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工艺.docx
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工艺<-)工艺流程见下图:雨、污排水管道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测量放线1、据已建立控制系统,进行局部放线控制点的测设。2、据设计已提供的管线控制点、井点的大地坐标,因此管线及渠箱'井点平面放线采用坐标放线方法测设.3、各井段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放出井中心位道,管道线中心位置,在相应位置设置里程桩号,方便施工及防止出现错误,便于复测,4、进行下一道工序前必须先复测数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不合格的工序必需返工保质量。()基坑开挖1、在进行管坑开挖前,利用在全范围进行地下管线探测,如有管线,应设置标志牌标记地下管线的种类位置和埋深,井进行保护,对施工有影响的需报设计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处理.2、开挖坑槽前,应向挖掘机司机详细交底,交底内容一般包括挖槽断面,堆土位置,现有地下构筑物情况及施工技术'安全要求等,并指定专人与司机配合,其配合人员应熟悉机械挖土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并及时量测槽底高程和宽度,防止超挖。如超挖,超挖部分应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材料回填,并夯压密实。3、采用挖掘机开槽,人工执平人工配合机械安管,施工顺序则上按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顺序施工,以利坑槽的临时排水。部分管道施工区域采用放坡开挖,放坡系数拟定为1:0.51:1(视土质而定);若遇软弱土层可采取放坡加压砂包的支护方式。4、管沟开挖时,先进行详细有测量定位并用石灰标示出开挖边线,复测无误后可指挥挖掘机进行开挖,挖掘机一边开挖一边后退,开挖出来的余泥堆土于坑槽外侧,挖出的士多余部分直接运至于指定地点,其余暂时转移至离坑边2米以外的位置堆放以备回填之用,不应堆在基坑顶边,以免加重土坡压力和阳碍操作及运输,同时组织散体物料运输车外运余泥,堆土坡脚距槽边1Om以外,堆士高度不超过2.0m,堆土坡度不陡于自然坡度。5、管沟开挖时,质安人员要加强巡视现场,密切注意周围土体的变形情况及坑槽内可能出现的涌水、涌砂及坑底土体的隆起反弹,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开挖,并知会监理工程师协同处理。6、施工中应利用截水沟等方法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土破坏开挖至设计管沟底后,可在管沟槽底的一侧做一排水小沟,每30m设一集水井,收集管沟底的积水并用泵抽出管沟;雨季时,为防止管沟底土壤受水浸泡,预留人工整平的20.Ocm一层的土体应待下一工序进行前方予挖除。基坑底面土不得超挖或扰动(指挖松或浸泡等).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或碎石'砂,并予夯实。7、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应迅速进行复核中线和平水,无误后立即浇筑素位垫层覆盖,匆使长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8、管沟槽开挖的宽度按管道基础的宽度加上每边工作面和模板'支撑的厚度进行开挖。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达到CJJ3-90中沟槽脸收规定的要求。序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频率检查方法范围点数1槽底高程0,-30两3用水准仪测量槽底中线每侧井2宽度不小于规定之6挂中心线用尺量每侧3点3沟槽边坡不陡于规定间6用坡度尺检验每侧计3点四基础施工1、雨,污水管若管道处于淤泥层上,则应先将淤泥清除,然后换砂80Cm厚。2、测量基础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基础边线。在沟底设置水平小木桩,桩顶标高为管道平基磴面的标高“3、基础碎石砂垫层施工。清除基底的杂物和浮土,排干沟底的积水,进行基础铺筑。先在基底铺一层砂,然后在其上铺筑碎石砂垫层,并用平板振动器按交叉,错开、重叠的原则,振34遍直至密实。4、浇筑基础酸按照测出的基础边线安装平基侧模板,模板内外打撑钉牢,并在模板内侧弹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模板安装时要注意板面平整,按缱严密,模板与竹相接触的表面应涂扫脱模剂以利模板的拆除。平基,管座碎均采用商品佐,运至现场施工点。平基浇筑时严格按水平控制桩取面,振捣密实,不得用铁铲撒、扬、抛,拌,应用溜槽输送位至模板附近,用方铲以抛铲法撤铺险并插捣密实。浇筑时注意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m左右取平,其余可留粗糙面以便和管座碇接合,且在浇筑管基混凝土时应预留后浇带,待管道平基佐达到强度后,进行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就位后,并做好接口,装设管座磴模板,模板装好后即可浇筑管座磴,管座眩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以保证管座位的密实度。5、平基和管座质量保证项目平基,管座:结构由垫层和碇基础组成,垫层为15CIn碎石或碎砖砂,基础税等级为C20。(1)基坑挖好后复测出垫层及险基础标高,并用水平竹桩标出,然后铺设碎石砂。将碎石、砂先拌匀后铺设,边铺边检平,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振动压实。(2)铺好垫层后随即安奘管座模板,模板安装成形后需复测模板面标高,无误后再进行磴浇筑.但注意不同管径,平基厚度不同,而且平基时,只在管中线至两侧各20CE左右取平便可,其余粗糙面以便和傍管碇接合。<3)污水管基础浇筑时,应在套环接头位置留出30cm空位,以便套环整体一次浇筑成型,(4)平基砂浇筑时,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务使徐密实。平基管座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序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和规范要求范围内100m1组砂试件强度2垫层中线每侧宽度不少于设计规定10m2挂中心线尺至每侧计一点高程0,-15mm10m1用水准仪测量3平基中线每恻宽度0,+1Ontn10m2挂中心线尺量每例计一点高程0,-15mm10m1用水准仪测量厚度不少于设计规定10m1尺4管座肩宽-5mm,+IOmm10m2挂边线用尺量每侪计1点肩高-20mm.÷2011wn10m2用水准仪测量每倒计1点5修定面积1%两井间每侧面1尺量蜂鼠总面积(五)管道安装1,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2、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蜂窝等现象的管材。3'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车下管相结合,进行稳管:平基混凝土的强度达到5MPa时开始下管,管道就位后,开始铺管、浇筑管座混凝土和接口。操作时,先将管节推到平基上,按照设计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管节排顺,管节之间留出最佳接口间隙,管节两侧用石块打眼固定.紧接着支管座模板,浇筑管座酸基的,然后进行管道接口。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在管道两侧同时进行,不得一侧偏快而造成管身移动,并要分层铺灰分层捣固。注意管身下要填塞饱满,避免形成空洞。在对管座较捣固时,注意不能碰坏管口,以免造成漏水。校正对中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下管方式:管径DW500m时,采用人力下管;管径D2600时,采用吊机下管。管的吊装图开挖示意图4、在安装承插式管时,应备有厚度为:(承口外径一管外径)/2的险垫块将管身垫高,然后在承口下部铺上接口砂浆套入插口,再对线校正,垫移管身,5、管道稳定后,应再复核一次流水位的高程,使管道的纵坡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6、安管的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2)检查验收:安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见下表安管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检查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中线位移15两井之间2挂中心线尺量2管内底高程D100Omm±102用水准仪测量D>100Omm±152用水准仪测量3相邻管内底错D1000mm33用尺量D>1000mm53用尺量注:a.D<70011w时,其相邻管内底错口在施工中自检,不计点。b.表中D为管径。(六)接口、管带施工1、污水接口采用承插式接头时,在管道接口前,先将管口周围清理干净及凿毛,充分湿润,然后将继位填抹完毕,接口加插膨胀水泥或橡胶圈封口,然后用1:2水泥砂浆抹带,必须注意压实,并在安管时注意承口下部座上的砂浆接口要完好,口部可抹成斜面。当管径D3800e时,用1:2水泥砂浆在管内勾缝。2、抹带完成后及时用湿麻袋覆盖淋水养护。3、石棉水泥接头施工:水泥宜采用425号水泥,石棉应选用机选4F级温石棉,油麻应采用纤维较长,无皮质,清洁'松软、富有韧性的油麻。刚性接口内层填料(橡胶圈)填打至插口小台或距插口端IOrmU外层填料用石棉水泥填打至橡胶圈,表面平整一致,凹入端面2mm。石棉水泥应在填打前拌和,石棉水泥的束量配合比应为石棉30%,水泥70%,水灰比宜小于或等于0.20;拌和的石棉水泥应初凝前用完;填打后的接口应及时潮湿养护。刚性接口填打后,管道不得碰撞及扭转。(1)套环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2)污水管的接口位置须进行曲毛处理。(3)在套环接口位置施工,其管身与平基面所夹成的三角位置及管底空隙应用同等级水泥砂浆灌实填实,再进行碇施工。<4)让用插入式振温器振捣,务使碎密实。(5)套环须严格按图施工,并且一次成型.4、质量标准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应整齐'密实'饱满,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抹带接口应表面平整密实,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等现象。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如下表抹带接口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Inn)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宽度0,+5两井之间2用尺量2厚度0,+52用尺量(七)进水井、检查井砌体1、施工工艺<1)施工前,进行平面及水准控制测量及复测,保证井中心位置高程及井距符合设计要求,并定出中心点,划上砌筑位置及标出砌筑高度,便于操作人员掌握。<2)砌筑检查井应校核内径,收口段要每皮砖检查有无偏移,且要事先确定收口段的高度,可按规定每皮砖缩入2cm,砌一皮砖即缩入牝帆在井下部干管伸入处,特别是管底两侧,要用砂浆碎林捣插密实,其余则要每层签已砌包妥当,务使不渗漏,且要避免上下层砖对缝。(3)当检查井深度少于3m时,井径不小于1.2m,深度大于4.5In时,井径不少于1.4m.污水检查井内外都用1:2水泥砂浆批荡2cm,井底设置砖砌流槽.雨水管检查井,当DN600时,井内设流槽;D<600,不设流槽,井底浇筑C15碎20厚。(4)流槽采用与井墙一次砌筑的砖砌流槽,如改用CIO磴时,浇筑前应先将检查井井之井基,井墙洗刷干净,以保证共同受力。(5)长方形井井壁必须互相垂直,井形方正,并且井身的长轴线应与侧平面平行;砖型井壁必须灰缝饱满、平整,抹灰应平顺密实,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6)井砌筑完毕及时装上预制井环,井盖按设计要求放置平衡,确保与路面标高保持一致。2、质用保证项目<1)检查井井内流槽应平顺,位置准确,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2)检查井井环'井盖必须完整无缺,安装平稳,位置准确,<3)井框、井盖必须完整无损,安装平稳,位置准确。(4)井盖座须座浆,井盖顶面要求与路面平;回填土时,先将井盖座座架,井盖盖好,在井身周围同时回填,回填土密实度要求不低于95%;(5)检查井和进水井的允许偏差和检脸方法见下表检查井和进水井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序项目允许偏差GmO检查频率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