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十一册科技教案.docx
小学第十一册科技教案-、电路通断测试器教学目标:学会制作电路通断测试牌的试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工具与材料:剪刀,锤子,尖嘴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1只,5号电池2节,废圆珠笔芯,铁皮,砂布,单股电线,钉子若干枚,木板1块。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体积小、耗电省、寿命长的发光元件,它有正、负极。若把半导体发光与电池正极相连、负极与电池负极相连,它就会发光;反之,它就不会发光。下面我们就用一只半导体发光二极管及一些简单的材料,搭一个简单的电路,可以用它来测试其他电路的通与断。这里把整个装置称为“电路通断测试器”。二、讲解制作方法(图上尺寸单位为冬米,以后同)1、如图所示用电池连接电路。若发光二极管发光,那么接触电池正极的发光二极管管脚是正极。2、用剪刀翦四块铁皮,并用砂布打磨光滑。再用钉子在其中两块铁皮上敲两个洞,然后按图所示沿虚线弯折成直角,作电池央。3、按图所示将电池夹、铁皮、发光二极管、电线用钉子占代在木板上。剥去电线外皮,将其穿过圆珠第芯管,做成测试棒。三、学生实验,师指导。四、汇报实验结果。五、作业完成第3页的“试一试想一想”。二、简易静电验电器教学要求:学会制作简易静电验电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工具叮材料剪刀,锤子等;带塑料盖的玻璃瓶1只,12号铁丝或铜线,铝箔(香烟内包装纸)。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物体会由于某种原因(如摩擦、受热等)而带上电荷。假如物体中多了一些电子,物体就带负电;假如物体缺少了一些电子,它就是正电。同种电荷放在时,彼此之间“感到”十分讨厌,会把对方推开,这就是“同性相斥”;相反,不同种电荷放在起时,会尽量向对方靠拢,这就是“异性相吸”。使物体带点的方法很多,摩擦起点是其中一种。那么怎么才能知道物体是否带点呢?这可以用验电器来检验。下而介绍个简易静电验电曙。二、讲解制作方法1、在玻璃瓶的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穿入铁丝,并按图中所示的形状弯曲。2、将不带衬纸的铝箔剪成条后对折。3、将铝箔条挂在铁丝上,再把瓶盖拎在瓶子上。,1、用与丝绸摩擦过的那料尺去接近瓶盖上端的铁圈,如果此时铝箔片张开,说明塑料尺带上了电。三、学生制作,师指导四、汇报实验结果五、作业完成第6-7页的“试试想想”。三、腊叶标本教学要求:学会制作腊叶标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具与材料:枝剪,缝被针等;标本夹,小标签,绳子,胶水,吸水纸(大规格草纸、IFI报纸都可以代用),线,白卡纸(长约360亳米、宽约260亳米),透明涤纶纸。教学过程:、教学引入从野外采集到的植物,经过修整和压制脱水后,在白卡纸上制成的张枝条标本,称为腊叶标本。它不但可以作为识别植物的实物图卡,而且又是r解、研究植物种类的“第手”资料。二、讲解制作方法1、用枝剪采集完整的枝条(枝条上有花、有果更好),系上写好r采集日期和地点的标签。2、用枝剪剪去多余、的枝叶,使枝条全部可以摆在白卡纸的适当位置。3、把修剪过的枝条放在吸水纸上,盖上叠吸水纸,再在吸水纸上面刚另也需要干燥的枝条,这样一层纸层枝条叠放好。4、当叠放到定厚度后,在它的上下两面各放上块标本夹,并用细绳缚紧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经常更换吸水纸。头2天每天1一2次,以后每2天换一次,直到枝条干燥为止。5、把枝条摆在白卡纸的适当位置上,并在右下角留出贴标签的位置。然后将枝条用针线缝在白卡纸上。6、在白卡纸右下角贴上标签纸,在标签纸上写明植物的名称、科名、采集日期和地点等。最后在白卡纸上盖上张同样大小的透明涤纶纸。三、学生进行制作四、师巡视指导五、展示学生的作品六、作业完成第IOT1.页的“试一试想一想”四、热风轮教学要求;学会制作热风轮。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工具与材料剪刀,锤了,尖嘴钳,小铁锤;薄铝片(金币巧克力包装铝片)、20好铁丝(长约350亳米),报钮(纽扣)1枚。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同体枳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所以热空气会上生升。耳孔器上升时周围的冷空气乂会来补充。这样,在发热物体是上放就会形成一股上升的热气流。下面介绍的热风轮,可以来检验热气流是否存在。二、讲解制作方法1、先用塑料片将铝片瓜平,然后将铝片3剪成直径约为120型米的圆片。再如图所示先任意画一跟较大的弦,量出这跟直径的中点,此即为圆心。2、用近似的方法或估计的方法,把圆周8等分或12等分。沿半径剪开约2/3,再沿虚线向下折30。一40"3、在铝片圆心处,用锤了穿一个孔。把揪钮(纽扣)分成两漪,通过孔把铝片夹在中间。至此,风轮就做好了.4、取一跟长约350亳米的20好铁丝,先弯出2个大圈,一端留出10亳米,另一端留出20邕米,然后两端交叉、绞合。用手指和尖嘴钳把2个圈弄平整,再张开,然后在接近下部处向外翻折90°,使铁水圈能在桌子上站稳。最后,用小铁锤把铁丝露出的端锤尖,把风轮上的揪钮(纽扣)放入其中,热风轮就完成了。三、学生制作,师指导四、展示学生作品五、作业完成第15T6页的“试一试,想一想”。五、风轮车教学要求:学会制作风轮车。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工具与材料剪刀,钢丝钳:卡纸,废圆珠笔芯,胶水,细铁丝1.教学过程、教学引入风力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不仅在古代,就是现代,人们也还利用帆船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帆船就是利用分力来航行的。下面介绍的'风轮车”也是利用风力来行驶的。二、讲解制作方法1、制作后轮。按图样在卡纸上画两只轮子,剪下后按图所示制作。制作风叶时,沿线裁剪,沿虚线外折,且左、右两轮的风叶对称外折。2、制作前轮。按图所示用卡纸卷两个前轮,且在轮之中心卷一小段废圆珠笔芯。3、按图所示用卡纸做车身。用剪刀开孔时孔好对准。4、在两只后轮中心处用剪刀开孔,插入废圆珠笔芯,并用胶水加固。用钢丝钳将铁丝的一端弯成钩。5、按图所示将前后轮装上车身。安装时,细铁丝要拉直,穿过另一边的轮子后,铁丝另一端也用钢丝钳弯成钩。三、学生进行制作四、教师进行指导五、作业完成第19-20页的“试一试,想一想”六、用电脑制作名片教学要求:学会运用电脑制作名片。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想像能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下面是一张学生名片,通过这张名片,我们可以了解这位学生的一些情况。下面我们就用电脑一起来学做这张名片。二、边演示边讲解制作方法打开电脑,键入“win”进入WindoWs0再打开“附件”图标,双击“书写器”,即可以制作名片了。1、输入汉字。用右手按住Ctr1.键,左手按空格键,在屏的左下角出现“标准”。移动鼠标器,使屏上的指针式光标对准“标准”,然后轻按鼠标器左键,是屏的左下角出现“全拼字词”,这时就可以用拼音输入汉字了。如要输入“福",键入''f,在屏的卜.方可以见到:全拼字词fu1、夫2、敷3、肤4、料5、扶6、拂7、辐8、幅9、氟在这屏上没有找到“福”,可以单击键盘上的“>”,在屏的下方又可以见到:全拼字词fu1、符2、伏3、俘4、服5、浮6、涪7、福8、袱9、弗“福”的前面是7,按“7”,“福”字就出现在屏上的光标处。如果是“FU”出现在光标处,按两下BaCkSPaCe键,就可把它抹去。如此,先将汉字全输入好,并用空格健将它们移至相应位置。用右手按住CIrI键,左手按空格键,使屏下角的汉字输入法提示行取消。2、文字修饰。(D给需要修饰的字组设块(使字组反白)。用鼠标器点住福建的“福”字不放,然后移动鼠标得使指针式光标点住“班”字,这时第一行的字就反白/0松开鼠标器。(2)用鼠标器点击菜单栏上的“字符”,出现卜框。(3)选“放大字体”。单击“放大字体”就能使反白的字组块放大一次,选数次就可以达到你所需要的字体大学。选“字体”。单击“字体”就回出现“字体”窗口。可以对所输入的汉字字体、字形、大小进行选择。如选择黑体,将垂直滚动滑块移到“黑体”行,单击“黑体”,然后单击“确定”,就使反白的字组块中的汉字成为了黑体字。(5)对其他字也可作各种处理,如放大或缩小,选择不同的字体、字形、大小等。3、插入图标。如果要在名片的左上角插入副图标,就把光标移到左上角,然后进行如下操作;单击“书写器”的菜单栏中的“编辑”,出现下框。(2)单击“编辑”下框中的“插入对象”,出现“插入对象”窗口。(3)拖动“插入对象”窗口的垂直滚动块到最下方,双击“包装”,出现“对象包装程序”窗口。单击“对象包装程序”窗口中的“插入图标”,出现“插入图标”的窗口。(5)单击“插入图标”窗口中的“当前图标”的水平滚动右按纽,改变当前图标框的内容。(6)双击选中的图标。(7)单击“对象包装程序”窗口中的菜单栏中的“编辑”,出现下框。单击下框的“复制”。(9)单击“书写器”的菜单栏中的“编辑”,出现卜.框。再单击“编辑”卜框中的''粘贴”。单击“对象包装程序”窗口中的“文件”,出现下框,在单击下框中的新建,并选“是(Y)”,“写字器”的工作区光标处就出现所选中的图标。4、改变图标大小。(I)单击选中的图标,图标反白。(2)单击“书写器”的采单栏中的“编辑”,出现下框。(3)单击“编辑”下框中的“设定图片大小”,在选中的图标周围出现一个虚框,并且光标变成一个方块。(4)一定鼠标器即移动屏上的小方块,改变虚框的大小,直到你满意为止。然后,点企鼠标左键,虚框消失,图标大小就被设定。5、保存名片。(1)单击“书写器”的菜单栏中的“文件”,出现下框。(2)单击“文件”下框的“保存",出现''另存为"窗口。(3)光标在“另存为”窗口的“文件名”框内,输入给名片文件定的文件名,如名mp.wri,输入后按Enter键。(4)“书写器”的标题栏可以看到mp.wri文件名。6、如有打印机,选“文件”下框中的“打印”,就可以得到你的名片。7、退出。选“文件”下框中的“腿成”,就可以退出“书写牌”。8、如果要再看一次所做的名片,打开电脑,键如“win”进入WindOWs,打开“附件”图标,双击“书写器”,单击“文件”,出现下框。在下框中单击“打开(0)”,在文件框中输入mpwri,敲击EntCr键后,你所做的名片就显示在屏幕上了。三、完成课后的“试一试,想一想”七、双层结构教学要求:学会制作双层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制作能力。工具与材料:牙签50根,橡皮泥(或泥巴)1块,硬卡纸2张(长100皂米、宽100毫米),火柴盒1只,铁打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自从地球上出现了人类,人类就始终没有停止过寻找自己的安身只地。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地大概就是山洞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的住房得到r不断的改善,逐渐出现r用竹子、石头、泥等造出的平房。后来在人类的不断努力下,造房用的材料和房子的式样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楼房。现在人们的住房条件越来越好,房子造得越来越高、越来越漂亮。但是,不管房子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它有多高多漂亮,它的底层(基础)是最重要的。下面的活动,要求用规定数量的牙签、橡皮泥搭建个双层结构,使它能承受的重尽可能大。二、讲解活动方法1、场地设备有课桌的普通教室。2、任务用所给的材料搭一个双层结构,使它能承受的中最大。3、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23人。给每个小组50根牙签、1块橡皮泥、2张边长是100亳米的硬卡纸。利用所给的材料搭一个双层结构。第一层结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