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位通气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跨肺压还是驱动压.docx
-
资源ID:1206809
资源大小:8.0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俯卧位通气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跨肺压还是驱动压.docx
俯卧位通气时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跨肺压还是驱动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行俯卧位通气(PPV)时的跨肺压与驱动压的变化情况及其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重症监护病房拟进行PPV的中重度ARDS(柏林标准)患者,比较PPV前后的跨肺压、驱动压、平台压的变化情况。结果:共入选II例中重度ARDS患者,PPV45次,每次俯卧位时间从5小时到22小时不等。与俯卧位前比较,俯卧位后的跨肺压(吸气末跨肺压一呼气末跨肺压)有下降趋势(15.12+8.27比15.83+8.06,P>0.05),而驱动压、平台压则有上升趋势(驱动压:16.48±5.03比16.32±5.12,平台压:24.80±5.44比24.73±5.61,均P>0.05)°俯卧位后的吸气末跨肺压较俯卧位前有上升趋势(20.72±8.65比20.61+8.33,P>0.05),而呼气末跨肺压则明显上升(5.60±4.17比4.78±4.77,P<0.05)。结论:PPY时应常规进行呼吸力学,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跨肺压较驱动压和平台压更能反映ARDS患者机械通气对肺损伤的程度,跨肺压的限制可作为肺保护性通气的目标,但其具体数值仍有待于更多临床研究探讨。【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俯卧位通气;跨肺压;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