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发言:“四个精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docx
-
资源ID:1244838
资源大小:10.0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交流发言:“四个精准”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docx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要求,坚持把精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从“选、白、管、用”四个方面精准发力,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实践蓄足源头活水。一、拓宽视野“精准选”着眼事业长远发展需要,强化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定期发现补充机制,实施年轻干部培养计划,制发*定期调研分析县管领导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工作办法,结合干部考察、年度考核、平时考核、谈心谈话、工作调研等经常性工作发现优秀年轻干部,招日常发现有机嵌入干部工作流程,推动年轻干部工作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建立集中调研发现一批、每年推荐发现一批、系统调研发现一批、常态化比选发现一批“四个一批”全域发现优秀年轻干部机制0紧扣高素质专业化要求,拓宽识才、用才和荐才渠道,建立健全干部实名推荐工作制度,构建“持续发现一提早储备一动态补充”选人用人链条,通过组织“荐”、常态“访”、实绩“比”、定期“研等路径,在实践中发现储备一批优秀年轻干部,按成熟可用、墩苗培养、长期关注3个成长层次,分领域储备经济金融、规划建设、农业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优秀年轻干部196名,干部队伍逐步形成“95后业务骨干、90后副科、85后正科”梯次架构,呈现出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的良好局面。二、学用结合“精准育”坚持把抓实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年轻干部能力素侦、开拓思维眼界的大键环节和有力抓手,紧跟干部教育培训形势任务要求,全面摸排年轻干部培训需求,精准制定年轻干部“修身计划”。充分发挥校地合作优势,采取精准“滴灌”,举办新录用公务员、件年干部、新任职科级干部、选调生等各类专题培训班10余期,创新开展“小班化、积分制”教学,综合运用案例讲授、互动体验、情及模拟、擂台比武等方式,变“被动训”为“主动学”.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情况进行跟踪纪实,创新开展年轻干部“2+1”培养模式,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双导师”帮带,与政治过硬、作风扎实、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结对,使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到重要工作谋划、重大会议筹办、重点任务落实中去,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培养。强化实践跟炼,紧盯年轻干部能力素质短板弱项,点面结合强“练兵”,安排年轻干部向外拓展,加强年轻干部上派、外派挂职锻炼,选派一批业务骨干到上级部门和先进地区跟班学习,开展机关与金融机构互派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选派53名干部到省市、主城区发改、工信、城市更新改造等部门跟班学习,65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书记或帮扶工作队员,83名年轻干部到征地拆迁、信访维稳、巡视巡察、招商引资等线岗位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推动干部多岗位历练、全方位磨炼。三、落地落小“精准管”延伸干部监督视角,坚持把从严监督管理贯穿年轻干部成长全过程,由组织部门奉头,各单位齐抓共管,健全完善年轻干部“一人一档”跟踪培养档案,记录年轻干部基础信息、日常表现、工作成效、考核评价、奖励惩戒等方面情况,在年轻干部中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严格落实“双导师”制度,加强跟踪培养,每季度与年轻干部进行1次谈心谈话,全面了解举提思想动态、工作情况,情助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让年轻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关怀。加大“下”的处理力度,对“混日子”的年轻干部,通过转任职级等方式退出领导岗位:对作风漂浮、投机钻营、自满自大等不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及时从后备库中调整出去,做到优进批退,对年轻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拉好自律“警戒线”,在干事创业中健康成长。四、旗帜鲜明“精准用”严格执行好干部标准,坚持知事识人、依事择人,重点选拔政治过硬、历练扎实、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突出“玳一线、武实干、市实绩、重公认”的鲜明导向,把握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坚持“域苗不拔苗、催长不催熟”,统筹年轻干部轮向锻炼,有序分批推进岗位轮换,加强年轻干部跨界交流,紧盯关键闵位和重要领域,优选一批实绩突出、综合素步高的基层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经济发展、信访维稳等重要部门锻炼:优选一批发展潜力比较大、能够担当重任的部门年轻干部交流到基层重要岗位挂职,进一步丰富T部任职经历,优化年轻干部流动良性机制,推动32名农口部门干部向城市建管部门潦动,74名县直机关干部向镇(街道)、园区流动。坚决破除“论资排辈”,大胆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干部,全县35岁以下科级干部由2020年的85名上升至109名,40岁以下镇(街道)党政正职7名,占70%,乡镇(街道)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9岁:园区、经济发展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38岁,干部年龄结构逐步得到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