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卫生学资源
(共8319
份)
用时:29ms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1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B、辖区内6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正确笞案)C、辖区内55岁以上的常住居.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监督协管测试题一、判断题1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的对象是城镇的居民。判断题对错2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中职业卫生不需要开展巡查。判断题对错3 .职业卫生咨询指导过程中,发现可疑职业病患者只.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1、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下列哪个时间段内有记录的健康档案OA.半年B.1年C.1年半D.2年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OA.健康档案.
-
呼吸ICU护士理论考试试题(VTE专项)试题1.VTE指()A血栓后综合征B深静脉血栓形成C肺血栓栓塞症D静脉血栓栓塞症(2.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OA.PTEB.脂肪栓塞综合征C羊水栓塞D空气栓塞3 .
-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健康教育问答一、什么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呼吸道感染分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两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感染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也可由细菌引起。多数预.
-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试题1、带状疱疹是OA.病毒感染性疾病,B.黏膜的特异性慢性炎症C.结缔组织病D.变态反应性疾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解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故选A。2.
-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试题及答案1、带状疱疹是OA.病毒感染性疾病(B.黏膜的特异性慢性炎症C.结缔组织病D.变态反应性疾病E.免疫缺陷病答案解析: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故选.
-
口腔科可重复使用器械清洗、消毒与灭菌操作指引注意事项1 .清洗工作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2 .遵循器械的清洗从使用后开始,做好椅旁预清洁,防止残留材料及污物干固,增加清洗难度。3 .椅旁清洁时注意防锐器.
-
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试题1、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多见于OA.婴幼儿B.学龄前儿童C青少年D.中年人E.老年人答案解析:原发性疱疹性口炎是I型单纯疱疹病毒。多见于六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六个月至两岁更多。.
-
压疮预防制度患者住院期间积极消除诱发因素,护士工作中做到“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每班切实落实防范措施,并对皮肤情况严格交接班。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有压疮危险.
-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0分。1.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要求,卫生计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率的计算公式为。()A.及时报告的事件或线索次数/发现的事件或线索.
-
卫生院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班考试题1 .下列不同于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内容的是()单选题A.家族史B.既往史C.药物过敏史D.用药情况K)2 .在考核老年人和慢性病病人健康档案合格率时,如果O项.
-
卫生监督协管培训考核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卫生监督协管职能范畴的是OA、医疗机构管理B、非法采供血C、学校卫生巡查D、职业体检机构执业行为2、从事医疗执业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必.
-
医院鼻出血病人知识宣教健康教育鼻出血又称鼻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出血的部位多见于鼻中隔前下方易出血区(立特氏区)一般由鼻腔局部疾病或全身疾病所引起,如鼻外伤、鼻腔肿瘤、高血压、血液病、凝血功能障、化学.
-
医院骨髓抑制的饮食健康教育处方尊敬的(女士/先生);为了帮助您早日恢复健康,请您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积极配合。1.预防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1)宜食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鳍、泥纵、河蟹及牛肉等;烹.
-
医院门诊病人合理饮食知识宣教健康教育(一)基本饮食1.普通饮食(1)饮食特点。基本与健康人膳食相似,其中热量、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食物纤维、水分等合理供应,达到平衡膳食的要求,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不.
-
医院血源性职业暴露报告处置制度1、各科室严格落实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和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的要求,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管理。2、各科室按需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
医院门诊病人合理用药知识宣教健康教育【一般知识指导】1.了解药物名称,主要作用,不良反应。预防和处理措施及特别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治疗。2 .自我观察用药后的效果与机体反应,将其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
-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每季度应进行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的监测。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WlOcfuml,.
-
XX医院猴痘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猴痘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压实责任,激活应急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等要求,做好猴痘疫情防控.