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壹文秘!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第壹文秘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壹文秘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docx

    • 资源ID:1016729       资源大小:9.4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docx

    在不同的行业中,从业者都面临着一些潜在的职业病威胁,这些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职业病与普通疾病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发生与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等密切相关。常见的职业病包括尘肺、噪声聋等多种类型。一、粉尘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呼吸系统:长期作用于呼吸道粘膜引起其病理改变,尘肺、粉尘沉着症和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其中尘肺是我国危害接尘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吸入铅、碎、镒等粉尘能在呼吸道粘膜上溶解并很快吸收,导致中毒。1、粉尘引发尘肺的因素与该粉尘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量有关;与粉尘的粒径和性质有关;与接触粉尘的时间有关;2、预防尘肺病的措施(1)技术措施:工艺改革,密闭尘源,通风排尘(2)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防尘工作领导,加强防尘工作的宣传教育,加强维护管理(3)个人防护措施:合理正确使用防尘口罩、防尘服等个人防护用品。(4)卫生保健措施定期对接尘人员进行体检,对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发放保健津贴,有作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从事接尘作业.二、职业中毒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职业中毒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人体通过不同途径吸收了生产性毒物而引起的中毒。1、生产性毒物及其来源主要有:生产原料中间产品,成品,辅助材料,副产品及废弃物,夹杂物。2、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为:呼吸道,皮肤,消化道3、消除职业中毒的措施消除毒物,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通风(抽排)、湿法、滤除设备与措施,提高机体抵御能力,加强对有害物质的检测,对接触有害物质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加强有害物质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教育等是主要措施。三、噪声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1、噪声的职业危害(1)听觉系统。可引起暂时性听力下降和永久性听力损伤,即所谓噪声性听力损伤以及噪声性耳聋。神经系统损害。可引起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的表现。(3)心血管系统。能产生一系列心血管病理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趋向升高),心电图有异常改变。消化系统。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消化能力减弱。此外,还可引起内分泌、血液、免疫等方面的改变。2、噪声危害防治措施对车间噪声进行监测和评价,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l-2002o采取控制噪声的技术措施以降低声源噪声、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听力保护和接触噪声工人的健康监护,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四、射线电离辐射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1、危害特点指产生X射线或能产生电离辐射的X射线机、加速器和中子发生器等。其特点是当装置运行时有射线产生,停止运行以后就不存在电离幅射。2、防治基本原则:放射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实行个人剂量限值。(4)从事放射诊疗的单位或个人,应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五、振动损伤的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1、振动的危害局部振动。长期使用振动工具后,可发生手与臂的触觉、痛觉及温热感觉迟钝,手部皮肤温度下降、手指发白、手臂无力、肌肉疼痛和萎缩。全身振动。全身振动多为大幅度的低频振动,如行驶中的船舶、飞机及电梯升降时,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出冷汗、下肢酸痛等症状。2、防治措施进行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根据振动工具的种类对工人接触振动的时间给以限制。改善作业环境,寒冷季节要加强车间环境的防寒保暖,户外作业也要配备一定的防寒保暖设备。控制作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的噪声、毒物、高气湿,对防止振动的危害也有一定作用。加强个人防护。进行上岗前和定期体检,处理职业禁忌症,早期发现受振动危害的个体,及时治疗和处理。总之,面对职业病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切实保障每一位劳动者的身体健康权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美好社会。

    注意事项

    本文(常见职业病危害的防治措施.docx)为本站会员(p**)主动上传,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1wenmi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1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第壹文秘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壹文秘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