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 资源ID:1032879       资源大小:14.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

    新制定新制定拟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修订条款内容确认人生效口期一、目的为贯彻国家有关法规、标准,保证动土作业人员及隐蔽设施在动土作业时的安全,特制定本管理程序。二、适用范围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内的动土作业。三、术语与定义动土作业:挖土、打桩、钻探、地锚入土深度0.5m以上;挖掘机、桩机、吊车、装载机、叉车、卡车等机械设备或车辆进入非硬化地面;在非硬化地面堆放大量的设备、机具、材料等可能对地下隐蔽设施产生影响的作业。四、管理内容与要求4.1 动土作业前的安全要求1) 动土作业前,工程设备部、属地部门和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到动土作业现场进行三者立会,共同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办理“动土作业许可证”,确认施工方案,确认安全防护措施,方可批准动土作业;危害因素及其安全防护措施须填写在“动土作业许可证”内;2) 工程设备部应确认:作业点的隐蔽设施,作业点地下电缆、接地线、避雷线等由电气仪表课担当确认;地下管道、排水沟等由工程设备部部长负责确认,确认依据为工程图纸或现场勘察;应向施工单位提供能表明隐蔽设施位置的图纸或示意图(草图);3)所属部门应该确认:动土作业点周围应该保护的设施设备(储罐、配管、电气仪表等),向施工单位负责人说明设施设备的危险因素,以及应该采取的防护措施、应急措施;4) 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告知作业点地下隐蔽设施情况、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应急措施,并逐条落实安全措施;5) 作业人员应了解动土作业现场的隐蔽设施的位置、走向,知晓隐蔽设施及周围环境的危险因素及应急对应措施,佩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接到“动土作业许可证”后,方能开始动土作业;6)动土作业前,质量安全部部应对施工负责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着装并配带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7)动土作业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隔离墙、护栏、盖板和警告标志,夜间应悬挂警示灯;夜间进行动土作业,作业点应有充足的照明;8)每天进行动土作业前必须检查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等)、工具、固壁支撑和边坡支护等是否牢固、完好,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9)挖掘机、桩机、吊车、装载机、叉车、卡车等需进入非硬化地面作业前,需办理“动土作业许可证”,首先对作业点的地下隐蔽设施(管道、电缆等)进行确认;如作业点地下有隐蔽设施,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铺设钢板、垫木等);10)履带式挖掘机、吊车等机械设备在厂内道路上转移时,为防止履带损伤路面,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履带下垫跳板);11)动土作业必须按“动土作业许可证”的内容进行,对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施工人员有权拒绝作业;12)严禁涂改、转借“动土作业许可证”,不得擅自变更动土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4.2动土作业中的安全要求1)动土作业中如暴露出电缆、管线以及不能辨认的物件时,不得强拉硬拽,应立即停止作业,妥善加以保护,报告工程设备部、所属部门处理,采取措施并加警示标识后方可继续动土作业;2)装置区内小范围动土作业一般禁止使用机械设备;3)大范围动土作业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动土作业前,应确保作业点地下无隐蔽设施,或隐蔽设施已得到妥善处置(暂时移设、移除),或在隐蔽设施处设置警示标识或采取有效的保护设施,保证在机械设备进行动土时,不损坏隐蔽设施;4)在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动土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机械设备作业半径以内,机械设备应注意与周围的房屋、管廊、路灯、管道、设备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与高压电缆的间距应满足要求;5)在使用风镐、冲头等工具进行破除混凝土结构、沥青地面的作业时,作业点周围应设置围挡,作业人员应带好防飞溅护具,防止碎石块飞出伤人;6) 在雨、雪、雾、雷电、6级以上大风天气时,不得进行动土作业;7)动土作业在临近地下隐蔽设施时,应人工轻轻挖掘,禁止使用撬杠、铁镐等工具;8)不得在非硬化地面上大量堆放设备、机具、材料;9)挖掘坑、槽、井、沟等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1) 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用挖底脚的办法挖掘,挖出的土石应及时转移,不准堵塞下水道、窖井,严禁堆放在通道上;坑、槽、井、沟内的积水应及时清理;2) 在挖较深的坑、槽、井、沟时,严禁在土壁上挖洞攀登,应使用合格的便携式木梯或金属梯。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坑、槽、井、沟上端边沿不准人员站立、行走;3) 在深度超过1.5m的坑、槽、井、沟内进行动土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护,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绳应挂在坑、槽、井、沟外的牢固位置上;4) 要视土壤性质、湿度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固壁支撑。挖出的泥土堆放处所和堆放的材料至少要距坑、槽、井、沟边沿0.8米,高度不得超过1.5米;5) 对坑、槽、井、沟边坡或固壁支撑架应随时检查,特别是雨雪后和解冻时期,如发现边坡有裂缝、松疏或支撑有折断、走位等异常危险征兆,应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措施;6) 作业时应注意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保持通风良好。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7) 在坑、槽、井、沟的边缘,不能安放机械、铺设轨道及通行车辆。如必须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要采取有效的固壁措施,确保安全;8) 更换支撑时,应先安装、固定好新的支撑,后拆除旧的、损坏的支撑;9) 作业人员不准超范围作业、不准野蛮作业,不准在坑、槽、井、沟内休息、嬉戏打闹或干与施工无关的事;10)多人同时进行动土作业时,为防止工具伤人,相距应在2m以上。作业人员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撤离作业现场;11)在危险场所动土时,要有专人监护,要与有关作业人员建立联络方式,当生产装置突然发生异常有可能排放有害物质时,监护人员应立即通知作业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12)动土作业涉及断路时,还必须执行断路作业安全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动土作业涉及临时用电时,应执行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程序。4. 3动土作业后的安全要求1)在拆除固壁支撑、边坡支护时,应从下而上进行,严禁自上而下拆除;2) 动土作业完成后,应及时按标准回填土,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回填土内不应掺杂油污、塑料、木块、金属等杂物或建筑垃圾,保证地面平整,多余土方应移走;3) 施工单位对回填土质量负责,并负责恢复动土作业时移除的地面设施(草坪、步行砖、混凝土或沥青地面等);4)地下铺设的管道、电缆,除应按国家相关规范、标准采取保护措施外,应在地面设置明显的管道、电缆标识,以标明其位置和走向,管道、电缆标识应1015m设置一个,并至少设置1个,拐弯处设置1个,标识应高出地面1015cm,标识箭头与管道、电缆走向应一致。4.4动土作业许可证管理1)动土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向审批责任人提出申请,办理“动土作业许可证”,“动土作业许可证”由工程设备部、所属部门负责审批管理,保存期限为3年;“动土作业许可证”一式三份,一份交作业人员现场挂示,一份工程设备部留存,一份属地部门留存;2)动土作业审批人员应到现场核对图纸,查验标志,检查确认作业范围及安全措施,方可签发“动土作业许可证”;3)“动土作业许可证”有效期可视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长不应超过15天;超过许可期限,应重新办理“动土作业许可证”;五、相关文件6.1"动土作业安全许可证”六、相关记录无

    注意事项

    本文(动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