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学资源
(共19938
份)
用时:40ms
-
劳动保护用品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和全体正式员工。3职责3. 1供销部3.1.1 负责对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采购和管理。3.
-
XX劳动安全知识复习题一、判断题:(对的打“J”,错的打“x”)(X)1、顺着线路行走时,应走线路中心,并注意机车、车辆的行动。(J)2、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锅炉工、焊工、信号工等必须经过培训、考核合.
-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试题一、选择题(1/0题为单选题,1112题为多选题,每题5分)1、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实施时间为()。A.1987-6B.2002-9C.2018-10D.2019-12、因紧急.
-
医疗纠纷培训考试题一、单选题(共10题,每道5分。)1、根据广东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中关于病历管理的要求,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可在抢救结束后()小时内据实补记。A.6(B.
-
仲裁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吗?劳动争议仲裁是否收费?仲裁裁决是否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协商处理,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出诉讼,当事人一方也可不经协商、调.
-
什么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有哪几类?劳动争议,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用人单位与职工(包括学徒和帮工),因为实现劳动权利与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劳动争议按不同标准划分为不同种.
-
交通安全宣传周试题L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匝道上行驶,前方车辆速度过慢,可以超车。判断题对错2 .党员因醉酒驾驶,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的,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规定,应当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
-
什么是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对象有哪些?工伤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工伤保险费由谁缴纳?工伤保险,是指针对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而造成的死亡、伤残时,国家通过工伤保险基金给予劳动者及其亲属以物.
-
劳动者面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时依法享有哪些权利?一是在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时有权拒绝,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二是面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时依法有权对用人单位提.
-
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有哪些?(1)协商解决。(2)调解解决。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申请调解,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
-
劳动纠纷处理情况表编号*部门(分公司)*号日期到纷类型跟踪人投诉人被投诉人投诉基本情况员工主要投诉问题描述调查结果处理意见风险评估纠错和预防审核日期存档日期
-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严重精神损害的,应承担哪些赔偿责任?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
-
什么是集体合同?集体合同由谁订立?对哪些人有约束力?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集体合.
-
什么时候劳动者应当承担违约金?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的情形只能限定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违反约定服务期的情形,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
-
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试题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起施行。A、2021年1月1日B、2021年4月29日C、2021年6月1日D、2021年10月1日2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
-
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
-
民法典自什么时候实施?民法典实施后哪些法律法规将被废止?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施行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选题1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开始施行日期:()。A自2018年10月1日起(IB、自2018年7月31日起C、自2018年6月20日起.
-
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相关知识培训测试题一、单选题L无过失医疗纠纷原则上是指()A.医疗事故B.医疗差错C.医疗意外D.伤口感染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效力最大的是()A.初次鉴定B再次鉴定C.中华医学.
-
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考试试题I.【劳动合同法】劳动者签订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A.两个月B.六个月(C.四个月2 .【劳动合同法】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的,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