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ECS 1339-2023 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1210790
资源大小:316.43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CECS 1339-2023 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docx
CECSTCECS1339202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1.arge-spanstee1.structures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of1.arge-spanstee1.structuresT/CECS13392023主编单位:浙江大学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23年10月1日2023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第1575号关于发布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9)12号)的要求,由浙江大学等单位编制的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经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T/CECS13392023,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二三年五月十八日大跨度钢结构监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9年第一批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9)12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编制组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为10章和1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网格结构,索杆结构,开合屋盖结构,监测设备,数据采集与分析,预警,监测系统施工、安装与验收等。本规程的某些内容可.能直接或间接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归口管理,由浙江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浙江大学安中大楼A座823,邮编:310058,邮箱:1.uoyz)。主编单位:浙江大学参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天津大学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建研院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东南大学汕头大学浙大城市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主要起草人:罗尧治沈雁彬郁银泉王秀丽万华平黎赫东吴金志常乐韩庆华周观根张泽宇秦凯兰春光丁北斗徐杰王煜成郑正学许贤陆金钮喻莹马帜柳明亮雷宏刚张彦蔡朋程李炜主要审查人:冯远顾磊伊廷华孙文波陈务军施刚营正罡1 总则(1)2 术语(2)3 基本规定(4)4 网格结构(9)4.1 一般规定(9)4.2 网架结构(9)4.3 网壳结构(I1.)4.4 桁架结构(14)5索杆结构(17)5.1 一般规定(17)5.2 索网结构(17)5.3 索桁结构(18)5.4 张弦结构(20)5.5 索穹顶结构(23)6开合屋盖结构(25)7监测设备(26)7.1 一般规定(26)7.2 位移监测(26)7.3 内力监测(27)7.4 振动监测(28)7.5 荷载作用与环境监测(29)8数据采集与分析(31)8.1 一般规定(31)8.2 数据采集(31)8.3 数据预处理(31)8.4 数据分析(32)9预警(33)10监测系统施工、安装与验收(35)10.1 一般规定(35)10.2 监测系统施工(35)103监测系统安装(36)10.4 监测系统验收(37)附录A典型大跨度钢结构应变监测部位及测点布置.(40)用词说明(50)引用标准名录(51)附:条文说明(53)Co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2)3 Basicrequirements(4)4 Gridstructure(9)4.1 Genera1.requirements(9)4.2 Spcetrussstructure(9)4.3 1.atticedshe1.1.structure(I1.)4.4 Trussstructure(14)5 Cab1.e-struttensi1.estructure(17)5.1 Genera1.requirements(17)5.2 Cab1.e-netstructure(17)5.3 Cab1.e-trussstructure(18)5.4 Stringstructure(20)5.5 Cab1.e-domestructure(23)6 Retractab1.er<)fS1.ruc1.urc(25)7 Monitoringequipment(26)7.1 Genera1.requirements(26)7.2 Disp1.acementmonitoring(26)7.3 Interna1.forcemonitoring(27)7.4 Vibrationmonitoring(28)7.5 1.oadactionandenvironmentmonitoring(29)8 Dataacquisitionandana1.ysis(31)8.1 Genera1.requirements(31)8.2 Dataacquisition(31)8.3 Datapre-processing(31)8.4 Dataana1.ysis(32)9 Ear1.ywarning(33)10 Construction,insta1.1.ationandacceptanceofmonitoringsystem(35)10.1 Genera1.requirements(35)10.2 ConstructionOfmonitoringsystem(35)10.3 Insta1.1.ationofmonitoringsystem(36)10.4 Acceptanceofmonitoringsystem(37)AppendixAStrainmonitoringpositionsandpointarrangementsfortypica1.1.arge-spanstee1.structures(40)Exp1.anationofwording(50)1.istofquotedstandards(51)Addition:Exp1.anationofprovisions(53)4风速、风向传感器数据采集应保持同步,对同类监测设备,各测点的测量时间差宜控制在20OmS以内;对于不同类监测设备,测量起始时间差宜控制在50OmS以内。7.5.5风压传感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风压传感器的量程应满足结构设计风场的要求;2风压传感器的精度宜优于±0.4%F.S,且宜优于IOPa;3风压传感器的非线性度应在±0.1%F.S范围内;4风压传感器的采样频率不应小于5Hz;5风压传感器数据采集应保持同步,各测点的测量时间差宜控制在20OmS以内。III雨量监测7.5.6 降水量监测设备可.选用翻斗式雨量传感器、称重式雨量传感器、雷达式雨量传感器及光学式雨量传感器等。7.5.7 屋面天沟、雨水斗水位监测设备可选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等。7.5.8 雨量监测设备的量程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气象条件确定,测量分辨力不宜大于0.5mmoIV雪荷载监测7.5.9 雪荷载监测设备可选用表压测量传感器、厚度测量传感n½6Z缶O7.5.10 雪荷载监测设备的量程和精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气象条件确定。V地震作用监测7.5.11 地震作用监测设备宜选用强震仪,可选用加速度计。7.5.12 强震仪应能有效捕捉地震信号和即时数据采集,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DBbIO的有关规定。支承方式长宽比周边支承>1.5:1监测部位示意图监测部位示意图.0.2常规形式网壳结构的应变监测,具体监测部位宜结合监测方案成本,按表A021表A.0.2执行。«A.0.2-1双层球面网亮结构监潸部位失跨比W1.:4支承方式周边支承监测部位示意图表A.034轮精式张弦梁结构漏点布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款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颂词朝“应”,反面词瘫“不应”或“咐导”;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引用标准名录本规程引用下列标准。其中,注日期的,仅对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本规程;不注日期的,其最新版适用于本规程。无损检测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应力监测方法GB/T332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JGJfT334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DB"10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T/CECS765制定说明本规程制定过程中,编制组针对大跨度钢结构施工与运营监测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行研究,总结了我国工程建设大跨度钢结构监测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为便于广大技术和管理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等进行了说明。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及附录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1总则(59)3 基本规定(60)4 网格结构(63)4.1 一般规定(63)4.2 网架结构(63)4.3 网壳结构(64)4.4 桁架结构(65)5 索杆结构(66)5.1 索网结构(66)5.2 索桁结构(66)5.3 张弦结构(66)6 开合屋盖结构(67)7 监测设备(68)7.1 一般规定(68)7.3 内力监测(68)7.5 荷载作用与环境监测(70)8 数据采集与分析(71)8.1 一般规定(71)8.2 数据采集(71)8.3 数据预处理(71)8.4 数据分析(72)9 预警(74)10 监测系统施工、安装与验收(75)10.1 一般规定(75)附录A典型大跨度钢结构应变监测部位及测点布置.(76)表2各类应蝴技术特点应变计类型电阻式应变计振弦式应变计光纤类应变传感器磁感应式应变传感器时漂较高,可通过特殊定制适当减小小,适宜长期量测小,适宜长期量测小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