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学教案2501.docx
第二十五单元其他针法电针法将针刺入脆穴得气后,在针具上通以适量脉冲电流,利用针和电两种剌激相结合,以防治疾病的种方法。(一)电针常用输出波型和作用特点1 .疏雷波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消除炎性水肿。常用于出血、扭挫伤、关节周围炎、气血运行障碍、坐骨神经痛、面瘫、肌无力、局部冻伤等。2 .断续波机体不易产生适应,其动力作用强,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对横纹肌有良好的刺激收缩作用。常用于治疗痿证、瘫痪等。3 .连续波有密波、疏波两种。密波易产生抑制反应,常用于止痛、依铮、缓解肌肉和血管控挛等。疏波则兴奋作用明显,刺激作用强,常用于治疗痿证和各种肌肉关节、韧带、肌腱的损伤等。(ZS)操作方法1 .配穴处方多选同侧肢体的穴位配对,以13对穴位为宜。2 .电针方法针刺入穴位有得气感应后,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两个配对的针柄上(或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然后打开电源开关,选择波型,慢慢调高至适宜的输出电流量。通电时间一般在520分钟,如感觉弱时,可适当加大输出电流量,或暂时断电12分钟后再行通电。当达到预定时间后,先将输出电位器调至"0"位,然后关闭电源开关,取下导线,最后出针。3 .电流的剌激强度应在感觉阈和痛阈之间调节适亢的剌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三)适用范围电针的适用范围塘本和名针刺法相同,故其治疗范围较广。临床常用于各种病症、痹证和心、目、肠、胆、膀胱、子宫等器官的功能失调,底狂,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性疾病等,并可用于针刺麻醉。三极针法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称三校针法。(一)操作方法三枝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1 .点剌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卜宜、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2 .散刺法: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袪瘀生新,通经活络.此法多用丁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3 .剌络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疼痛、中吕、发热等.4 .挑刺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二)适用范围三梭针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皮肤针法(一)操作方法1.叩刺部位:循经叩剌、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1>(1)循经叩刺常用丁项背腰桃部的密脉和足太阳膨胱经。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分布若原穴、络穴、邢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峭经络的疾病。<2)穴位叩剌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3)局部叩剌如扭伤后局部的解肿势痛及脱发等,可在局部进行闹刺或散刺。2 .刺激强度与疗程(1)轻刺用力梢小,皮肤仅观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JK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剌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般患者。3 .操作(D叩刺针具和叩剌部位用酒精消刺后,以刺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用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初起,如此反更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剌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剌激强度。(2)滚剌是指用特制的滚剌筒,经酒精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二)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白、咳嗽、慢性肠丹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穴位注射法<-)操作方法1 .针具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型号。2 .穴位选择选穴原则同本针刺法,同时,还可结合经络穴位诊察以选取阳性反应点。如在背部、胸腹部或四肢的特定穴部位出现的条索、结节、压肺,以及皮肤的凹陷、隆起、色泽变异等。软组织损伤可选取最明显的压痛点。一般每次24穴,不宜过多,以精为要。3 .注射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过量。做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耳穴可注射0.1m1.,头面部可注射0.305m1.,背部可注射051.m1.,四肢部可注射1.2m1.,腰臀部可注射25m1.或5%10%菊的犍液10-20m1.p4 .操作消毒一刺入皮下一得气感应一回抽无血一推液注入5 .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610次为1疗程。反应强烈者,可隔23日1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日。(->适应范围穴位注射法的适应范围很广,凡是针灸治疗的适应证大部分均可采用本法,如痹证、腰腿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