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说课稿.docx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说课稿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说课稿一、说教材6.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中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二课时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耨“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国家机关,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学生把目光从学校转向社会,由社会转向国家,有利于学生深化对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本框题由两目内容构成的,第一目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国家主席的性质、产生与任期条件、任期时间。第二目是“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家主席拥有四个方面的职权。通过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处于初中阶段重要期,是学生素养形成重要时期,其中必备的法治素养的形成,就需要通过具体载体加以实现,这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系统法治教育专册。在日常生活中,此时学生会直接或间接遇到一些国家机关。如学期起止阶段,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专门文件规定,学习减负、安全、教学、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等都是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学生看病时,社保卡的办理,要与主管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打交道等;身边的人打官司时,会与司法部门打交道等,因此,学生也就想知道,这些部门是什么性质、有什么职权等等。所以,本学期内容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身边政治现象背后的国家机关及其职权,认识到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三、说学习目标政治认同:明确这一国家机构的产生及履职过程,增强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认识,强化政治认同感和国家意识。道德修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对国家主席认识,增进对国家主席的了解,增强对国家主席的热爱之情。责任意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使宪法赋予的职权,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性质及地位、产生及任期;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四项职权。四、说教法、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情境教学的理论出发点和实践切入点是“情境”。“情境”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的契机,是贴近学生、有教育内容的场景。创设情境,使课堂教学贴近文本、引导学生关注时政,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开辟了的途径。典型材料分析法:运用典型的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材料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法:针对于教学重点或难点,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牢固掌握、理解、突破重难点内容。4、讨论归纳法:针对于教学中的重点或难点,组织学生讨论归纳,可以激发学生的发言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完善自己观点的能力,提高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五、说教学过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实际,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提高课堂实效,我收集了一些音视频、图片、时政材料等课程资源,以教材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国家主席”相关法律知识。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国家主席的职权"的主题,以“七位国家主席图片导入一一问题引领、探究新知一一了解时政、课堂小结一一巩固反馈”三个环节为主题,通过播放习近平签署国家主席令、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2023年习近平出访各国,颁发荣誉奖视频或图片等多个系列活动组织课堂教学的。环节一:导入新课七位国家主席图片投影课前精心准备七位国家主席伟人图片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出课题。利用七位国家主席伟人图片,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课题的思考,引出课题。环节二:探究新知一一问题引领、探究新知探究活动一:1、国家主席的产生的2、国家主席性质、地位分别是什么?3、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4,国家主席的任期是怎样规定的采用了视频、时政材料、文本三方面结合的方法,通过分组讨论、思考、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眼、耳、心等感官受到强烈的冲击,迅速激发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将教材P83“运用你的经验"的文字材料转换成视频素材,对现有学习载体进行开发,将声、像与喜悦的音乐结合起来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同时,视频展示的真实场景,学生观看后,得到的是真实感受。活动1:学习宪法展示课件:宪法第三章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设计意困】:采用学习法律条文方式,增强学生宪法意识。采用学生提问题方式,目的是训练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善于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活动2:结合文本,讨论问题。【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引领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活动3:播放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明确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成果。【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明确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讨论、探究、归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归纳概括的能力。将学生的回答归纳为:国家主席是如何产生的?一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国家主席的性质一一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地位:国家元首。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一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45周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归纳任期规定:同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相同【设计意图】明确知识,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贡献各自智慧。展示分享,增强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探究活动二:国家主席的职权及如何行使职权?活动4:再次学习宪法展示课件:宪法第三章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八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第八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引导学生:你能从宪法条文中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我写出:国家主席的职权活动5:结合文本,阅读文本勾划知识点。【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知道依法治国首先要依宪治国,就需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赋予国家主席的职权,知道国家主席如何依法行使职权,尊重宪法权威。活动6:习近平签署第3号国家主席令投影材料,引导生思考:1.发布国家主席令,国家主席行使了什么职权?2.是如何行使职权的?学生分组讨论上述两个问题,接着展示小组的答案。最后,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得出:公布法律、发布主席令教师强调:公布法律、发布主席令的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设计意图】:将文字内容,通过宪法条款、时政素材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又能从视频中了解到最新的法律动态,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与时俱进。活动7: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学生观看视频:习近平签署第一号主席令,任命李强为国务院总理。结合P84“阅读感悟8说说:1 .本视频反映的是国家主席行使什么职权?2 .国家主席行使此项职权时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展示课件。依据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设计意图】:用最新视频音像素材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参与教学过程,用真实的事例让学生知晓国家主席的任免权,学生易于接受、理解、记忆,这是沉静的文字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根据视频内容,设计适宜的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思考,能准确找出答案,提高教学效果。活动8:2023年元首外交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国家主席行使什么职权?这种职权有什么内容?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展示课件。包括的内容:进行外事活动,如出访;接受外国使节;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设计意图】:用最新时政视频素材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观点,易于接受、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同时感受国家主席的日理万机,增强对国家主席的喜爱之情。活动9:文字图片展示授予荣誉权学生观看图片,思考:1.这是国家主席行使什么职权?2.其依据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展示。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展示课件。授予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设计意图】: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提高教学效果。环节三一一课堂反债投影试题,引导小组回忆知识,回答问题六、说板书设计(国家主席的产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家主席的地位)(国家主席的任职条件)(国家主席的任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国家主席的职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设计意图】:我用的是结构式板书,将两个主题知识点内容进行简洁呈现,逻辑清晰,直观明了,让人有一目了然之感,便于学生理解,力争让学生理解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