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临床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要点.docx

    • 资源ID:1196275       资源大小:14.8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临床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要点.docx

    临床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要点慢性疼痛(chronicpain)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持续时间长,治疗方法F段多样,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成为广受关注的医疗和社会问题。近年来,采用以脊槌电刺激(SCS)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技术治疗慢性疼痛,愈来愈受到疼痛医师的重视。1965年Mc1.zack和Wa1.1.提出了疼痛“门控理论”,成为SCS的理论基础:1967年SCS首次应用于疼痛治疗;1970年诞生了完全植入式SCS系统;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SCS用于疼痛治疗。2003年中口友好医院采用完全植入式SCS系统成功治疗臂丛损伤所致的慢性疼痛,开国内SCS治疗慢性疼痛之先河。2019年清华大学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的全植入式SCS系统进入临床试验(CITRIPstudy),开启了SCS系统的国产化进程。经过数十年的发展,SCS逐渐成为临床治疗慢性疼痛的重要手段。目前认为,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疼痛病人,在充分考虑适应证和禁忌证的前提下,越早植入SCS,病人获益越大。病人选择和术前评估1 .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包括但不限于)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RPS),周围神经损伤性疼痛、慢性神经根性疼痛、交感神经相关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性疾病、顽固性心绞痛(经规范内外科治疗无法缓解)、内脏痛、多发性硬化引起的神经癌、放化疗引起的疝性神经病变、脑卒中后疼痛、有髓损伤后疼痛、神经根(丛)性撕脱伤、膈性疼痛等。近年来,SCS被用于脏器功能保护、改善胃肠功能、中枢催醒并取得了一定效果。(2)禁忌证绝对禁忌证包括病人有凝血功能异常、手术部位感染、精神心理疾病、躯体形式障碍、不具备使用SCS装置的能力、特殊排异体质等。相对禁忌证包括病人药物(如阿片类)滥用、全身感染、妊娠、免疫抑制、体内已植入心脏起搏器或除颤器(脉冲发生器可能会损害这些设备的功能)。2 .术前评估术前应对病人病情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需要注意的是,SCS的疼痛治疗效果会受到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因素的影响,故术前应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术前应针对性进行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MRkCT和X线等),了解病人的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明确手术相关节段的椎板间隙、硬膜外腔、脊拗情况等,排除椎管内肿瘤。二、手术3 .电极选择SCS系统包括植入式脉冲发生器(IPG)、电极、延伸导线、测试刺激萧、病人程控仪、病人程控充电器和体外程控仪。其中IPG、电极、延伸导线为植入部件,其余产品为体外辅助设备。电极通常分为柱状经皮穿刺电极(简称穿刺电极)和桨状外科电极(简称外科电极)两大类。穿刺电极通过穿刺针经皮穿刺放置,通常具有8个电刺激触点,各触点间距各不相同。触点间距与刺激覆盖范围、参数调整精细度和抗移位能力有关。外科电极通过椎板切除术或椎板切开术等外科手术放置,通常具有16个排布方式各异的触点,可支持设置更复杂的刺激模式,提供更大的横向刺激覆盖范围,对特定部位的疼痣可能更为适宜。电极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情况,以平衡风险和获益。穿刺电极侵入性小,可减轻或避免与神经根压迫相关的潜在风险,但其较易移位。对电极移位风险较高的病人(如青壮年、运动员等),可考虑采用外科电极,或借助良好的固定技术降低移位风险。对患有严重脊柱相关疾病并接受过脊柱手术的病人,以及存在严重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或手术瘢痕的病人,穿刺电极在硬膜外腔的行进容易受阻,可考虑采用外科电极。4 .手术操作SCS手术分测试期和植入期两期进行。测试期进行12周的体验性治疗,观察镇痛疗效和病人对电刺激的耐受程度。若病人疼痛缓解力50%或总体功能(包括疼痛、睡眠、行走等)改善N50%和/或病人对测试效果满意,则视为测试合格,可以植入IPG;若测试效果不满意,则手术取出电极。SCS短时程刺激可参照测试期体验性治疗。将电极准确放置到目标脊髓节段,是SCS手术成功的关键。穿刺电极通常采用局部麻醉,经皮穿刺放置,术中通过X线透视和病人对刺激的反馈确认电极位置。外科电极需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放置,术中借助X线透视确认电极位置,也可借助体感诱发电位或肌电图辅助电极位置确认。IPG植入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术中建立皮下囊袋,将电极经皮下隧道与IPG连接。如电极长度不足可加用延伸导线。IPG植入部位以不影响病人功能为原则,如臀上、锁骨下、腹部等。5 .并发症及处理(1)手术并发症包括硬膜外血肿、感染、脑仃液漏、脊髓损伤等。SCS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约5%8%,常由葡萄球菌引起。手术部位感染很少累及硬膜外腔。若累及硬膜外腔,在清创和抗感染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的情况下,需移除整个SCS系统。术前和术后给予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率。脑脊液漏若由穿刺所致,通常无须特殊处理;若外科手术所致,可即时修补。脊髓损伤(如截瘫)极少发生,通常系手术操作直接损伤脊髓所致。(2)硬件并发症包括电极移位、断裂、刺激器外露等。2017年,神经刺激治疗委员会(NACC)发布了神经调控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指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电极移位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经皮穿刺电极.需告知植入SCS病人,术后避免做可能导致电极移位的动作,如提重物、举手过头、伸展运动等。SCS电极移位可导致疼痛区域电刺激消失,也可能导致难以忍受的异感。一旦发生电极移位,需调整刺激参数或再次手术重新放置电极。术后部分病人的IPG植入处皮肤可能会变薄,导致IPG外露,需更换位置后重新植入。<3)刺激耐受脊畸电刺激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刺激耐受,部分病人早期出现刺激耐受后,通过调整刺激参数改变刺激方式来解决。三、术后程控与管理1 .参数程控术后程控是SCS疗法的重要部分。程控就是调节电脉冲的过程,不仅使电脉冲作用于目标节段,同时避免累及周围结构.电脉冲可用3个参数描述:频率(frequency,Hz),脉宽(pu1.se,US)和幅度(电乐/电流amp1.itude,VmA)目前临床上应用的IPG所能设置的参数范围在21,0000Hz、20-1000s和0IOVZ25mA。IPG有恒压、恒流两种刺激模式。恒压刺激是指输出的电压固定不变,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而变化;恒流刺激是指输出的电流固定不变,电压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增减。理论上,恒流模式更为稳定,能使刺激效果免受阻抗变化的影响,但有研究显示,当阻抗随时间稔定后,恒压和恒流刺激并无临床差异。SCS根据刺激频率的不同可分为传统低频SCS(traditiona1./tonicSCS)、高频SCS(high-frequencySCS)和簇状SCS(burstSCS)。传统低频SCS采用的电脉冲频率1200Hz,一般为50Hz左右,通过产生异感来“覆藁”疼痛区域。大多数病例的参数设置范围为:40-100Hz.100210s和2-6Vo高频SCS的电脉冲频率为510KHz,产生的刺激幅度低于异感阈值,故不产生异感。簇状SCS主体为40Hz的刺激簇,每个刺激簇由5个500HZ的尖波脉冲构成,相较于传统低频SCS,较少引起异常感觉。虽然各种刺激模式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高质量临床研究已证实了其有效性。术后程控的原则是:缓解疼痛,避免或减少电刺激引起的副反应。由于个体差异,相似病情的病人对电刺激的反应可能存在较大差异,不能箍单套用。未来,随着高频SCS和簇状SCS等新兴刺激模式的应用,SCS将会为病人带来更好的刺激体验和更佳的治疗效果。2 .长期管理与常规外科手术不同,SCS手术完成只是治疗的开始,术后需要程控来获得及维持良好的疗效。SCS病人术后程控需求较大,远距离来院程控存在较多困难。随着远程程控技术的发展,未来术后程控可采用远程方式,以获得更高效、更经济的长期疾病管理。由于疼痛的复杂性,应引导病人参与到对自身疾病的长期管理中,树立正确的慢性疼痛管理理念,明确SCS治疗的功能改善目标,以期整体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本文(临床脊髓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