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五篇.docx
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五篇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2、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3、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活动准备: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课件进餐时、肚子为什么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鱼;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2、过期的食物。3、腐烂变质的食物。4、假冒、劣质的食物。5、没洗干净的;每组一小箧(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倪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活动过程: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用讲故事的形式即可!可以告诉幼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讲解: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而且有时嘴不气来,晚上也睡不好觉。爸爸妈妈赶快带他到医院去检查,结果做很多的检查才判断是得了重感冒,果住院治疗了一个周,病情有所好转,便回家了,可是回到家后,龙龙又咳嗽不停,整天晚上睡不着觉,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又搭车来到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J讲述完后提问:1、这个故事的名称叫什么?2、龙龙的身体好受吗?3、一开始,医生检查出五危星了吗?为什么?4、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5、最后,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7、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小结: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2活动目标:1、观察食品发霉变质的过程。2、知道发霉的食品是不能吃的。3、培养持续科学探究的兴趣。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5、初步培养幼儿用巳有的生活经脸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发霉了、白面包数片、盘子、保鲜膜、水、冰箱、显微镜、纸、蜡笔、白纸活动过程:1、请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发寄了,集体讨论:这些是什么食物?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食物发霉了呢?发霉的食物还可以吃吗?为什么?2、请幼儿分组进行试验:将一片干面包和一片喷过水的面包分别放在盘子里,用保鲜膜封起来,在上面贴上标签,写上日期。将干面包和喷过水的面包一起放在科学活动区。为每一位幼儿提供一份“实验观察记录表”,提醒幼儿每天去观察面包是什么样子的,颜色有什么变化,按照日期记录下来。3、等面包过几天后出现黑黑的霉菌,请幼儿一起分享他的观察与发现,并一起算算第几天开始发霉的,将天数记录下来。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3活动目标1、了解食品的一些卫生常识,知道不讲卫生和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2、在抢答的活动中,区分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种类。3、乐意吃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并参与绿色食品游戏赛。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活动准备1、一些和饮食卫生有关的图片若干。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红色彩笔人手一支。活动过程一、幼儿进行谈话活动:1.教师:你喜欢吃什么食品?为什么?2.教师将幼儿说的各类食品一一贴在黑板上或快速地画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二、通过观察幼儿用书,了解注意饮食卫生的重要。1 .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想一想这样做对吗?为什么?2 .观察画面,说说:这些小朋友怎么啦?他们为什么会生病?例如:观察拉肚子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他会拉肚子?(吃蔬果不清洗,也没有洗手。)3 .观察一名肥胖儿童:他为什么会这么胖?(他吃的东西太多了、甜食吃多了、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三、引导幼儿参与讨论:吃什么食品比较好?什么样的食品要少吃,为什么?四、请幼儿在纸上记录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教师请幼儿谈论自己记录的结果,并将记录的结果进行总的汇合,找出的食品和最差的食品,并给以"绿色食品"和”垃圾食品"的称号。五、食品抢答,教师报出食品的名称,请幼儿说出垃圾或绿色食品。1.教师:水果、蔬菜。幼儿:绿色食品;2.教师:薯片、妙脆角、炸鸡腿。幼儿:垃圾食品。六、引导幼儿评选出2个绿色食品。教师请3位幼儿上来分别扮演3个绿色食品,并站成一排。开展游戏蹲一蹲玩法:分别说出自己蹲和别人蹲,要接得快。例如:有绿色实物:黄瓜、西红柿、青菜,第一个是黄瓜说:"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了青菜蹲。"青菜听到后,立即接上来说:"青菜蹲,青菜蹲,青菜蹲完了西红柿厚。然后,继续接说说错了,就换人接着游戏。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4活动目标:1、了解买食品时应该注意的事项。2、通过自己探索、寻找的过程,了解食品包装袋上的出厂期。3、知道食品的保质期关系到我们身体的健康,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1、每位幼儿准备一个小包装的食品。2、相同包装的食品,一个有防伪的标记,一个没有。3、请一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一包膨化食品。活动过程:一、幼儿观看小朋友表演:一包膨化食品。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来看一个表演,看看有谁,在干什么?后来怎么样了?2、幼儿观看一小朋友表演,内容大致如下:小朋友手里拿着一包膨化食品,说:“我今天在商店里买了一包膨化食品。”然后,打开食品袋吃这包食品,接着假装肚子痛。3、引导幼儿讨论:师:这位小朋友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肚子痛和不舒服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自己的观点。幼儿:吃了这包食品就肚子痛了。幼儿:老师,我有一次吃了一个烂革果,后来也肚子痛的,还拉肚子了呢。小结:看来小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不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啊?幼儿:想二、了解食品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1、教师身穿白大褂,扮成医生对小朋友进行检查说:“小朋友,你是食物中毒了。”医生拿过小朋友手里的食品,观察上面的文字说:“这袋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你吃了过期的食品,就会生病不钎服。”2、师:医生说什么?什么是保质期?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学习观察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幼儿:你吃了这包过期的食品,会生病的。师:什么叫过期啊?幼儿:已经不能吃了。师:对的,过期的意思是超过了保质期,已经变质的东西。师:那什么是保质期呢?幼儿:不知道师:食品生产出来(生产日期)到最后食用的那天之间的那段时间就叫保质期。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1)师:我们在商场里选购食品时,要注意什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买的食品是什么时候生产的?有没有过保质期?什么地方会有这些标记?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带来的食品,看包装袋背面,右下部位有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师在黑板上示范。(2)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购的商品是质量好的产品呢?师:有防伪标记和具备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食品都属于质量好的产品。(3)幼儿观察自己带来的小袋食品,幼儿自己观察、寻找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三、进一步了解食品的食用安全1.组织幼儿讨论: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注意什么?2、幼儿自由讨论。3、教师小结:在买食品时,除了要看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还要选购包装完好的食品,检查食品袋上是否有质量检测合格标记的产品标记。4、师:今天老师还带了两包食品,请小朋友看一看一样吗?幼儿观察5、师小结:小朋友以后到商店选购食品的时候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用进去,还要把今天学到的本领回家教给爸爸妈妈,特别是年纪大的人。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案5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通过录象僮得乱吃东西的危害性。2 .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3 .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活动准备:录象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每组一小箧图片图片: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4 .过期的食物5 .腐烂变质的食物6 .假冒、劣质的食物7 .没洗干净的食物活动过程:一、观看录象卡在喉咙的五角星1 .教师提问“刚刚你们看到了什么?”“小男孩的做法对吗?”2 .幼儿相互交流讨论“他这样做了会怎样?”“你有没有这样做过?”3 .教师做适当小结二、看图片1 .教师提问“这些东西你吃过吗?”2 .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3 .教师适当小结三、游戏判断对错1 .教师提问“上幼儿园时,没有病的小明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夏夭快来了,夭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2 .教师小结一不生病乱吃药,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冷的东西吃多了对胃宝宝不好;玻璃球放在嘴里很危险。四、操作活动1.请幼儿自由抽取图片,并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3 .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一年级食品安全教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