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ocx

    • 资源ID:1040529       资源大小:10.0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ocx

    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研究摘要:审美教育是完整教育的一部分,全面落实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是近几年来素质教育的新方向。对于小学生而言,美的事物夹杂着学生细腻的情感和真诚的喜爱,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载体,提高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的渗透,发展学生的美学思想,塑造其美的精神,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小学音乐;审美教育;小学教育;谈到审美教育,古来有之,"古代教民,口耳相传,故重声教,而以声感人,莫善于乐"。儒家思想中重礼教和乐教,礼教是一种政治教育,而乐教是一种道德教育,人们可以在一唱三叹的审美享受中接受思想熏陶,通过审美活动以剔除人性中的原始野蛮与宗教愚昧,从而进行人性改造。虽此时之"乐"已非彼时之"乐",但音乐具有教化作用毋庸置疑。另外,从当代音乐的审美作用来看,它特有的旋律和节奏陶冶着人的情操,给人美的享受有人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善于表达的,则退而求次之,通过音乐释放自己的情感。两者都属于审美所带来的精神作用。因此,在小学音乐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以音乐为载体,促进学生艺术素养发展的实践活动。从以往的教学实践来看,审美教育的渗透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学生对美的认识仍停留在视听的基础层面,这无疑是失败的。而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对审美教育的内涵有深刻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从而使美的意识和思想深深植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每一步。一、培养审美的感知力审美感知力,通俗的讲,是指学生通过感官和审美经验对事物产生的审美感受,是直觉、判断以及理解力的综合。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也是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前提。具体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即审美与听觉的结合,教师要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给予学生不同的听觉体验,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并由感觉上升到知觉。例如,在教学春晓这一课内容时,为了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笔者会以多媒体的手段辅助教学。首先,笔者会创设出一个"美妙的夜晚(一位妈妈哄孩子睡觉的图片),并播放摇篮曲,以此来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的温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之后,笔者会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节奏,并学习歌词,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之后,笔者会让学生拓展欣赏胡白特的摇篮曲,并根据节奏和音色等方面的内容,谈谈曲中的情感表达。最后,笔者会组织学生进行"听曲识名的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根据根据曲子的节奏,来描述自己听到的内容和画面,以此来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感。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丰富学生课堂体验,也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感受力。二、注重欣赏能力欣赏能力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必须着重对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音乐作品的整体节奏、旋律以及歌词中感受音乐的情感性质,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音乐中,进而了解作者在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达到移情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小纸船的梦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会以故事进行导入,为学生讲述"小纸船的故事,并播放歌曲,揭示课题。之后,笔者会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歌曲的内容,进而,笔者会让学生复听歌曲,根据歌谱,尝试去画出其中的节奏,在必要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点拨,在学生掌握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情绪,以合唱部分为例,体会小纸船中作者乐观、奔放地情绪。最后,笔者会营造静谧的氛围,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同时,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并努力实现的信心。三、发展创作能力实现对美的创造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不能够单纯地认为是培养音乐家,更多的是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反复聆听和对比,找到与众不同的审美切入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落实到实处。例如,在教学春晓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提高学生审美创作能力,笔者会以古诗春晓进行导入,并引导学生进行配乐朗诵,以此来揭示课题。之后,让学生欣赏不同形式的春晓演唱,比如,童声合唱,女声唱,快速唱、慢速唱等,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情绪,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而,笔者会逐句教唱,并在歌曲的四个休止符处加上动作附上节奏,解决学生在演唱中的难点。最后,笔者会让学生分组的形式对歌曲的进行创编,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歌曲,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对其他学过的古诗词进行新唱,从而发展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综上所述,哲学求真,历史求实,艺术求美。音乐是艺术,追求情感之美。重视审美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每个小学音乐教师而言,审美教育除了注重音乐本身与学生心理外,也要兼顾课外拓展,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发现美,提高自身的艺术才能,发展自身的审美素质。参考文献孙小会.小学音乐课中音乐审美感受力培养研究J北方音乐,2019(20):129130.2石慧.小议审美能力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J.北方音乐,2019(14):136137.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音乐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