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新教师要做到这三点.docx
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新教师要做到这三点良好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里。课堂教学上的“突发事件”,由于发生比较突然,通常出乎意料,对立而其中的新教师来说显然是一种挑战。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出现尴尬,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那么,新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看见事件,看见学生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是学生课程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殿堂,既关系着学校的办学质量,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发展。无论出现怎样的突发状况,教师都应坚守学生立场,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不仅看见“突发事件”,还要从中看见学生。那么,教师要看见学生什么?又如何看见学生?我以为,教师既要看见学生的当下,也要看见学生的过去,还要看见学生的未来。每个学生的今天都从昨天走来,其今日行为之表现,无论正常还是异常,都离不开昨口之土壤的栽培和生长环境之影响。新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来学校求学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了未来而学”。这就意味着,教师看见学生要有理解的眼眸、尊重的眼神、发展的眼光。比如,学生能突然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说明其思维不仅活票,而且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新颖,同时也充满勇气,并体现求真的精神。乂比如,有的学生故意制造“事故”,或许他们是想引起师生的注意。所以,教师看见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因势利导,转危为安当教师看见了学生,接着就要重新审视和认识“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思考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应对的妙策。新教师要懂得因势利导,转危为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机会,让学生从中得到的不是惊吓,也不是惊恐,而是一种惊叹,甚至是一种惊喜。比如,当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时,发现学生喜欢讨论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怎么办?虽然课堂是允许学生天马行空的地方,但是教师不能放任其过度自由。新教师要谨记,教学是有目标、有主题、有范围的师生活动,不能偏离教学正常的轨道运行。当发现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内容时,教师就要及时终止,并顺势把他们引回到所学的内容中。顺势,不是呵止,更不是责骂,而是将学生讨论的内容与所学内容进行连通,从而切换回教学主题。简单来说,新教师要学会将“突发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资源。提高能力,“化”人“化”事新教师要处理好“突发事件”,关键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机智,特别是随机应变的心态和能力,涵育“化”人“化”事的智慈和艺术。这就启迪我们,新教师与其担心或害伯“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如学会化解。除了向年长教师请教和多读书之外,新教师还应以生为师,向学生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新教师既要走近学生又要走进学生,以了解其生活和学情,特别是要掌握其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此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非常重要。因为“化”事在本质上是“化”人,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诚然,良好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里。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一方面教师要看见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看见H己的爱与教育,使彼此相互理解、尊重和关心,从而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