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1056947       资源大小:13.84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卜.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曹之行;法能刑窈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果。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学出惮.言为名孝.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基子极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学,化之所致也。古者设法而不犯,刑错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纹叶,应绣成熙,礼义修而任贤他也。英俊豪杰,各以小火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史制轻,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义理。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席。今使愚教知,使不再临贤,虽严刑罚,艮步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取材于泄南子泰族训)材料二:夫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很知也。若夫庆赏以动善,刑罚以修恶,先王执此之政,紧如金石:行此之令,信如因时:据此之公,无私如天地耳,&W(不用践?然而日扎云者贵天恶于未萌而起教于微眇使民日迁耳远罪而不自如也。故世主欲民之善同,而所以使民善者或异。或道之以隹教,或驱之以法令。之以德敦者,驾故洽而民气乐:骡之以法令者,法令极而民风哀。哀乐之感,祸福之应也。汤衣儿天下于C义礼乐,植被蛮拓四夷,累子孙数十世.层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盘于世,下憎恶之如仇绰,祸几及身,子孙诛绝。是非其明效大验邪!人之言日:“听言之道,必以其事现之,则言者莫敢妄言。”今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入主胡不引股、周、秦亨以现之也?(取材于汉书贾谊传)【注】熙:光明、兴盛。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理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然而A日礼B云者C贵绝恶D于未萌E而起教F于微妙G便民日迂$H远罪I而不自知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文中指文采,与现在所说“话里有文章"的文章”词义不相同。B.踵,脚后跟:还速,转身.文中“死不还踵”的意思是“至死不回头”.C顾,反而、却,与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顾”词义相同。D.道,同“导”,引导,与T离骚)“来吾道夫先路”的“道”用法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都能回家孝顺父母,出外敬爱师长,其原因在于他重视礼义教化。B.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虽然设置了法令和刑罚,但百姓也不会去触犯.C.庆货可以用来奖励善行,刑罚可以用来惩治罪恶,先王在治国时既会使用庆赏也会使用刑罚。D.商汤、周武王及秦始皇的治国方略不同,百姓哀乐就不同,哀乐的感受,便是应验祸福的东西.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使愚、教知,使不肖嘘贤,虽严刑耨,民弗从也。(5分)译文:(2)入主胡不引般、周、秦事以观之也?(3分)译文:14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礼义的作用,清结合材料概括其相同点。(3分)【答案解析】10. CEG11. C解析:“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顾”意思我.“只是、不过12. A解析:“敬爱师长”错误。“悌”粕“敬爱兄长1.13. (1)现在使愚蠢的(人)教导聪明的(人),使不贤的(人)统治贤隹的(人),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知,形容词作名词;不再.不才、不贤:临,统治、管理:虽,即倭:句点1分)(2)君主为什么不引用商朝、周期、秦朝盛表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也可以译为“来考察上述言论呢”)(胡.为什么:引,引用、援引、列举:句意1分)14. 对百姓有潜移残化的教化作用.都认为礼义作用胜过法令的作用.礼义教化可以使国家上下齐心。【冬考译文】材料一: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物治理的:不去修治扎义,廉耻观念是不能钻生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懂得礼义,不能钻推行法律。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处罚盗窃的人,但是不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七十.受教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回家孝父母,出外敬爱兄长,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奉,这是教有所达到的结果。信奉房子学说的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双火,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4±不会触犯,设j£刑律而不去使用.除了必须用刑罚的人都不进行处奇;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分内的事,众多事业都兴盛越来,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索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低犬,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未节,用支的来制板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心都归往一处.许禹贪华之心,而方向大道。这时于彼化百姓,就像疾风振动草木,没有不被吹倒的。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贤的人统治贤检.的人,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色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及大的,螭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不贤明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因此观察他们举用人才的情况治乱便可以看到了,考察他们的党羽贤能与不赞洸能钟论说潦是了。材料二:礼的作用在于将集一行为制止在它发生之前,法律则是另已发生的行为进行½PJ,所以法律的作用明显,而礼的作用却难以觉藜。用庆赏来奖励善行,用刑罚来恁治罪恶,先王排行这群的政治,坚定不移,实施这群的政令,俅四季一样准确无误。根据这一公正的原则,政治才能像地找天援一样无偏无私.怎么能说先王不使用庆赏和刑罚呢?然而人们一再称赞的礼,敢可贵之处在于能将罪恶断绝于未形成之前,从细微之处推行教化,使天下百姓日益通向善良远离罪恶而自己却还没有觉察到。所以.君主想娶百姓善良温顺的愿里是相同的,只是用来使百姓善良温顺的方法不同.有的用道检和教化进行引导,有的用法令进行惩罚.用道法和教化进行开导的,M着道他和教化的深入人心,氏风僦,会和乐:用法令进行恁罚的,法令使用到极点,民风就会令人悲哀。哀乐的感受,便是应脸祸福的东西。商汤王、周我王把天下安宣在仁、义、礼、乐之上,因而四方娈夷都受到恩惠,王位留传子孙数十代.恭始皇把国家安置于法令、刑罚之上,他和思没有一样,因而怨恨充斥天下,百姓憎恶他如同对格仇敌一样,几乎祸及自身,子孙被灭绝。这不是非常明显的效应吗?有人说:“要列斯某人说的话是否正瑜,一定要现哀他所说的事实,那样,说话的人就不敢胡言乱语了J现在,假如有人说,治理国家,礼义的作用不如法令,效化的成效不如刑罚,君主为什么不拿两朝、周朝、恭朝盛衰兴亡的事实给他看呢?

    注意事项

    本文(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