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节水行动绛县实施办法.docx
国家节水行动绛县实施办法为大力推动全社会节水,全面提升我县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机制,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安全利用支掾生态文明建设、服务民生转型发展,根据g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节水行动运城实施细则的通知(运以发(2020)30号)要求,制定绛县实施办法。一、主要目标2020年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0.8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15%和18%,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更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7以上,全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到2025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显成效,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地卜.水超采得到有效遇制,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县用水总金控制在0.9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21%和15%.农田潴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以上。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先进技术支授体系,完善市场调节机制,节水优先思想全面落实,节水监管能力和手段显著提升,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县用水总量控制在1.2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先进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二、重点行动()总量强度双控。1 .强化指标刚性约束。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健全县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快落实主要领域用水指标,强化水资源承教能力在区域发展、城镇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刚性约束“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与保护,制定地卜.水保护方案,编制超采区水量消减计划,加强沸泉泉域管理与保护。2 .严格用水全过程管理。贯彻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节水评价制度,严控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合理确定经济布局、结构和规模。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加强对重点用水户、特殊用水行业用水户的监督管理.以县域为单元,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到2022年30%以上乡(镇)行政区达到节水哒社会标准。3 .强化节水监督考核。逐步建立节水H标责任制,将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完善监督芍核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作,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二)农业节水增效。4 .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加快灌区节水配套和现代化升级改造,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努力实现智能化分析、远程化监控、自动化调度的粕准灌溉管理目标。以提升粮食产能为首要目标,重点闱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扎实做好“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估和“卜四五"高标准农山建设规划内容编制完善等工作。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地力提升和高效节水灌溉,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用建设工作。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理,推进灌水技术成果转化,加强农田土壤埔情监测.实现测墙预报与农业生产灌溉相结合,积极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濯溉、喷灌、微灌、滴灌、集雨补灌等田间节水技术,在设施农业、蔬菜、果品等特色种植区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到2022年创建2个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到2025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5 .优化调挖作物种植结构。根据水资源条件,推进适水种植、量水牛.产。加快发展仃机旱作节水农业,实现以早补水。扩大低耗水和耐旱作物种植比例,选育引进推广耐旱农作物新品种“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域,实施轮作休耕,适度退减灌溉面积,积极发展集雨节灌,增强蓄水保埔能力。在干旱缺水、没有灌溉条件的丘陵山区,探索配置新型软体集雨水窖模式,落集和高效利用自然降水,进行集雨补灌。到2022年创建完成1个有机旱作农业示范片。6 .推广济牧渔业节水方式。实施规模养殖场节水改造和建设,推行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水产养殖方式,推广节水型饲喂设备、机械干清粪等技术和工艺,推进养殖污水无害化处理和再生利用.推广静水池塘养殖用水的循环和综合利用,鼓励流水池塘养殖尾水通过生物净化、人工海地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到2022年建设2处畜牧洵业示范养殖场。7 .加快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在实施农村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工程和保障饮用水安全基咄上,加强农村生活用水设施提升改造,加快村镇生活供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与改造,推动计量收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广使用节水器具,创造良好节水条件。户厕应选择合适的类型,按照要求改造。公厕应合理选址、明确设厘标准,配建给排水设施,选择现代节水型卫生.涔具。逐步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恻、废杂间,整治和规范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适合当地条件的农村卫生网所,每村至少要建造1座以上卫生公恻,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通过开展农村污水处理,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类治理、分期推进的思路,采取控源做污、垃坡清理、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恢发水生态。疏通河道沟渠,完善雨污分流收集管网,明确适宜的污水处理方式,选择恰当的污水处理技术,保障设施运行维护.(三)工业节水减排.8 .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完善供用水计故体系和在线监测系统,强化生产用水管理。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废污水再生利用、高耗水生产工艺替代等节水工艺和技术。支持企业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及再生水回用改造,重点企业要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用水审计及水效对标.为超过取水定额标准的企业分类分步限期实施节水改造。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费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水资源超采区域年用水量0.5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实现全覆盖,地下水非超采区域年用水量5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工业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实现全瞪盖.9 .推动离耗水行业节水增效.实施节水管理和改造升级,采用差别水价以及树立节水标杆等措施,促进商耗水企业加强废水深度处理和达标再利用。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在生态脆弱、严重缺水和地卜.水超采区域,严格控制高耗水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推进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对采用列入淘汰目录工艺、技术和装备的项目,不予批准取水许可:未按期淘汰的,要依法严格隹处。到2025年在火力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以及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耗水行业建成一批节水型企业。10 .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推进现有企业和园区开展以节水为重点内容的绿色高质量转型升级和循环化改造,加快节水及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促进企业间串战用水、分歧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环利用.新建企业和园区要在规划布局时,统筹供排水、水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建设,进行节水评价.到2025年全县要建成1家以上节水标杆企业。(四)城镇节水降损。11 .全面推进节水型县城建设,提高县城节水工作系统性,将节水工作落实到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实现节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落实县城节水各项基础管理制度,推进城镇节水改造:结合海绵县城建设,提高雨水资源利用水平:重点抓好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与改造,县城生态景观、工业生产、县城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和建筑施工等,应当优先使用再生水,提升再生水利用水平,鼓励构建城钝良性水循环系统,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全面开展国家节水型县城达标工作,到2025年达到节水型县城标准。12 .大幅降低供水管网漏损。优化供水管网改造建设方案,持续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加强公共供水系统运行监督管理,完善供水管网检漏制度,推进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建立精细化管理平台和漏损管控体系,协同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和专业化管理,全县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城镇供水主管部门要制定公共供水管网减损措施和管控制度,将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纳入城镇供水考核体系。13 .深入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县城园林绿化宜选用适合本辖区的节水耐旱型植被,采用喷濯、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公共机构要开展供水管网改造、绿化浇灌系统等节水诊断,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提高节水器具使用率。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必须安装节水器具.推动城镇居民家庭节水,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开展公共机构节水型标杆建设。2025年40%以上的县级机关、20%以上的县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2035年80%以上的县级机关、70%以上的县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总位。14 .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合理限制高耗水服务业发展,从严控制洗浴、洗车、人工滑雪场、洗涤、宾馆等行业用水定额。洗车、人工滑雪场等特种行业积极推广循环用水技术、设备与工艺,优先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五)重点地区节水开源。15 .严桎超采区地卜水开采量,加快推进全县地卜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采取强化节水、取换水源、禁采限采、关井压采等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充分利用县域小水网配套水源及非传统水源等,加快实施高效集雨灌溉工程.严格机电井管理,限期关闭未经批准和公共供水管网粒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井。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超采区内禁止工农业及服务业新增取用地卜.水。2025年全县地卜.水开发利用总员控制在06亿立方米以内o2035年力争全面实现采补平衡。16 .加快推进沸泉泉域和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严格控制生产企业取用泉域地下水,分步推进重点保护区内已建而耗水企业退出.通过强化节水监管、禁采限采、水源置换等综合措施,减少区域岩溶泉水取用量,强化生态措施,促进泉水出流量逐步恢更梗定。17 .提升非常规水利用率。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严格考核非常规水利用比例。统筹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用于农业濯溉和生态景观。工业集聚区应当规划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和再生水利用系统,区内再生水利用率应达到30%以上.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适时实施人工增雨(笛).新建小区、城县道路、公共绿地等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集蓄利用设施。严禁超采区域扩大景观、娱乐水域面积,具备使用非常规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建设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以上;203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非常规水利用占比提高5%以上.(六)科技创新引领.18 .加快节水技术研究。重点支持用水精准计员、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精准节水灌溉控制、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利用等先进技术及适用设备研发。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充分发挥科技社团和企业等各方潜力,强化沟通合作,加强节水课题研究,加大先进节水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19 .促进节水技术推广和节水产业培育。逐步建立节水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加快节水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多种形式的科技信息、示范展览、技术交流等平台,积极推广应用先进实用的节水技术产品与工艺。鼓励企业加大节水装备及产品研发和升级改造,降低供水和水处理成本,规范节水产品市场,促进节水奘备与产品的多元化供给。鼓励节水产品研发制造企业从事各类节水技术服务,培育具有竞争力的第三方节水服务企业,提供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节水服务,促进节水产业发展。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一)政策规范制度推动。20 .深化水价改革1,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有利于节水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全县农业用水价格总体达到运行维护成本水平,落实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逐步建立起与农民承受能力、节水成效、地方财力相匹配的精准补贴和节水激励奖励机制。理顺分类水价结构,建立健全城镇供水价格形成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和引导全社会节约用水.严格执行非居民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对洗浴、洗车、人工滑雪(冰)场等高耗水服务业执行特种行业水价。2025年底前县城、县经济开发区、城发等供水实行居民用水阶梯水价制度。21 .推动水资源税改革。枳极推进水资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