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G_TJ 08-2188-2023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正式版).docx

    • 资源ID:1206287       资源大小:216.82K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G_TJ 08-2188-2023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正式版).docx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Designstandardforemergencyshe1.terDG.TJ08212023J13268-2023主编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施行日期:2023年12月1日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文件沪建标定(2023)277号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批准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各有关单位:由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经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统编号为DGzTJ0821882023,自2023年12月IH起实施。原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G/TJ0821882015)同时废止。本标准由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2023年6月1H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21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20)77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本标准的编制工作。本相e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建设要求总体设计;m功能设计;避难设施设计;避难建筑设计;附录A和附录及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上海市国防动员办公室(地址:上海市复兴中路593号;邮编:200020;E-ITiai1.zmfbO1.),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真南路822弄265号;邮编:200331;E-mai1.:shyjbncs),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地址:上海市小木桥路683号;邮编:200032;E-mai1.:ShgCb,),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卫丽亚张希波周航建张颖冯春张志勇李建光曹峰阎迅鞠晓丹杨军王玉珍袁礼文马明辉陆轶群王春杨辉夏林俞帆主要审查人:叶沈志红姜世峰姜文伟茹雯美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1总则12术语23建设要求43.1 场所布局43.2 场所选择43.3 设防要求54总体设计84.1 总体布局84.2 交通设计105避难功能设计135.1管理135.2 人员安置135.3 物资保障155.4 医疗卫生救护156避难设施设计166.1 给水与排水166.2 消防供水186.3 电气196.4 垃圾收集216.5厕所226.6标识227避难建筑设计257.1 建筑设计257.2 结构设计267.3 建筑设施与环境27附录A避难设施配置要求及保障类型28附录B应急避难标识基本要求34本标准用词说明40引用标准名录41标准上一版编制单位及人员信息42条文说明43Contents1 Genera1.provisions12 Terms23 Constructionrequirements43.1 Spatia1.1.ayout43.2 Site1.ocation43.3 Disasterfortificationrequirements54 Overa1.1.design84.1 Overa1.1.1.ayout84.2 Designofhetransportationsystem105 Designoftheemergencyzone135.1 Management135.2 Refugeep1.acement135.3 Commodities-ensuring155.4 Emergencyzoneformedica1.care156 Designofemergencyfaci1.ities166.1 Watersupp1.yanddrainagedesign166.2 Fire-watersupp1.ying186.3 E1.ectricitydesign196.4 Garbageco1.1.ection216.5 Toi1.etdesign226.6 She1.teringsignsdesign227 Designofemergencycongregateshe1.teringstructure257.1 Architectura1.design257.2 Structura1.design267.3 Bui1.dingequipmentandenvironmentdesign27AppendixAShe1.terfaci1.ityconfigurationrequirementsandprotectiontypes28AppendixBThebasicrequirementsfortheemergencyshe1.teringsigns34Exp1.anationofwordinginthisstandard401.istofquotedstandards41Standard-settingunitsandpersonne1.ofthepreviousversion42Exp1.anationofprovisions431.0.1为加强和规范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场所的内容和规模,提升上海市应急救助保障能力,实现上海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标准。1. 0.2本标准适用于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新建和改建设计。1.1 .3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遵循“融合式建设、标准化嵌入、功能性叠加、多灾种防护”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樵满足发生突发性灾害时的应急救助功能,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1.2 .4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she1.ter在灾害发生前配置避难功能和设施,当灾害发生时,用于集中救援且保障避难人员生活的避难场地或避难建筑。上海市应急避难场所分为等级应急避难场所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2.0.2等级应急避难场所hierarchica1.residentemergencyshe1.ter灾时用于避难人员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具备宿住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上海市等级避难场所按规模和功能分为I类应急避难场所、II类应急避难场所和IH类应急避难场所。I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分为中心避难场所、固定长期场所和固定中期场所:H类应急避难场所可分为固定中期场所和固定短期场所;HI类应急避难场所为固定短期场所。2.0.3社区应急避难场所emergencyshe1.terincommunity灾时用于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不具备宿住功能的应急避难场所。是灾时避难人员临时集合并转移到等级应急避难场所前的过渡性场所,又称紧急避难场所。2.0.4避难面积effectiveandsafeareaforemergencycongregateshe1.tering避难场所内除去水面和其他不宜收容人员避难的场所面积外,其余安全的,可用于布局各项避难功能以及放置各类避难设施所占用的面积。2.0.5人员安置区人均避难面积PerC叩i1.anetshe1.teringarea人员安置区内供单个避难人员宿住或休息的空间在水平地面的人均投影面积。2.0.6避难功能区emergencyzones避难场所内,用于灾时为避难人员提供各项避难功能(管理、宿住、医疗卫生救护、发放物资等)的区域。2.0.7避难宿住区she1.teringaccommodationarea等级应急避难场所中,用于避难人员宿住,由避难宿住单元和避难设施组成的功能片区。2.0.8避难设施emergencyfaci1.ities避难场所内配置的,用于灾时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并满足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工程设施。2.0.9永久保障型功能permanentresi1.iencefeature在灾害发生前进行同步设计和建设,具备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用的能力,可为灾时避难提供持续支持的避难功能。2.0.10紧急转换型功能emergencytransitionfeature在日常时期,与常规设计和建设同步进行,但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功能转换程序,能够快速满足灾时避难的需求,并保持正常运行的功能。2.0.11紧急引入型功能emergencydep1.oymentfeature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卜在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应急评估和处理程序,从现有建筑或户外场地工程中选择或紧急设置和建造的避难功能。2.0.12避难建筑emergencycongregateshe1.teringstructure灾前具备避难设施,灾时可为避难人员提供给宿住或休息等避难功能的建筑。3建设要求3.1场所布局3. 1.1避难场所设计时,应以批复的场所类型和避难人数、总体应急预案的避难要求、现状条件等为设计依据,在场所安全区域明确布局各类避难功能,并配置相应的避难设施。3.1. 2各类型避难场所的设计指标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避难场所设计指标场所类型避难场所设计开放时间(d)避难人数(八)避难面积(nf)人员安置区人均避难面积(m2/人)大类'1'类小类等级应急避难场所I类中心避难场所W1.OO9000050000>4.5固定长期场所固定中期场所30230003600023.0I1.类固定中期场所12000N1.oooO固定短期场所15500060002.0山类固定短期场所於30003000社区应急避睢场所紧急避难场所W3W100o10001.0注: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经评估无法达到该类型避难面积的最低指标,经批潴可以将避难面积和避难人数适当降低,但避难面积不得小T500nA3.2场所选择3.2.1 避难场所宜选择场地地形较平坦、地势较高、有利于排4水、空气流通、具备定基础设施、场所周边有医疗设施的公共空间,避难建筑应优先选择抗灾设防标准高、抗灾能力好的公共建筑。安全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开可能发生海啸、湖涌、滑坡、崩塌、地陷、地裂的地段,以及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应避开行洪区、分洪口、洪水期间进洪或退洪主流区、高压线走廊区域。2应避开周边建(构)筑物倒塌和坠落影响范围。3应避开易燃、易爆、有毒危险物品生产储存场所,严重污染以及其他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地段。4与周围一般地震次生火灾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m05应避开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穿越场所。如长输天然气管道、输油管道在场所周边敷设,应满足安全防护距离的要求。3.2.2避难场所可通达性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场所应有可靠交通连接,与周边避难场所应有疏散道路连接。2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可选择

    注意事项

    本文(DG_TJ 08-2188-2023 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标准(正式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