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清名路运河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式文字).doc
-
资源ID:1051733
资源大小:269.27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无锡市清名路运河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式文字).doc
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3第二章 工程概况3一、工程项目概况3二、地形、地貌5三、桥位工程地质情况5四、桥位工程水文情况6五、气象、气候6六、主要技术标准及横断面布置7(一)主要技术标准7(二)横断面布置7五、施工特点及难点8六、工程造价8第三章 施工方案9一、施工总体规划9二、基本施工方案9三、交通组织方案10第四章 场地布置11第五章 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12一、工程测量12二、桥梁工程施工13(一)主墩钢板桩筑岛围堰13(二)钻孔灌注桩施工14(三)承台施工20(四)墩台身施工22(五)主梁施工22(六)主塔施工28(七)主桥斜拉索施工29(八)引桥上部结构施工35(九)预应力筋张拉施工38(十)预应力筋孔道真空压浆施工38(十一)桥面工程施工40第六章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及保证措施40一、施工计划安排40二、进度保证措施41第七章 施工组织机构42一、现场组织机构42二、全桥劳动力计划42三、全桥主要材料计划43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43第八章 质量保证体系及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43一、工程质量目标43二、质量管理机构及责任制43三、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43第九章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44一、安全目标44二、安全管理机构及责任制44三、安全管理措施45(一)施工前的安全管理45(二)安全教育管理45(三)外来劳务人员的安全管理45(四)特殊工种安全管理46(五)施工用电安全管理46(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46(七)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47(八)防火、防爆安全管理47(九)交通安全48(十)伤亡事故的上报与处理措施48(十一) 安全检查制度48第十章 雨季、夜间施工保证措施49一、雨季施工保证措施49二、夜间施工保证措施49第十一章 地下管线及地上地下设施保护措施50第十二章 文明施工及其他事项50一、文明施工措施50二、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措施51三、文物保护措施51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本施工组织编制范围为某某市某某路运河桥工程主桥、引桥、梯道等配套附属设施。二、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其各项数量如有出入时,应以施工预算中的数量为准。三、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1、某某市某某路运河桥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某某市某某路运河桥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通知单3、某某市某某路运河桥工程施工图设计会审会议纪要4、某某市某某路运河桥工程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及补充报告。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4)6、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四、不考虑从房屋、管线拆迁工作对工程进度的影响。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项目概况某某路运河桥工程是某某市规划次干道某某路跨越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系城市次干道。桥梁设计车速每小时40公里,双向4车道,全桥长489.86m,主桥桥面宽度30米。(一)、主桥主桥为双塔部分斜拉桥,跨径布置为69+113+69米,主跨跨越京杭运河,桥位处运河宽102m,桥轴线与运河正交,两个边跨分别跨越运河东路、运河西路,桥轴线除西侧边跨约17m位于半径680m的平面圆曲线上外,其余均位于直线上。主梁为三向预应力体系单箱多室变截面箱梁,箱梁顶宽30m,底宽17.83016.098m,翼缘悬臂板宽5m,箱梁根部梁高4.25m,梁端和跨中处梁高2.75,外腹板变厚度60cm(支点)50cm(跨中),中腹板厚度40cm,底板变厚度60cm(支点)25cm(跨中)顶板箱室内厚度30cm,悬臂端厚20cm,根部厚70cm。设支点横隔梁,主墩0#块段墩顶横隔梁250cm,梁端横隔梁厚度120cm。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为八边形并带凹面,横桥向宽2m,顺桥向塔底宽4.5m,塔中收至3.8m,塔顶放至5.5m。全高20m,梁上索距7m;塔上索距1m。与主梁固接,主梁与主墩之间设大吨位球形支座。主桥共布置2´5对共20根高强平行钢丝斜拉索,冷铸锚,在塔端采用分离锚固式,塔顶拉索锚固区设钢锚箱锚固。斜拉索规格PES(C)7-313,斜拉索水平倾角2040°。P5、P6主墩基础采用F1.5m的钻孔桩,每墩各16根,初定桩长分别为71.3m和65.6m,穿越溶岩地层,持力于基岩里不少于1.5m,为柱桩。P4、P7边墩为F1.2m 的钻孔桩,分别为10根和13根,均为摩擦桩。主墩承台尺寸为:21.5*9.1*4m,为大体积承台。主墩为3m厚钢筋混凝土板式桥墩,倒梯形;西侧边墩为分离式双柱墩,东侧边墩为分离式三柱墩。主梁分成支架现浇段:0#块(7m /366.7m3)、1#块(3.5m/105.9m3)、边跨现浇段(11.45m)共8段,主梁0、1#块采用支架一次现浇;挂蓝浇注段:2#4#块(3m)、5#13#(3.5m)、14#15#块(4m),共56段;边跨合龙段2段(2m/44.1m3);中跨合龙段1段(2m/44.1m3)。其中挂蓝浇注段最重块段为5#块段,混凝土方量为105.9m3,约265t。(二)引桥引桥为大挑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梁高为2m,西引桥跨径为20+28+28+20米一联,分成两幅,每幅为单箱单室截面,两幅桥面总宽度为30m。东引桥跨径为35+36+36+35米一联,为单幅,单箱双室截面,桥面宽度由18.282m逐渐变化为16m。引桥桥墩采用花瓶式桥墩。基础采用F1.2米的钻孔桩基础,最大桩长44.9m,引桥共F1.2m 的73根。(三)梯道在主桥两端分别设置行人下桥梯道和非机动车下桥坡道。梯道基础为F0.8m的40根,墩身为0.6m、0.8m圆柱墩上接帽梁,每墩一桩一柱,上部为现浇(或预制)钢筋混凝土梁。(四)桥面结构本标段桥梁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梁荷载为城-A级。(五)主要工程量本工程混凝土量约25466立方,钢材3636他,斜拉索70t,钢绞线503t,精轧螺纹粗钢筋49t,行车道伸缩缝104m,支座41只。全桥桥跨布置见桥式布置图。二、地形、地貌本工程区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沿江地带,属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该地区为长江下流冲积平原和太湖水网平原,地势低平,原始坡降万分之一左右,由西北向南缓倾,平均海拔高度35米(黄海高程)。三、桥位工程地质情况本桥位在最大深度60m范围内的土层属于第四系湖沼积相、冲糊积相、冲海积相等沉积地层,含耕植土、黏土、亚黏土、亚黏土夹亚砂土、粉砂、亚黏土夹粉砂等地层,以下为基岩埋置较深,夹溶洞裂隙,具体见下表:层号岩土名称厚度(m)层底 标高(m)状态压缩性地层描述 杂填土0.54.24.09 -0.51松散 以杂天填土为主,含较多碎钻块、混凝土块,建筑垃圾等,局部经过压实。在运河东侧引桥范围内表层为沥青路面。褐黄色粘土2.48.5-0.60 -6.33硬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局部为粉质粘土,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高。灰黄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2.67.3-5.40 -10.09软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少量有机质,局部为粘土,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暗绿灰黄色粉质粘土9.817.2-18.11 -25.22硬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局部为粘土,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灰色粉质粘土夹粉土4.815.8-34.55 -41.52软塑中含有机质,少量贝壳碎片等,土质不均,夹薄层粉土、粉砂,局部较多,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摇振反应无。r灰色粉砂2.211.8-22.61 -41.66中密密实中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灰绿灰黄色粉质粘土3.112.0-38.69 -47.35硬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局部为粘土,夹薄层粉土,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中等。灰黄色粉土3.310.9-49.24 -51.58中密中含云母、夹少量钙质结核等,局部为粉砂,摇振反应迅速,干强度、韧性低。灰黄黄色粘土2.17.6-52.31 -57.91硬塑中含氧化铁斑点,局部为粉质粘土,摇振反应无,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韧性高。棕红色残积土0.75.0-54.44 -58.79硬塑中含铁锰质结核及泥钙质结核,夹少量灰岩碎块,土质不均。1黄色弱风化岩2.39.4-57.45 -65.80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隙很发育,有溶蚀痕迹,呈凹坑状,裂隙多被泥质充填,局部见硅质充填物,取芯率约5060%,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属级。r灰岩裂隙溶洞约0.11.0-58.25 -64.10由灰岩裂隙溶蚀成洞,半充填或无充填,充填物为粘性土,呈硬塑状。v弱风化淡黄色泥质粉砂岩夹粉红色粉砂岩4.75.7-59.51 -69.80由古溶洞沉积物形成,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较脆,取芯率约80%,RQD约80%,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属级。2青灰色微风化灰岩未钻穿未钻穿岩芯呈短柱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质较硬,锤击声较脆,取芯率约80%90%,RQD约90%,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属级。桥位处于平原区,天然地面高程在2.5-4.5米之间,属黄海高程。某某地区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基本烈度6度。四、桥位工程水文情况某某市地处长江三角洲下游的太湖之滨,地表水系发育,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京杭大运河属平原性河流,桥位处河道为南北偏东走向,为人工开挖形成,河道顺直,河床较平坦,底面标高约-2.50m(黄海高程)。桥位处水位主要受到季节性影响,常年水位约1.50m(黄海高程)左右。本场地土层主要为粘性土和粉砂性土,属弱透水层,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类型为潜水,赋存于浅部粘性土层和粉砂性土层中,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地下水位岁季节、气候及降水影响而有所变化。地下水位埋深为浅部土层潜水水位埋深,其值在0.83.6m之间,相应标高在3.681.26m之间。据调查,拟建桥梁附近无污染源存在,根据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类。根据水质分析报告(附后),场区地下水及地基土在类环境中对混凝土无腐蚀性。根据水质分析报告,京航运河水对混凝土亦无腐蚀性。五、气象、气候本区域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主要气候特点是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春秋季干湿、冷暖多变。一年中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本工程范围地区年平均气温15.4,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2.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0,年最低气温-13.1,最高气温为39.6。六、主要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