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州限购政策内容细则.docx
2024年苏州限购政策内容细则为仔细落实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精神,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实现“稳房价、控地价、保自住、扶租赁、去库存”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小编卜.面收集整理的苏州限购实施细则,供大家参考哦!苏州限购政策出台一、加大土地市场供应。依据近年来市区房地产市场状况,今后三年市区住宅用地供应安排每年确定为400公顷左右,对住宅用地供应安排实行动态管理,依据市场供需状况作适时调整。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加大一般住宅用地供应(不低于70%),限制非住宅用地供应;把握供地节奏,适度限制供地批次,增加单批次上地供应量;强化供后管理,刚好通报开发进展状况,严格依据出让合同的约定,督促开发商刚好开发建设,南穆杳处违约行为。二、调整土地供应条件。提高住宅用地竞买保证金和土地出让金首付款比例,竞买保证金由现行的20与提高到30%或以上,首付款由现行的50%提高到60%或以上;同时,缩短土地出让金付款期限,全额土地出让金支付期限调整为3个月内。三、引导土地出让理性竞价。依据出让地块状况对部分地块设定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上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全部项目,土地竞得人全额缴纳出让金期限缩短为2个月,逾期支付的,取消竞得资格或解除土地出让合同并没收保证金。同时,提高项目预售条件: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不含市场指导价)的,工程结构封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不含10%)的,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土地竞价超过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25%(不含25$)的,中止网上竞价,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进行竞价。在一次报价出让环节,按最接近全部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详细规则另行制订,与土地出让公告同步发布。四、完善商品房预售管理。加强商品住宅项目(低密度住宅、政策性住房和非居住商品房除外)预售许可管理,市区30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分期开发的,每期申请预售面积不宜低于30000平方米(尾盘除外),3000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项目宜一次性办理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后,预售房源应在10日内次性全部对外公开市场销售。五、强化商品房价格管理。加强商品住宅价格监管,市区新批准商品住宅项目预售许可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科学合理确定申报价格,经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严格依据明码标价格式要求,全部进入商品房预售许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商品房预售系统。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应当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同批次房屋间价格不得调剂运用。同批次不同类型房屋价格可以区分定价。下一批次备案预售价格不宜高于上一批次同类型房屋成交均价的6%o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依据江苏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决议,进一步完善市区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一)居民家庭首次购买一般住房(从未购置过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保持:20与不变。(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一般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保持30%不变:1.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已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仅有1套住房、虽有住房贷款但贷款己结清的居民家庭。(三)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般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由40%调整为50%。(四)居民家庭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接着停止发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七、调整非户籍居民购房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2套住房时,应供应自购房之日起前2年内在苏州市区累计缴纳1年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城镇社会保险)缴纳证明。开发企业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仔细审核购房人资格,购房人违反限购规定或购买超过2套住房的,登记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开发企业或购房人担当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苏州市引进的各类外来人才,凭有关证明文件参照执行户籍居民购房政策。八、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各商业银行要加强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对首付款来源、借款人家庭己有住房数量、借款人信用资质和购房合同真实性等状况加强实质性审核,严格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的业务准入,审慎开展业务合作。对存在违法违规的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各银行机构应实行停止新发放开发项目贷款、中止叙做相关中介撮合的二手房贷款业务。金融监管部门加大对银行机构个人住房信贷政策落实状况的督查力度,把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列入重点检查范围,肃穆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九、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新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调整个人可贷公积金额度计算方式,统一按公积金账户余额倍数计算;对其次次运用公枳金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从不低于住房总价的20%调整为不低于住房总价的30%,贷款利率从执行首套房贷款利率调整为按首套房贷款利率上浮10%执行。十、加快推动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加快引导推动苏州市商业办公用房去库存工作。依据苏州市供应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三年行动安排的要求,要全面调查,摸清底数,依据合法依规、技术可行、功能合理、均衡布局、市场稳定、试点示范的原则,分类施策,通过税收、信贷手段,促进市场销售;对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可以通过调整开发用途转为住宅、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养老地产、旅游地产等的项目,要依据程序申报并主动推动。详细试行方法另行制定。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通过加大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解决城市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租房需求。通过提高租赁补贴,引导居民由买房需求向租房需求转变。十二、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对依法登记备案的住房租赁企业、机构和个人,要严格执行国家住房租赁有关税收实惠政策。激励企业和机构规模化经营住房租赁,对年出租达到1000(含1000)套以上不同档次规模化经营的租赁企业,属地政府应分别赐予适当的补贴工商业办公用房可以依据有关规定改建为住房租赁。"三、加快规划建设人才公寓。各地应全面清理已建和在建定销安置房源,将满意征收安置须要后的剩余房源,一部分用于人才公寓建设;各地要依据本区域人才市场状况,加快集中规划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向符合条件的人才出租;同时,通过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激励社会资本参加投资建设。各地也可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发放货币补贴,激励在租赁市场租房居住。详细方法由各地依据实际状况分别制定。十四、加强房地产市场风险管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监管,重点查处捂盘惜售、炒作房价、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严禁房地产开发企业、房产中介机构从事首付贷、过桥贷及自我融资、自我担保、设立资金池等场外配资金融业务。加强行政监管与行业自律联动,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完善健全市场信用评价和失信惩戒机制,对非理性竞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刚好向金融机构进行风险提示;对违法情节严峻的,要取消其参加苏州土地市场拍卖资格。十五、加强房地产市场舆论引导。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房地产市场相关信息公开,刚好解答市民关切的政策问题;新闻媒体要加强宣扬引导,深化报道和解读有关政策措施,引导居民理性消费,防止虚假信息或不负责任的揣测、评论误导消费预期;对个别捏造信息、虚假报道、造谣滋事的新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共同维护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本看法自2024年8月12H起实施,有关政策与本看法不符的以本看法为准。政策执行时间,购买新建商品房、二手房以及申请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统以网签合同时间为准。为促进全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各市、吴江区依据本看法精神,在个月内结合各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政策看法报市政府备案后执行。苏州限购房政策实施细则(全文)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实施看法苏府【2024】119号为仔细落实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精神,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国家“分类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要求,针对当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实现“稳房价、控地价、保自住、扶租赁、去库存”的目标任务,制定如下实施看法:、加大土地市场供应。依据近年来市区房地产市场状况,今后三年市区住宅用地供应安排每年确定为400公顷左右,对住宅用地供应安排实行动态管理,依据市场供需状况作适时调整。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结构,加大一般住宅用地供应(不低于70%),限制非住宅用地供应;把握供地节奏,适度限制供地批次,增加单批次上地供应量;强化供后管理,刚好通报开发进展状况,严格依据出让合同的约定,督促开发商刚好开发建设,南穆杳处违约行为。二、调整土地供应条件。提高住宅用地竞买保证金和土地出让金首付款比例,竞买保证金由现行的20%提高到30%或以上,首付款由现行的50%提高到60%或以上;同时,缩短土地出让金付款期限,全额土地出让金支付期限调整为3个月内。三、引导土地出让理性竞价。依据出让地块状况对部分地块设定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的全部项目,土地竞得人全额缴纳出让金期限缩短为2个月,逾期支付的,取消竞得资格或解除土地出让合同并没收保证金。同时.,提高项目预售条件: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不含市场指导价)的,工程结构封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土地出让成交价超过市场指导价10%(不含10%)的,工程竣工验收后方可申请预售许可。土地竞价超过土地出让市场指导价25%(不含25%)的,中止网上竞价,转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进行竞价。在一次报价出让环节,按最接近全部报价平均价的原则确定竞得人。“一次报价出让方式”详细规则另行制订,与土地出让公告同步发布。四、完善商品房预售管理。加强商品住宅项目(低密度住宅、政策性住房和非居住商品房除外)预售许可管理,市区3000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宅项目分期开发的,每期申请预售面积不宜低于30000平方米(尾盘除外),30000平方米以卜商品住宅项目宜次性办理商品住宅预售许可。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后,预售房源应在10日内一次性全部对外公开市场销售。五、强化商品房价格管理。加强商品住宅价格监管,市区新批准商品住宅项目预售许可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科学合理确定申报价格,经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严格依据明码标价格式要求,全部进入商品房预售许可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的商品房预售系统。在对外销售时,同批次房源应当一次全部公示销售价格,实际销售价格不得高于申报价格,申报价格3个月内不宜调高,6个月内调高幅度不宜超过6%,12个月内不宜超过12%,同一批次房屋间价格不得调剂运用。同一批次不同类型房屋价格可以区分定价。卜.批次备案预售价格不宜高于上一批次同类型房屋成交均价的6%o六、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依据江苏省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决议,进一步完善市区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T居民家庭首次购买一般住房(从未购置过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保持20%不变。(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一般住房的最低首付比例保持30%不变:1.有购房贷款记录、但申请贷款购房时实际没有住房的居民家庭;.已有1套住房、但没有购房贷款记录的居民家庭;.仅有1套住房、虽有住房贷款但贷款已结清的居民家庭。(三)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一般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苏州市区(不含吴江区)由40%调整为50机(四)居民家庭已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接着停止发放“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七、调整非户籍居民购房政策。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申请购买第2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