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县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

    • 资源ID:1248683       资源大小:10.2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县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

    县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汇报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打造法治服务新模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构建法治服务”功能圈工深入挖掘本地优质法治文化资源,创新建立“1+4+N”立体化法治教育矩阵。具体而言,设立1个法治工作中心院、4个法治组织示范区及N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打造集法治乡村、法治医院、法治机关、法治学校、法治企业为一体的法治文化一条街。该法治文化一条街途经6个村庄,全长2800米,设有宪法、民法等10个法治宣传模块,并采用“指路明灯”式普法模式,设置超过120对路灯杆道旗,全面提升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扩展法治服务“生态圈二我们在乡政府驻地村王营伍村、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老君堂村、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一一周庄村,以及宋庄村设置了4个法治组织示范区,实现法治文化在各个管区的全覆盖。截至目前,全乡25个行政村已建成超过2.2万平方米的法治文化宣传墙,依托N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的集聚效应,以点带面,形成了普法宣传工作的大格局,进一步扩大法治文化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打造法治为民“舒适圈”。依托乡司法所,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为民小院”,设立了“邻里会客厅”、“邻里议事厅”、“邻里图书室”等3个功能室。同时,组建专业调解队伍,有效地化解群众身边的各类矛盾纠纷。自“为民小院”成立以来,共计成功调解各类侵占宅基地、地边纠纷等问题8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到97%。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效率,也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二、三治融合,构筑“治理新引擎”。自治为本,激发“内生动力二我们致力于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设立了“群众议事会”平台,广泛听取并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通过这一平台,把居民的事“提”上议事会,“解”在议事会。同时,结合美德信用积分、红黑榜等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的村民给予奖励,使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截至目前,“群众议事会”已协商解决了垃圾转运、车辆停放等具体问题30件,开展安全隐患排查35次,组织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8场次,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法治立基,提升“硬性实力二始终坚持法治思维,充分发挥“流动调解”的作用,将“坐堂调解”变为“上门问诊”,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讲活动,实现法治宣讲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通过“互动式”传播,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做到遇事即调、随时可调、就地能调,最大程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截至目前,我们已开展法治宣讲活动36场,为150余人提供了法律咨询服务,有效提升了基层法治建设的实际效果。德治强基,增强“软性实力以德立村,以德治村,通过评选“文明家庭”、推举“好婆婆、好媳妇”等活动,营造出良好的乡村风气。截至目前,已评选出“文明家庭”160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荣誉称号80人,树立了村庄新气象。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崔寨村村史馆建设,组建“老迷戏”文艺团队,通过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黄河大集”文化惠民活动35场、“一村一年一场戏”40场以及大型文艺活动5场,使乡村文化焕发新活力,增强了全村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多措并举,推动基层共建共治。党群共建夯实“基础技能”。习近平法治思想已深度融入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框架和“第一议题”讨论板块,全面强化法治教育。依靠主题党日和党纪学习教育,将党内法规条例和宪法列为党员教育培训的核心课程,普及法治知识。同时,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文体广场,开辟法治宣讲新阵地,深入推动基层党建与法治工作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共举办法治学习教育活动25次,覆盖群众1450人。汇聚精英打造“能力强队”。组建党员先锋队、人大政协队、专业服务队和优秀品牌队四支人民调解队伍,邀请公职律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专业人士参与并监督矛盾调解工作。设立人大代表“李明英”调解室、政协委员”王晓东”工作室和“周国强”品牌调解队,构建乡村法治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矛盾纠纷网格化处理。今年以来,通过整合资源,这四支队伍开展深入调研,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R急患30项,成功调解群众纠纷54件。精准服务树立“特色品牌充分发挥司法所的服务优势,培育并打造“法治阳光”品牌项目,创新“法治+志愿+实践”基层治理模式。依托法治凉亭、文化广场、文化墙、景观路标等各类法治阵地,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开展法律援助、助孤扶弱、禁毒反邪教宣传和社会应急服务等法援活动350余场次,服务当地群众6500余人,有力推动普法志愿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品牌化。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注意事项

    本文(县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汇报.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