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docx
-
资源ID:1107161
资源大小:8.9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临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docx
临床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被称为Wa1.1.enberg综合征或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由Wa1.1.enberg最先在1895年报道,是脑干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同时也是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典型表现之一。患者出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或其分支闭塞引起。P1.CA从椎动脉上部分发出,是推动脉颅内段最大且变异最多的分支。P1.CA多在橄榄体下缘或中部水平起自椎动脉,绕行向延髓背上方,在舌咽、迷走两神经根的后方上行,至延髓上端转折向下,并绕过小脑扁桃体而达其内侧面中部,其分支分布于小脑后下部。事实上,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中,只有少数患者为PICA的闭塞所致(10%)。造成PICA缺血的原因绝大多数为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狭窄、闭塞,或椎动脉起始处的血栓脱落(75%)。典型临床表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可用前、共、交、火、球五个字口诀来记忆:(I)前: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损害):(2)共: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或部分小脑半球损害):(3)交:交叉性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腑丘脑束损害):(4)火:同侧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5)球:球麻痹症状,即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受损)。诊断及治疗在临床诊断中,交叉性感觉障碍提示了患者的病变位于延髓,并且累及三叉神经行束核和行髓丘脑束,是诊断的关键。诊断为Wa1.1.enberg综合征,需具备以下2点:(1)提示病灶在延髓,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二者必具其一:(2)提示损害在延愉背外侧,痛温觉障碍、共济失调及Homer征三者必具其一。只要能符合以上2条诊断条件,即可以诊断为Wa1.1.enberg综合征,不要求上诉症状全部出现。对于有机会完成血运重建的患者,应进行溶栓或血管内治疗。同时应严格避免使用低渗溶液,以降低脑水肿的发生风险。此外,鉴于患者可能存在吞咽障得等症状,需预防呛咳和误吸的发生,以及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出现。总体来讲,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功能预后相比于其他大多数卒中综合征会更好-些,多数患者能够恢复到令人满意的FI常活动程度,不过,如果患者并发有呼吸、循环功能不良的情况,那么预后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