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司生产及储存过程存在的危险.docx

    • 资源ID:1045536       资源大小:10.9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司生产及储存过程存在的危险.docx

    公司生产及储存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及物料特性等实际情况,确定生产及储存过程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爆炸是指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在周围介质中造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状态变化,同时破坏性极强。生产过程中使用易燃液体,其蒸气或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该混合物若遇高温、高热、明火或其它点火源时,可能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空气中大量氧气的存在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助燃条件,因此,只要存在可燃物,在有点火源存在的情况下易引起燃烧。造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有:(1)办公区主要为电器起火、电线老化引发火灾。(2)生产现场存放大量的包装材料,如纸箱、塑料袋、卡板等可燃物,违规动火极易引起火灾。(3)电气火灾。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电气线路、电动机等,极有可能发生电气火灾事故。2、其他爆炸生产过程中使用易燃液体,其蒸气或气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该混合物若遇高温、高热、明火或其它点火源时,可能引起火灾其他爆炸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空气中大量氧气的存在以及氧化剂(硝酸银)为可燃物的燃烧提供了助燃条件,因此,在有可燃物,在有点火源存在的情况下易引起燃烧,当有限空间内燃烧失去控制,产生大量的气态物质无法及时泄压时,会引起其他爆炸。点火源产生因素有明火、电火花、电弧、静电火花、雷电、碰撞和摩擦产生的撞击火花。3、触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电气线路、电动机等,如不注意用电,可能发生以下事故:(1)电击分布:配电室、配电线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电气拖动设备(电动机)、照明线路及照明器具等,各环节均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及间接接触电击的可能。伤害的方式:触电伤害是由电流形式的能量造成的,当伤害电流流过人体时,人体受到局部电能作用,使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产生生物学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会引起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心室颤动而导致死亡。伤害的途径:人体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电击;人体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如漏电)时意外带电的金属导体(如设备外壳)发生电击;人体进入地面带电区域时,两脚之间承受到跨步电压造成电击。电击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未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2)电伤:分布:配电室、配电线路等。伤害的方式: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伤害的途径:直接烧伤:当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时,有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间接烧伤: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包括融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的伤害。电伤危险因素的产生原因:误操作引起短路;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的金属微粒飞溅;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4、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形式的伤害。各类转动机械的外露传动部分(如齿轮、轴、履带等)和往复运动部分都可能对人体造成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事故容易导致断指、断脚,造成人员致残,丧失劳动能力的重伤事故,甚至造成人员死亡,生产车间有半自动生产线、滚镀生产线、洗水机等设备,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D机械设备制造质量不合格或设计上本身就存在缺陷;(2)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被拆除等;(3)各种转动设备检修时,电气开关按钮没有悬挂“禁止启动”警示牌或未将开关封锁,没有专人守候,检修人员在检修时,其他人员不慎启动开关,会造成检修人员受到机械伤害的危险;(4)设备控制系统失灵,造成设备误动作,导致事故发生;(5)电源开关布局不合理,一种是有了紧急情况不便立即停车;另一种是几台机械开关设在一起,极易造成误开机引发事故;(6)机械设备有故隙不及时排除,设备带有故障运行;(7)在检修和正常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5、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的物体在惯性力、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等引发的物体打击。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为:(1)装卸和搬运物品过程若违规操作、野蛮装卸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2)生产车间、仓库内物品违规堆放或未采取防倾倒措施等,可能发生物体打击事故;(3)操作或检修时,因用力过猛,工具或部件在惯性力作用下飞出击中人体;(4)违章操作,带压检修,零部件在压力的作用下飞出击中人体;(5)检修工具及设备的附件等,若使用不当或放置不牢固,致使工具意外飞出、附件意外坠落,可能造成物体打击。6、高处坠落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在操作基准面2.Om及其以上的安装、检修和生产作业称做高处作业。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造成高处坠落的主要原因是:(1)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存在缺陷,例如作业面没有防护栏杆、作业平台狭窄、安全带、安全绳存在缺陷或不佩带安全带等;(2)操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3)操作人员作业中麻痹大意,不遵守劳动纪律,比如上岗前喝酒、吃嗜睡药,不按规定佩带劳动保护用品等;(4)操作人员身体原因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例如患有恐高症或其他禁忌症。综上所述,本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其他爆炸、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重点危险因素是火灾。

    注意事项

    本文(公司生产及储存过程存在的危险.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