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两篇.docx
-
资源ID:1265970
资源大小:14.2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年小学学生“每天一节体育课”实施方案两篇.docx
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体育锻炼是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有效途径,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XX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特制定我校学生阳光体育一小时的体育活动制度。二、实施原则(I)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阳光体育一小时对学生的习惯培养教育功能、团队协作意识强化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我校从实际出发,采用绳运动和其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阳光体育一小时的课程计划和内容。分区域,以班级为单位,做到有形式,讲实效。(3)全体性原则。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到阳光体育一小时的活动中来,达到全员健身的目的。三、组织领导组长:XXX副组长:XXX负责人:XXX、XXX成员:XXX、XXX、XXX职责:负责阳光体育一小时的的具体实施,包括方案制定、组织训练、指导、检查工作,保证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四、活动内容阳光体育一小时时间由早操、体育课、大课间操、活动课等活动时间组成。具体安排如下:(1)早操:每天早上7:50-8:10,按照奇数班和偶数班轮流出操,内容为跳短绳、跳大绳和广播体操。(2)大课间:学校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夏天进行七彩阳光广播体操、绳运动、素质练习、拉伸放松;冬天进行跑操。(3)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5年级每周3课时。(4)活动课:下午第二节课后,在班级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组织开展1课时的体育活动。(5)眼保健操: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下午第二节课后进行5分钟的眼保健操活动。以上体育活动,若遇到阴雨天气,1-2年级在室内进行七彩阳光广播体操,3-5年级进行仰卧起坐练习。五、活动要求(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政教处、教导处、班主任必须强调体育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制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3)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六、实施保障(1)制度保障。建立检查制、班主任现场督促制、体育教师指导制、活动评比制。把阳光体育一小时开展情况作为班集体评比的重要依据,既树立学生的集体活动意识、集体荣誉感,又可以促进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2)时间保障。凡是体育活动时间,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各种运动,任何教师无特殊情况不得占用体育活动时间。(3)人力保障。全体教师全员参与,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学生活动的保护者,同时自己也是活动者。这既体现了国家所倡导的全民健身,更有利于构建融洽、和谐、平等师生关系。(4)安全保障。学校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规定区域规定项目,制定活动安排表,对全体老师进行培训指导,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在课外活动课上安排师生观摩,熟悉流程。(5)组织保障。建立校长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教导处、体育组、班主任为执行者的强大团队,确保大课间有效、有序地开展。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活动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指示要求,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我校体育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做好我校“中小学生每天健康运动1小时试点校”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组织领导为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XX县XX中心小学学生每天健康运动一小时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工作职责(1)校长是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分管校长负责对相关部门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2)教务处:做好课程设置、活动时间安排、教师安排及培训、场地分配、器材使用等工作,并对相关教师的工作进行检查考核。(3)少先队:组织开展每学年的体育节、以及开展校内各项体育赛事和有关体育活动。(4)体育组:制订实施方案和活动计划,组织开展好课间广播体操、跑操和学生兴趣小组活动,并对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和阶段性的总结与反馈。(5)总务处:提供必要的物质准备,保障场地器材设施达标,并对场地、器材保管、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考核。(6)班主任:组织、安排每日的体育俄炼活动。(7)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负责具体训练、指导、考核、登记与评价工作。二、具体内容(一)每周增加一节体育课每周新增1节体育课课程安排。按照不低于省教育厅规定的课时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即小学低年级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小学中高年级每周开设4节体育课。(二)组织开展课间活动。1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参加俄炼。(遇下雨天则在班级做手势操)2 .开展小课间活动。每节课间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课间体育活动。(三)开设课后延时体育课程。1.组建体育兴趣小组。增强体育课后服务吸引力和有效性,结合学校实际组建男子、女子趣味田径,男子、女子篮球兴趣小组,小篮球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等开设课后延时服务体育课程。3 .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3-6年级每周均有1天没有体育课),安排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在课后延时第一节课到操场进行指定活动(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四)完善学校体育设施设备。建立体育器材补充机制。不断完善体育教学所需器材设备,确保体育设施设备满足学校体育锻炼需求。(五)组织开展体育竞赛活动。1.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按照“教会、勤练、常赛”路径,推行“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4 .建立体育竞赛体系。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中小学体育竞赛体系,让“常赛”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常态。5 .开展校内体育竞赛活动。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每学年秋季开学初制定年度体育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运动会,每年开展四次体育竞赛活动(上学期2次、下学期2次),经常性开展校内年级间、班级间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趣味运动会等竞赛活动。4.培养学生掌握专项运动技能。通过对学生身体训练、基本技术和技能以及简单战术的学习训练,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学会锻炼方法、了解比赛规则,促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形成乐观生活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至少养成1项体育爱好、至少熟练掌握1-2项专项运动技能。三、要求与管理1、在校学生全员参与,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活动者,需向班主任递交请假条。2、各年级活动内容可以轮换,可以打破年级界限。每次体育活动时,体育教师以及班主任要提前到位,做好准备工作。3、各责任人和班主任要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有预见,做到防患于未然。4、如活动有变化,学校及时通知各班。遇有雨天、大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室外活动时,各班可以进行室内活动,如:室内操、健康教育、律动操5、对组织不力,监管不到位,造成学生人身伤害者,将追究当事教师的责任。6、建立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社会监督机制。学校向社会公布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媒体和家长的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及时核查,并进行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