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铁行业运行情况.docx
国内钢铁行业运行情况(1)粗钢产量回升,区域发展不均衡近年来,受固定资产投费快速增长激励,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保持了快速增长。受国内市场巨大发展空间推动,国内钢铁企业纷纷进行产能扩张,钢铁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2016年我国粗钢产量8.08亿吨,同上年比略有上升。2016年粗钢产量增长主要得益于需求复苏以及补库存需求。2016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为7.09亿吨,同比增长2%。作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年份,2017年各项去产能措施持续推进,取缔地条钢、释放优质产能等政策陆续出台,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钢铁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产量实现增长,消费逐步回暖,钢铁价格宸荡上行,钢企盈利水平大幅增长。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8.32亿吨,同比增长5.7%。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28亿吨,同比增长6.6丸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为9.96亿吨,同比增长7.33%O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53亿吨同比增长5.2%o2021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就钢铁去产能“回头看”、粗钢产量压减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7月份开始,粗钢产量压减已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2022年4月,发改委发布2022年粗钢产量压减工作进行研究部署,提出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巩固好粗钢产量压减成果,引导钢铁企业摒弃以量取胜的粗放发展方式,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在产能产量“双控”的背景下,2021年,我国粗钢产量10.33亿吨,同比下降3.0%o2022年,我国粗钢产量10.13亿吨,同比降低2.1%。(2)需求规模仍处于高位目前,我国总体上仍旧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现阶段重工业主导的工业化特征没有改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对钢铁的需求量依然会较大。我国钢铁工业需求持续增长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钢铁业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也会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作为建筑用钢材的需求大户,钢铁行业的效益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短期内建筑用钢材的需求仍会受到房地产政策的负面影响,建筑用钢材的需求恢复增长还需等待政策信号的释放。机械行业的工业销售产值出现整体下滑的态势,重点产品和出口增速同时也出现下滑,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减缓,这对于钢铁行业的产品需求增长较为不利。虽然钢铁消费量有所下降,但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稳定增长一直为国内钢材需求提供有力支撑,全球经济在金融危机后缓慢恢复增长也拉动中国钢材的出口。从总体看,钢材的需求规模仍处于高位。(3)全行业技术改造取得重大进步近年来,全行业在技术改造方面取得重大进步:首钢采用国际一流的技术工艺装备球成投产了两个新基地:宝钢自主研发并扩大生产高档次取向硅钢,已批量投放市场,替代进口用于生产50万伏以上等级的超高压大型变压器;宝钢、鞍钢、武钢、本钢、马钢研究开发并生产高强度超高强度汽车板取得新进步,武钢开发生产汽车板的品种、质量进步明显,全国唯一的宽度2,070毫米汽车板已投放市场。(4)铜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有所上升2016年前,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处于持续下滑态势,钢铁行业CRIO从2010年的48.6%下滑至2015年的34.2%。2016年,因宝钢、武钢合并成立宝武钢铁集团,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首次回升。2017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回升。其中,粗钢产量排名前四家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1.9乐较2016年回升0.2个百分点;排名前十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6.9%,较2016年回升1.o个百分点。2018年粗钢产馋排名前四家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0.5%,较2017年下降1.4个百分点:排名前十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5.3%,较2017年下降1.6个百分点。2019年粗钢产量排名前四家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2.1%,较2018年增加1.6个百分点;排名前十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6.6乐较2018年增加1.3个百分点。2020年粗钢产量排名前四家的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22.5%,较2019年增加0.4个百分点:排名前十家企业合计产量占全国比重为39.4%,较2019年增加2.8个百分点。2021年,鞍钢集团重组本钢集团,产能将达6.300万吨,营业收入达3,000亿元,位居国内第二、世界第三;中国宝武重组昆钢并与山东省国资委签订重组山钢集团协议,重组后宝武产能规模有望达到1.5亿吨。(5)国内市场钢材价格震荡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供给侧改革我加流动性充裕,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全线上涨格局,钢材价格也打破五年下跌趋势出现了久违的触底反弹,钢材价格指数上读到99.51点,较年初大幅上涨43.14点,涨幅为76.53%2017年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由99.51点上升到121.8点,上升22.29点,增幅为22.40峪同比上升33.20点,升幅为48.95%。从全年情况看,2017年CSP1.国内钢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07.74点,同比上升32.37点,升幅为42.95%。2018年CSP1.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07.12点,从全年情况看,2018年CSP1.国内钢材价格平均指数为114.75点,同比上升7.01点,升幅为6.51%o其中ITo月高于上年同期,11T2月同比大幅下降。2019年钢材价格总体平稳,呈窄幅波动走势。5月初达到最高113.1点,10月底震荡下降至年内最低104.3点。全年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均值为107.98点,同比下降6.77点,降幅为5.9%。2020年钢材价格整体呈上行走势,年底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24.52,同比上升18.42点,流幅17.36%。2021年,钢材价格延续上行走势,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于5月14日达到174.81点的高位,较年初上涨40.39%,随后回落至150点上下高位震荡,后在相关调控政策影响下回落,2021年底,中国钢材价格指数为131.70点,同比上升7.18点,增长5.77%,全年平均值为142.03点,较上年同期增长36.46点,增长34.53%02022年,受到国外经济环境友杂多交,国内需求疲软等因素影晌,国内钢材市场呈现震荡下行局面,年底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3.25,同比下降18.45点,降幅为14.01%。2023年内中国钢材市场总量看求稳定增长,需求结构外看明显强于内需;钢铁产能继续释放,由此拉动铁矿石进口量和国内产量较大幅度增长;钢材及冶炼材料社会库存保持低位。(6)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价格波动明显铁矿石为钢铁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世界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大洋洲、拉丁美洲以及俄罗斯等地。截至2021年末,全球铁矿石原矿储量约为1,800亿吨,其中澳大利亚铁矿资源储量最多,占比达28.33%,其次为巴西和俄罗斯,铁矿储量占比分别为18.89%和13.89%,三国合计铁矿石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1.11%。中国矿石原矿储量约为200亿吨,占比为11.11%。中国虽然铁矿石储量数量较多,但铁矿石品位低,主要以贫矿为主,富矿含性较少,与进口铁矿石相比处于劣势。此外,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和进口铁矿石价格指数关联性较强,价格方面也不具备优势。因此,长期以来,中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程度较高。2016年铁矿石价格受下游钢价的暴张传导,价格疯涨上行,创下两年新高,但5月份以后铁矿需求开始下滑,价格回落。2017年进口矿和国产矿价格均小幅攀升。2018年铁矿石价格整体窄幅震荡,年初基于限产后的补库预期,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后因非采暖季限产政策导致预期落空,价格下跌。二、三季度四大矿山供应增量较大,环保限产措施频繁,三季度后期汇率贬值及运费大幅上涨,导致铁矿石成本抬升,价格回升至70美元附近。四季度澳洲矿山供应不及预期,国内生产积极性高,商品澳粉持续去库存,价格重回年内高点,后期因钢材供应量较高及下游需求放缓,价格快速回落。2019年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铁矿石10.7亿吨,同比增长0.5%,进口金额1.014.6亿美元,同比增加266.4亿美元,增幅33.6乐全年平均价格为94.8美元/吨,同比增加34.3%。与2018年相比,进口总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进口价格大幅上涨,对下游钢铁制造业利润影响较大。2020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1.7亿吨,同比增长9.5缸2020年全年普氏铁矿石价格指数均值108美元/吨。2021年,铁矿石市场波动剧烈,价格走势前高后低,全年价格中枢同比有明显上移,普氏指数一度突破230美金,创出历史新高。进入三季度后,随着粗钢压产预期落地,价格开启单边下行,累计跌幅一度超过60%。年内波动幅度为历史罕见,对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造成很大压力。2022年,铁矿石市场价格呈现出先涨后跌再持稳后回调的趋势,价差整体微降稳升。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宏观政策的不间断提振预期,铁矿价格得以上涨,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需求疲弱,加之山西、唐山矿山事故影响供应资源减少,呈现出供需双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