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培生入职培训班上的讲话(集团公司).docx
在管培生入职培训班上的讲话集团公司各位学员、领导、同事,大家好!这次集训活动我来讲一讲XX企业文化中“六个心”、“五个好习惯”和“三个不间断”的由来及内涵。一、XX企业文化的渊源在中国落地实施改革开放20年后,也就是2000年左右,社会上才出现“企业文化”这一名词,我想这是因为世界上很多做强、做大、做久的知名企业都是靠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取得成功的。而对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执行,都与企业的创始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所以有“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之说。社会上的人和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XX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我父母良好的家风、家教,以及个人不畏艰难,在实干、苦干过程当中不间断反思对错得与失,修得“巧干”的结果。外因第一个是我生长在小榄,小榄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从北方移民来的人带来了中原的文化,明清时期小榄是中山考上举人、进士最多的地方,因此小榄历史上就有设馆授教、尊到一定时间是会倒过来的;其第二个是2008年国家落地实施四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增长措施后,各地政府大兴土木搞基建,企业盲目扩张等行为导致了大量无效投资,有的基建项目由于完工后没有使用价值,连银行的贷款利息也没能力支付,面对这样的情况唯一的解决方法只有人民币贬值了。到了8月11日,央行突然宣布人民币贬值了,一开始贬45%,过段时间又贬了67%。由于事前我已经采用措施了,做了大量的转贷手续,把原来借的美元改为借人民币,最终“811人民币贬值”事件导致公司亏了四千万元人民币。如果当时没有这样处理,当时借了美元五个多亿,按人民币贬值10%来算就有三亿人民币的损失。假如我没有防范风险的意识,没有洞察人民币发展态势的眼光,怎样能预测到人民币的贬值呢?我得以判断正确的主要原因就是几十年来一直坚持践行我提出来的“六个心”、“五个好习惯”、“三个不间断”。前面讲到的无效投资和没有使用价值的问题不单是指有些地方政府和企业会犯这样的错,其实个人也很容易犯这样的错,特别是年轻人不知道人生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心多、心大、心散,什么都想要,甚至有些人受所谓''活在当下”观念的影响,负债追求享受,加上怕辛苦、怕麻烦,不知道努力奋斗去获得对个人人生真正有益的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性,当然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聪明才智了。我认为现在社会上有些年轻人“躺平”是害人害己的,希望你们年轻人能够养成五个好习惯,把认真、想方设法去做好每件事放在第一位,那么将来你们会比我更加有眼光,更加有能力、更加有水平。情况是在不间断地变化的,以后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有差别的,但是规律性的东西是一样的,特别是自然规律,这是很难改变的。请大家记住XX企业倡导的“六个心”(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信心、耐心、好奇心)、“五个好习惯”勤奋、忠诚、认真、专一、思考)、“三个不间断”(不间断学习、不间断实践、不间断总结),并持之以恒去行动,相信你们以后一定能掌握事物的变化规律。“业精于勤”这个成语出于唐朝的韩愈,原话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是唐朝很出名的文学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的文章是一流的。他坚持个人的政见并勇于直谏,得罪了朝廷的一些权贵,导致官职时升时贬,如果按照现在来说,有时候做了副部级的官,有时候又贬到地级市做厅级的官。有一次韩愈被贬到边远的连州(今XX省)做阳山县令,朝廷通知他回京城任职,韩愈经洛阳回长安路过华阴(今XX华阴县)驿站时,听说原华阴县令柳涧因犯贪污器被贬,由于柳涧是韩愈的好朋友,所以韩愈随口说了一句“不会吧”,驿馆的官员把韩愈讲的这个“不会吧”记录了并报告朝廷。朝廷经过查核后,发现这个柳涧真的贪污,你韩愈却说“不会吧",那你不要到京城任职了,还是到下面地方去吧。韩愈对这件事深有感触,随意的一句话就毁了大好前程。因此,“毁于随”的“随”字可以理解为随意、粗心大意、不认真。我过往由于待人处事比较随意也吃了很多亏、犯了很多错,希望你们以后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粗心大意,要认真对待,特别是和别人相处更要注意。你们将来都有机会当领导,知人善用是很重要的。只有认真考察人,才能真正知人,不管是好人坏人都要考察,要谨记孔圣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教诲。视、观、察都是看的意思,通过看这个人的表现和行为,再看他的动机,为什么要这样做,才知道这个人安的是什么心,知道这个人的底细后才知道要怎样和他相处,是可以信赖合作的,还是不能相处的,最后再确定用不用他,用在什么位置。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人的底细而盲目使用就很容易犯错。三国时诸葛亮丧失了唯一一次夺取中原的机会,是因为他错用了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在用人方面没有刘备那么高明,刘备临终前交代过诸葛亮”此人(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忘记了,他和马谡关系比较好,马谡在以往也给他出了一些好主意,他就以为马谡可以大用。人都有“偏”的心理,事实上没有实干经验的人是不能成大任的,马谡就是因为言过其实坏了诸葛亮的大事。由此可知,一个人通过不间断艰苦历练才能成大任、成大事,而夸夸其谈必然会误大事。总结个人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不管做什么事,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必须要认真对待,摆正心态,把名、利、情感看淡一点,放后一点,想方设法把事情做好,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如何理性面对人性的趋利避害,如何处理万事万物的变化,关键是必须通过认真思考,把握好一个“度”,犯错的概率也会降到最低。注重人性、勇于实践、反省经验、循道而行,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孔圣人的衣钵传人曾参说过“慎终追远”,可以理解为“想要有好结果,必须有个好的开头”,在座的各位学员即将步入社会,是一个新的开头,可以把XX企业的核心理念所要求的“六个心”、“五个好习惯”、“三个不间断”作为你们的行动指南,希望大家努力去适应XX企业,开一个好头,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准备着,做XX事业的接棒者。三、给学员的几点建议一)志存高远、摆正心态、脚踏实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要做有志气和理想的人,更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才能平稳发展,急功近利、好高鹫远的人是很容易失败的。古语有云”心乱,天下乱。”做人,我始终认为名利心不要太大、太多,容易分散精力,散就容易乱,个人的心都乱了,那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心乱了,个人的事业随之也就乱了,家庭也就乱了。如果身在高位,心乱了,危害就更大了。脚踏实地很重要,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更重要,不要认为个人了不起,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个人无能,犯了一点错就认为个人不行,做人应该平实一点,稳健、踏实不间断迈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二)定好位,做好职场规划中国有句古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我在为己杂谈中讲过“找一个好靠山”的重要性,你们决定加入XX企业,就应该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XX企业对人才是很现实的,“既怕你没用,也怕你有用”,你没用,对公司不能产生价值,公司怎么会和你长期合作呢?你有用,怕你走人不和公司合作,不为公司服务。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下来呢?不外乎位子、票子、面子。XX企业的文化和制度促进了企业不间断地发展,这也为你们年轻人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机会和空间,但你们要知道,来到XX后必须吃苦耐劳、艰苦历练,才能适应XX,个人才能健康成长。三)用平常心对待奋斗过程当中的成功与失败俗语说“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个人是十分认同的,在几十年的奋斗过程当中,总结个人以及他人的经验和不足,进而也感知到''成功是失败之父”。历史和现实是有很多成功者最后也以失败告终,所以在成功和失败面前要以平常心看待,特别是在环境好的日子里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待人处事。在犯错和挫折面前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如果怨天尤人,未来就真的没有机会了。我也看过很多人在挫折失败面前怨天尤人,不检讨个人的过错,把责任推给别人:埋怨别人不合作、埋怨市场环境差、埋怨领导对个人不重视,但是却没有考虑个人错在什么地方,这样的人必然一错再错。做事情哪里有百分之百做好的,做不好也是正常,当然如果你做到了“五个好习惯”,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不出问题,但是出问题的概率会小很多。你们要不怕挫折,要振作精神,调整好个人的心态,改变过程当中不当的做法,积极进取,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好的结果。在有了成绩、取得成功时,千万不要居功自傲,必须谦虚谨慎,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归零心态,不要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道德经所讲的“不自伐,故有功”的人。你们对公司的文化理念、工作氛围以及未来的发展都有了全面了解后,就必须认同XX、和XX同步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进入奋斗的过程,过程的控制和结果有紧密的关系,过程控制不好,结果就不好,在控制过程当中很难百分之百做好,难免会出差错,因此要重视过程当中的每个细节,不间断总结以往的经验和不足,使个人不间断地聪明起来。四)养成看书学习的好习惯当今社会,人们对看书不怎么重视,我建议你们多看书学习,相信大家的理解能力都不差,多看点书对人生有益。参加工作后,就进入生活和工作过程当中去,最好能在实践过程当中多看书学习,正所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把书本的知识和工作、生活的实践过程进行反复交换、比较,就容易成为真正有思想头脑的人。看什么书呢?第一个是工作相关的专业书本,可以充实个人的专业知识;第二个是古代经典的书本,多研究一下中国的成语典故,里面有很多人生学问;三是哲学书本,可以多了解人生的哲理。我今天就讲到这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