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docx

    • 资源ID:1047989       资源大小:13.5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docx

    XX市中医医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中医护理方案修订日期:科室:生效日期:审批人:第版共页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方案一、优化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中医护理质量管理组二、优化内容及依据(一)对常见症状/证候护理的优化1、增加常见症状:右胁绞痛2、增加右胁绞痛的护理措施:(二)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化1、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增加在胆绞痛时使用腕踝针。2、中医护理技术改良对穴位贴敷进行改良,即用子午流注纳支法指导。通过文献查找发现,根据子午流注理论于子时(23:00-01:00)胆经当令进行穴位贴敷可达到温通经络、理气调血、助胆气升发之作用。(三)健康指导的优化1、在情志护理中加入中医特色:增加以其胜治之、五行相克原理:比如,以情治情的喜胜忧;移情解惑法;暗示法;药食法(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2、增加传统运动养生功能: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3、增加健身操训练:呼吸操、颈椎操等。(四)效果评价优化1、疼痛评分:采用NRS疼痛评分法。2、将主要症状分为重度、中度、轻度、无(消失),并赋予每个等级不同分值,护理效果评价根据症状改善的分值差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3、依从性评价:制定依从性评价标准,作为临床判断的参考依据。4、满意度评价:根据对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以患者评价的实际结果作为判断标准。5、护理方案实用性评价:治疗前与治疗后得分差/治疗前得分百分比结果进行评价。(五)结构优化1、取消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护理难点2、护理效果评价表格进行优化(1)将主要症状及分级、辨证护理方法、中医护理技术、实施前后的分差、护理效果评价编制在同一表格区,提高临床护士评价效率。(2)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评价结果与标准编制在同一表格区。(3)中医护理实用性评价结果、标准、计算公式编制在同一表格区。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胆蕴热证:胁肋灼痛或刺痛,胁下拒按或痞块。伴畏寒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身目微黄,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二)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伴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胁下痞块拒按,便清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评估疼痛的部位、诱因、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出现剧烈绞痛、腹膜炎或出现厥脱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2 .卧床休息,取屈膝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缓慢深呼吸。3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的肝俞、胆俞,强刺激胆囊穴、侠溪、太冲等穴。4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腹痛点、脾俞等穴。5 .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等穴。6、中药七消散塌渍外敷右上腹部,以散瘀止痛。(二)发热1 .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2 .高热者宜卧床休息,恶寒时注意保暖,根据需要物理降温。3 .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5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三)黄疸1 .观察巩膜、皮肤的色泽、黄染程度、二便颜色及伴随症状。2 .皮肤瘙痒时,告知患者勿搔抓,修剪指甲,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水擦洗。3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脾、胃等穴。4 .遵医嘱予中药保留灌肠。(四)恶心呕吐1 .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2 .呕吐时取半卧位,从上至下按摩胃部,以降胃气。3 .可含服姜片,以缓解呕吐。4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脱、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5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6 .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五)便秘1.评估排便次数、排便费力程度,观察大便性状、量。7 .腹部按摩。8 .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关元等穴。9 .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胃、脾、交感、皮质下、便秘点等穴。10 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 .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 .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 .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二)特色技术1 .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2 .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3 .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4 .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5 .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6 .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避免受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2 .避免终日静坐少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3 .增加传统运动养生功能: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4、增加健身操训练:呼吸操、颈椎操等。5.着棉质、透气、柔软衣服,勿搔抓皮肤,禁用碱性淋浴用品。(二)饮食指导规律进食,禁烟酒、煎炸等食品,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1.肝胆蕴热证:宜食疏肝解郁、清热利胆的食品,如萝卜、丝瓜、绿豆等。2 .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胆、化湿通下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绿豆等。3 .便滤者:宜食山楂、乌梅,少食粗纤维的食品,如芹菜、韭菜等。4 .便秘者:宜食清热、润肠通便的食品,如白萝卜等。5 .食材宜采用煮、蒸、馀的烹饪方法。6 .含钙食品勿与富含草酸、植酸的食品混合烹制、同餐食用。(三)情志调理1 .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心胸豁达,精神愉快。2 .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3 .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度,增强治疗信心。4 、以其胜治之、五行相克原理:比如,以情治情的喜胜忧;移情解惑法;暗示法;药食法(逍遥散、甘麦大枣汤)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5.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五、护理效果评价附: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效果评

    注意事项

    本文(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