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糖尿病胰岛素笔注射要点.docx
临床糖尿病胰岛素笔注射要点胰岛素笔构造图笔芯架笔芯机械装置活塞杆剂量指示颜色代码能活塞杆顶部I注射推镀i+量显示窗第帽胰岛素皮下注射,靠的就是这支考。市面上常见的胰岛素笔有:2、注射前准备注射前洗手!仔细核对胰岛素类型、剂量、性状、注射时间及有效期。胰岛素正常变质对比图无色、澄清梨'液体提前30分钟取出胰岛素在室温下回暖(注射低温胰岛素将导致注射疼痛)。3.预混胰岛素提前摇匀预混胰岛素使用前应将笔顺倒挑动数次,直至产生白色混悬液为止。具体做法如上面的动图所示:将胰岛素笔平放在手心中,水平滚动10次,然后通过肘关节和前僧的上下摆动,上下翻动10次,使瓶内药液充分混匀,直至胰岛素转变成均匀的云雾状臼色液体。避免剧烈摇晃,这会产生气泡,降低给药的准确性。4、排气排气及调节剂量,切记每次使用前,及更新笔芯后均应排尽笔芯内空气。注射前,将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U。针尖向上直立,手指轻弹笔芯架数次,使空气聚集在上部后,按床注射键,宜至一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即表示驱动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且笔芯内的气泡已排尽。注:核对医嘱并调节剂量至所需刻度。5 .注射部位的消毒请避开皮卜脂肪增生、脂肪萎缩、瘀斑等部位注射。正确的消毒方法,以注射点为中心,用酒精由中间向周围消毒皮肤,直径约5cm左右,凡酒精擦拭过的范围,不要再重复擦拭以减少污染。注射部位消毒范围说明注射短效、效胰岛素.胰岛素注射部位说明手臂外侧1/4:族岛素吸收率为85%o饵部:I胰岛素吸收率最慢I.无需提皮注射,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注意:不要使用碘伏消毒,因为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用碘伏消毒可影响胰岛素的活性。6 .胰岛索注射部位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分别为腹部、大腿外侧、上骨外侧和臀部外上侧。腹部: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适合大魅,胰岛素吸收率为80%,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腹部:胰岛素吸收率达到100机上臂外侧:胰岛素吸收率为85机大腿外侧:胰岛素吸收率为70斩捏起皮肤注射;臀部外上侧:胰岛素吸收率最慢,无需捏皮注射;因为腹部皮下的吸收速度较快,短效胰岛素(重组人胰岛素)注射部位首选腹部。因为胰岛素布大腿和臀部的吸收速度较慢,基础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的首选注射部位是大腿和臀部。早餐前注射常规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腹部皮下,以加快常规(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血糖波动。晚餐前注射预混胰岛素制剂时,首选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7 .注射部位的轮换轮换注射部位能有效预防皮卜脂肪增生,这种轮换方式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胰岛素注射部位不同注射部位的轮换,按照早、中、晚,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选取不同的部位注射。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以腹部为例,将腹部注射区域以“十字”分为4个等分区域,避开脐周,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轮换。注射部位轮换.水平轮换曲线轮换折战轮换HS十字交叉轮换胰岛素注射轮换方法8 .如何注射注射的目标是将药物可靠地输送至皮下组织内,确保无漏液、无不适。4mm针头应垂直刺入皮肤,进入皮下组织,肌内(或皮内)注射风险极小,是成人和儿童最安全的注射笔用针头,不分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注射时应避免按压皮肤出现凹陷,以防止针头刺入过深而达到肌肉组织。一般的注射技术提倡的是“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这是无痛注射技术的绝招。9 .什么时候需要捏皮注射注射时是否需要捏皮是患者一直很关心的问题。很多患者没有掌握好注射手法,易把胰岛素注射到肌肉层。这种情况不仅增加r疼痛,使患者对胰岛素注射产生抵触情绪,还可能使血糖水平降低过快,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此,医护人员要教育患者使用正确的手法和长度适宜的针头进行注射。超重者或身体质量指数(BMI)>22kgm2的患者在腹部注射时不需要捏皮,但在大腿部位注射时需捏起皮肤进行,以确保将药液注射到皮下。对于偏瘦或体脂率偏低的患者,注射时需要捏皮,否则容易注射进肌层。10 .针头的更换胰岛素笔注射针头每次使用前均应进行更换,且每次更换时均要排气。出于经济条件限制,我国大多数患者均存在反复使用针头现象。针头使用变化11 .腴岛素的保存胰岛素是-一种精细的蛋白质分F,它在受热、冷冻或搅动大的情况下易遭到破坏。OC以下,胰岛素的活性会被破坏,30以上,胰岛素的活性会降低。未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空芯和胰岛素预充注射笔)应储藏在28C的环境中,切勿冷冻。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复震荡。已开启的、正在使用的胰岛素,应当在室温(15-30"C)下贮存不超过30d,或按照生产厂家的建议贮存,且不超过有效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