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1247079
资源大小:9.51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习贯彻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心得体会.docx
学习贯彻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重要讲话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福建和安徽考察时强调,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这一重要论述,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各地区各部门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文旅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蓬勃发展的文旅业既能丰富群众生活,又可广泛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各方面,并与体育、科技、商业、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联动,发挥出“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体现出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的积极作用。研究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旅游就进入大众化日常性普遍消费阶段。2023年,我国人均GDP达8935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681美元,连续3年超1.2万美元,为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国文旅业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有目共睹。去年以来,我国文旅业率先实现快速恢复发展,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活跃市场、提振信心的新亮点。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红红火火的假日文旅市场再次展现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进一步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要将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为重要突破口。文化和旅游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近年来,各地打开文旅融合新思路,开展了许多创新实践。在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唐风”演艺和“唐潮”文创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在无锡,拈花湾景区的沉浸式文旅项目将表演者、观众、音乐、光影、动态雕塑等与唐风宋韵的建筑风格和水乡园林景观融为一体,让游客耳目一新;为数众多的非遗项目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国潮”“新中式”等兼顾中华美学与现代设计的文创纪念品圈粉无数一系列文旅融合新实践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密码。各地各部门应继续探索,破解文旅融合发展存在的低水平重复项目、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等问题。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还要总结提炼实践层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促进深度融合的制度设计,从系统规划、资源统筹、政策保障等方面突破,促进理念、机制、业态、模式等方面创新;要尊重文旅融合的市场规律,找准文化和旅游的契合处、连接点,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内涵品质,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传播消费,推出新产品、拓展新服务、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动能;要持续做好“文旅+百业”和“百业+文旅”的大文章,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好融入乡村振兴、城市发展,让文旅业在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丰富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优化旅游发展布局,整合跨区域资源要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构建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品质优良、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坚持精益求精,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目的地、旅游线路,提升中国旅游品牌形象。着力满足大众旅游特色化、多层次需求。坚持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统一,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需求,推出更多定制化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开发体验性、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完善旅游公共设施,增加旅游惠民措施,加大旅游公共服务力度。完善灵活休假、带薪休假等制度,推动大众旅游深入发展。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把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机遇,加强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品服务、企业治理等智慧化水平。深化“互联网+旅游”,加快建设智慧景区,支持旅游景区、度假区等开发建设智能化旅游服务系统,推进预约、错峰、限量常态化,提高管理效能。推进“旅游+”+旅游”。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协同发展,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促进旅游与一二产业和生产生活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等。依托博物馆、国家公园、世界遗产地、红色旅游景区等资源发展研学旅游,拓展旅游新市场。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