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德育课题开题报告.docx
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德育课题开题报告(2)六、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法:综合研究已有的相关理论,包括现代德育理论和少先队体验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学习讨论,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明确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基本理念。2 .调查法:调查些家庭,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他们在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全面r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过程。3 .个案法:选择体验式养成教育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提高的个案进行分析和反思。4 .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的行动研究法。在全校进步开展养成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同时加以理论指导,将德育理论研究与德育实际工作紧密结合。5 .经验总结法:总结归纳体验式养成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七、研究步骤本课题研究的时间周期为3年,研究步骤拟分为4个阶段。研究工作由项目负责人全权负责安排、管理和落实。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基础研究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1 .课题研究准备:(1)选定研究课题,根据当前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学校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确定“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2)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解国内兄弟学校”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开展情况,找出空白,填补空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3)召开课题会议,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有关学生养成教育的研究成果,奠定理论基础,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4)申报课题立项,撰写研究方案、计划、开题报告等,组织开题论证会。2 .现状调查研究:(I)选定相关教师代表及本校相关班级学生为调研对象,设置调查问卷及座谈提纲,搜集统计相关数据。(2)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撰写调查报告。3 .开展课题组成员研究培训工作。4 .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积极探寻”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策略与新途径,建立相应多元的评价体系。本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方案、计划与开题报告;结合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行现状,撰写调查报告;针对我校及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梳理”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与新途径。第二阶段(主题研究阶段)(2012年1月2013年4月)(I)针对第一阶段“体验式养成教育”的实效性策略和新途径,通过实践后进行有效性筛选与整合;(2)对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探索;(3)研窕出“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实施的方法、途径及其及其操作策略。阶段研究成果:(1)初步构建诸如思品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入境体验发现体验探究体验交流体验创新”;(2)初步构建诸如体验性德育教育活动的基本模式:“创设情境自主体验交流评议指导内化形成习惯”等;(3)“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在研究点上的有效应用;(4)”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阶段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5)撰写调查报告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的现状与对策。第三阶段(推广研究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月)(1)研究点上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持续应用和反思提升;(2)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3)加强研究与创新,力求在以上基本模式的指导下,构建总结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的课堂教学、德育活动新模式。阶段研究成果:(I)由点到面.,对“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进行推广研究的报告;(2)”体验式养成教育”模式的研究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典型课例等。第四阶段(总结研究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5月)(1)全面总结“体验式养成教育实践研究”的成效与不足;(2)对学生三年来养成教育的大检阅、大盘点;(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4)整理研究成果,汇编研究资料;(5)组织课题现场结题评审。八、预期成果()理论性成果1 .公开发表或获得省、市级以上奖励的论文;2 .课题组年度评选的优秀论文汇编。(二)研究性成果1 .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2 .课题研究报告(包括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3 .桃源县本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报告;4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学生养成教育测评报告;5 .“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研究的优秀教学设计、典型课例、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成果汇编。(三)实际效果1 .“体验式养成教育”基本模式的实际应用与推广;2 .学生的良好习惯基本养成,不良行为大面积纠正,班风好,校风正,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3 .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教行科研能力提升;4 .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创建学校品牌,梳理出个性化办学思想体系(包括学生发展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并创意设计出具有深刻理念支撑的校园文化。九、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十、研究条件(经费的保障、设备的提供、资料的储备、时间精力的保证、所在单位科研氛围及技术支持情况等)课题研究工作学校将予以大力支持,学校提供课题研究的一切经费,本课题拟投入研究经费20000元,课题参与人员办公室均配备多媒体计算机,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室二间,以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将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外出学习听课,学习名优学校的先进经验;组织课题参与人员收集一批课题研究学习资料,建立课题研究电子资料库,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充分考虑课题研究人员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各项事业态势良好,研究氛围日趋浓厚,研究成果日渐丰硕,朝着市名优学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