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无粘接混凝土预应力楼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051714       资源大小:14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粘接混凝土预应力楼面工程施工方案.doc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施工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面结构是在楼板中配置无粘结筋的一种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有以下型式:单向平板、无柱帽双向平板、带柱帽双向平板、梁支承双向平板、密助板、扁梁等,其适用跨度和经验跨高比见下表:1预应力筋布置和构造要求(1)预应筋布置多跨单向平板的无粘结预应力筋采取纵向多波连续曲线配筋方式,曲线筋的形式与板承受的荷载形式及活荷载与恒荷载的比值等因素有关;多跨双向平板在纵横两方向均采用连续曲线配筋的方式,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其配筋形式有按柱上板带与跨中板带布筋或按一向带状集中布筋、另一向均匀分散布筋,在多跨双向密肋板中每根肋内部布置无粘结预应力筋,柱间采用双向无粘结预应力扁梁。在这类板中也有仅作一个方向肋内布置预应力筋的。 (2)一般构造规定l)无粘结预应力筋保护层的最小厚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间距,对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板,一般为250500 mm。其最大间距不得超过板厚的 6倍,且不宜大于1.0m。各种布筋方式下,在每一方向穿过柱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数量不得少于 2根;3)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的平板预压应力值不宜小于1.0Nmm2也不宜大于3.5Nmm2。在裂缝控制较严的情况下,平均预应力值应不小于14Nmm2。对抵抗收缩与温度变形的预应力筋,混凝土平均预压应力值不宜小于0.7Nmm2。 (3)锚固区构造1) 平板中单根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张拉端可设在边梁或墙体外侧,有凸出式或凹入式作法。(见下图左、右)前者利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封裹,后者利用掺膨胀剂的砂浆封口。承压钢板的参考尺寸为 80 mm ×80 mm×12 mm或 90 mm ×90 mm×12 mm,根据预应力筋规格与锚固区混凝土强度确定。螺旋筋为6钢筋,直径70 mm,3.5圈,可直接点焊在承压钢板上;2)在梁中成束布置的无粘结预应力筋,宜在张拉端分散为单根布置。承压钢板上预应力筋的间距为6070mm,当一块钢板上预应力筋根数较多时,宜采用68钢筋网片46片;3)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固定端可利用镦头锚板或挤压锚具采取内埋式作法;(见下图左)4)当无粘结预应力筋搭接铺设、分段张拉时,预应力筋的张拉端设在板面的凹槽处,其固定端埋设在板内。在预应力筋搭接处,由于无粘结筋的有效高度减少而影响截面的抗弯能力,可增加非预应力钢筋补足。(见下图右)(4)板上开洞)当板上需要设置不大的孔洞时,可将板内无粘结预应力筋在两侧绕过开洞处铺设(见下图左),水平偏移的曲率半径不宜小于6.5m,洞边应配置构造钢筋;2)当板上孔洞较大时,需在洞口处中断一些预应力筋(见下图右);3)为控制大孔洞孔角裂缝,应在靠近板的上、下保护层配置适量的斜钢筋。2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制备无粘结预应力筋是指施加预应力后沿全长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的预应力筋。它由预应力钢材、涂料层和护套层组成(见下图)。涂料层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对周围材料无侵蚀作用;不透水,不吸湿,抗腐蚀性能强;润滑性能好,摩擦阻力小;在规定温度范围内高温不流淌,低温不变脆,并有一定韧性,符合 JG 3007标准要求。防腐润滑涂料,宜选用长沙石油厂生产的“专用建筑油脂”。护套材料,宜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有可靠实践经验时,也可采用聚丙烯,但不得采用聚氯乙烯。钢绞线、钢丝束(7S5)涂料层的涂敷,以及护套的制作应一次完成,并应优先采用挤塑机挤出成形。挤塑涂层工艺由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所研制成功,其工艺设备主要由放线盘、给油装置、塑料挤出机、水冷装置、牵引机、收线机等组成(见下图)。钢绞线(或钢丝束)经给油装置涂油后,通过塑料挤出机的机头出口处,塑料熔融物被挤成管状包覆在钢绞线上,经冷却水槽塑料套管硬化,即形成无粘结预应力筋;牵引机继续将钢绞线牵引至收线装置,自动排列成盘卷。(1)质量要求经力学性能,检验合格的预应力钢材方可用于制定无粘结预应力筋。 产品外观:油脂饱满均匀,不漏涂;护套圆整光滑,松紧恰当; 油脂用量:对j15.2钢绞线或 7S 5钢丝束不小于 0.5kg10m,对j12.7钢绞线不小于0.43 kg10m 护套厚度:在正常环境不小于0.8rnm,在腐蚀环境不小于1.2mm。 无粘结预应力筋进场时应按以下规定验收:每次同规格订货为一检验批,且每批重量不大于30t;外观应逐盘检查;每批抽样三根进行油脂与塑料护套检查。每根长lm,称出产品重后,剖开塑料护套,分别用柴油清洗擦净并用天平称出钢材与塑料护套重,即得油脂重;再用千分卡量取塑料每段端口最薄和最厚处的两个厚度取平均值。 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盘重为l1.5t,装卸运输时应特别注意塑料护套被擦破,措施如下:l)长途运输时,应采用麻袋片包装12层,吊点处宜采用尼龙绳扎紧,不得使用钢丝绳或其他坚硬吊具与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包层直接接触;并应轻装轻卸,严禁摔掷或在地上拖拉;2)露天堆放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采取覆盖措施,在堆放期间严禁碰撞踩压。 3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顺序安排 超高层建筑预应力楼板的每层面积较小,可采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或“数层浇筑顺向张拉”。当采用后者时,宜采用早拆模板体系,以节省模板。 在多层轻工业厂房及大型公共建筑中,无粘结预应力楼板的平面尺寸有时会很大(达10000m2),并不设伸缩缝。根据这一特点,从施工顺序来看,只能采用“逐层浇筑、逐层张拉”方案,但要采取分段流水施工。施工段的长度一般为3050m,施工段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二段施工(见下图a): 段的长度宜为23L(L房屋总长度),采取两端张拉,段则采取一端张拉,使无粘结预应力筋建立的有效预应力值基本相等。段混凝土的浇筑应在段预应力筋张拉后进行;预应力筋的连续性可采取以下办法解决:预应力筋通长铺设,在分段处设中间锚具,用双缸千斤顶从预应力筋上方卡人张拉与锚固;预应力筋搭接铺设,分开张拉;预应力筋分段铺设,用锚头连接器接长。 2)三段施工(见上图b): 段的长度宜为 L,、段的长度各为 L4。前者采取两端张拉,后二者采取一端张拉。在I段的混凝土浇筑后,即可同时进行与段施工。3)三段施工,中段增配预应力筋(见上图c):当工程恰好在结构上中跨荷载大,需配置加强预应力筋时,可将中跨作为段,然后向两侧扩开施工。待I段张拉后,方可进行、段混凝土浇筑。如每段的混凝土浇筑量大,则可再划分施工小段,采取临时施工缝解决。如预应力筋通长铺设,楼板混凝土不分段一次浇筑,则可在中间预留张拉口用专用千斤顶接力张拉。如在大面积楼板上设置后浇带或伸缩缝,则二个施工段可独立进行,不受预应力筋张拉的影响。(2)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与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表面,如有破损,可用塑料胶带缠绕修补;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宽度的1,缠绕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50mm。严重破损的部分,应切除。在双向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需要配置成两个方向的悬垂曲线。必须事先编出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其方法是将各向无粘结筋各搭接点的标高标出并分别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无粘结筋的各点标高均分别低于与其相交的各筋时,则此筋可先放置。按此规律编出全部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通常是在底部钢筋铺设后进行。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并固定牢靠,其垂直位置宜用支撑钢筋或钢筋马凳控制,其间距为12m。在双向连续平板中,各无粘结筋曲线高度的控制点用铁马凳垫好并扎牢。在支座部位,无粘结筋可直接绑扎在梁或墙的顶部钢筋上;在跨中部位,无粘结筋可直接绑扎在板的底部钢筋上。张拉端模板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钻孔。承压板应采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点焊固定在钢筋上。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应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 mm的直线段。当张拉端采用凹入式作法时,可采用塑料穴模或泡沫塑料、木块等形成凹口。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固定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当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3)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与锚固楼盖结构宜先张拉楼板、后张拉楼面梁,板中的无粘结筋可依次张拉,梁中的无粘结筋宜对称张拉。 无粘结曲线预应力筋的长度超过25 m时,宜采取两端张拉;当筋长超过60m时,宜采取分段张拉。如遇到摩擦损失较大,则宜先松动一次再张拉。 在梁板顶面或墙壁侧面的斜槽内张拉无粘结预应力筋时,宜采用变角张拉装置。变角张拉装置其关键部件是变角块(见下图左)。变角块可以是整体的或分块的,前者仅为某一特定工程用;后者通用性强,分块式塔接采用阶梯形定位方式(如下图右)。每一变角块的变角量为5°,通过叠加不同数量的变角块,可以满足5°60°的变角要求。变角与顶压器和千斤顶的连接,都要一个过渡块。如顶压器重新设计,则可省去过渡块。安装时要注意块间的槽口搭接,保证变角轴线向结构外侧弯曲。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校校与有粘结预应力筋相同;对超长无粘结筋由于张拉初期的阻力大,初拉力以下的伸长值比常规推算伸长值小,应通过试验修正。 (4)锚固区防腐蚀处理 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完锚固以后的外露长度应不小于30 mm,多余部分宜用手提砂轮锯切割,但不得采用电弧切割,并应及时对锚固区进行严格的密封防护措施,严防水汽进入、锈蚀预应力筋,即在锚具与承压板表面涂以防水涂料。为了使无粘结筋端头全封闭,在锚具端头涂防腐润滑油脂后,罩上封端塑料盖帽。 对凹人式锚固区,锚具表面经上述处理后,再用微胀混凝土或低收缩防水砂浆密封。对凸出式锚固区,可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圈梁封闭。对留有后浇带的锚固区,可采取二次浇筑混凝土的方法封端。锚固区混凝土或砂浆净保护层最小厚度:梁为25 mm,板为20 mm。

    注意事项

    本文(无粘接混凝土预应力楼面工程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