予人工呼吸心跳若停止,则进行心外按摩.才能避开身体组织系统的进一步损害。(四)固定伤处:运动损害患者的头部或脊椎有任何的损害,应先将头部或脊椎固定好,再进行其它部位的急救。(五)削减局部组织损伤:当生命安危没有问题,组织系统的损伤也做了妥当的处理,接下来便可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进行处理,如擦伤之类的局部损害,可进行清洗伤口、涂药等事项。(六)寻求支持、尽速送医:当发生重大的运动损害时,限于医学常识与医疗器材等因素,无法对重损害患者进行治疗,此时应寻求周遭群众的帮助,如带离患者离开危急现场,或打电话给I1.g勤务中心,向医疗院所恳求支持,派救援车到现场,送患者到医院等事宜。急性运动损害处理1、休息:2、冰敷:3、压迫:4、抬高:冰敷的生理作用方法1、冰敷的生理作用2、使局部血管收缩:3、局部麻醉:4、消炎作用:5、强化肌原纤维:6、使肌肉放松:7、冰敷的方法1).冰袋法:以冰块、水、食盐混合于塑料带中,干脆置于受伤的部位。2).冰浴法:将冰块、水、食盐混合于水桶,内适用于不规则的肢体,如踝关节扭伤U3).冰按摩法:用纸杯装水,置于冰箱结冰,然后按摩受伤部位。4).冷冻喷剂法:冷冻喷,如遇到运动损害时,可干脆喷洒在受伤部位。运用冷冻喷剂时,应与受伤部位保持约50公分,连续喷约20秒.每隔10秒再喷一次,共喷35次就能达到冰敷效果。肌肉抽筋的处理与预防(一)肌肉抽筋的缘由1.肌肉或肌腱裂伤征兆2.盐分流失过多3.温度变更太大4,血液循环不良5.运动过度造成疲惫(二)肌肉抽筋的处理1.立刻停止运动、坐下或躺下来休息2.缓慢、持续的拉长抽筋的肌肉,到达应有的活动角度3.按摩抽筋的肌肉,使强直收缩的肌肉能够松开4.不行用力扣打抽筋的肌肉,以免造成肌肉纤维的断裂(三)肌肉抽筋的预防1.不要运动过度,引起过分疲惫2.适当的补充盐分3.运动前先做好热身运动与伸展操4.不要穿太紧的衣物或护套,避开血液循环不良5.运动时,心情放轻松挫伤外力撞击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以休息、冰敷、压迫、抬高处理,并加上药物与物理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